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20-06-29 06:22李星缘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厄洛放射治疗生存期

李星缘

(海军安庆医院肿瘤科,安徽 安庆 246000)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主要类型,大约占肺癌患者总体的75%~80%,但是在临床的实际诊疗中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有自觉症状就诊时,疾病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无法采取根治性手术进行治疗[1]。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主要以放化疗治疗为主,常规的化疗治疗主要以铂类为核心的联合方案为主,该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但是却有部分患者无法耐受该方案的治疗,导致其治疗失败。国内学者对此实施了诸多的研究后发现,厄洛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可获取良好的效果,且能够解决治疗不耐受的问题[2]。本文就主要对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纳入标准从2018年05月~2019年04月期间在我科室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取7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组,其中36例划分为观察组,3 9 例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3 6 例患者,男2 0 例,女16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7.2±2.3)岁。对照组39例患者,男22例,女17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6.9±1.8)岁。两组患者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获得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放疗治疗,常规分割治疗,照射野包括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区域淋巴引流区照射,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加锁骨上野,200 cGy/1次,1次/d。前后对穿照射4000 cGy 后改野避脊髓角度照射( 照射野仅包括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总DT 6000 cGy/30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厄洛替尼进行治疗,厄洛替尼150 mg/d,口服。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72.22%),显著高于对照组(41.03%),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给予为期3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如果其确诊时疾病已经到了晚期,临床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放射治疗。但是长期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单纯应用放射治疗无法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主要的问题在于患者治疗后,会出现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分析引起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常规的放射治疗,无法有效的将剂量集中在靶区内,使得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病灶周围的器官组织也会受到较高的照射量,而导致总量提高较难。不仅如此,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存在着一些乏氧细胞,这些细胞对放射照射具有抗拒性,在常规的照射剂量之下,无法将这部分细胞进行有效的杀灭,这就为治疗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埋下了隐患[3]。面对这样的治疗情况,临床一直在探索能够有效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

厄洛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该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来发挥抑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的作用,从而对肿瘤细胞产生特异性的针对抑制作用,对肿瘤细胞的形成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有效的治疗效果。且药理学研究表明,厄洛替尼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时,能够增强放射治疗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从而增强疗效。

综上所述,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有效性和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猜你喜欢
厄洛放射治疗生存期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厄洛替尼致消化系统严重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盐酸厄洛替尼片的临床应用概况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