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

2020-06-29 06:22姜小利余睿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克氏肘关节肱骨

姜小利,余睿芳*

(1.山西华晋骨科医院,山西 太原 0304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属于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对骨折患者的治疗方式比较多,常见的有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两种,而在传统的手术方式当中,一般予以切开复位治疗,在直视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复位,但是这种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大,感染的发生率也比较高。而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闭合复位手术得到了推广。本研究特对本院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探究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自本院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总数量选取100例,研究时间2018年3月~2019年3月,依据手术治疗方案的差别分别将所有患儿归纳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数量比值为50:50,对照组50例中,纳入男23,纳入女27,年龄限制为2~12岁,平均年龄值(7.1±1.5)岁;实验组50例中,纳入男22,纳入女28,年龄限制在2~12岁,年龄平均值为(8.2±1.1)岁。从患儿资料数据的差异上看,符合研究科学性要求。

1.2 方法

闭合复位:取患者平卧位,予以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常规消毒铺巾后患肢外展约90°置于C型臂X线机下。在屈肘约20°位时沿肱骨方向施加牵引力,C型臂透视下先矫正侧方移位,术者用一手拇指顶压尺骨鹰嘴,一手握住肱骨骨折近端,给与向后方的阻力,屈曲肘关节,通过鹰嘴向前挤压矫正矢状面上移位。复位满意后,维持肘关节过屈位于尺骨鹰嘴外侧约0.5 cm,1.5 cm肱骨外髁处置入直径1.5 mm克氏针,然后伸直肘关节,触摸肱骨内上髁,一手拇指压住内上髁后缘,保护尺神经,从内上髁交叉置入一枚1.5 mm克氏针。将克氏针折弯留置在皮外,应用石膏固定患肢4周。

切开复位:取患者平卧位,予以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将患肢放于胸前,取肘关节外侧切口长4~6 cm,逐层切开,注意保护桡神经,经肱桡肌、桡侧腕伸肌和肱三头肌之间进入,骨膜下剥离至肱骨内侧远端内侧缘,显露骨折端,将肱骨髁上骨折端进行复位,采用2枚克氏针将骨折进行交叉固定,并且埋在皮外2 cm处折弯,依次缝合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手术各项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研究明确,实验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较为优异,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分析(±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 住院时间(d) 透视次数(次)实验组 50 36.4±11.5# 15.2±6.8# 0.4±0.2# 2.6±1.0# 23.3±8.6#对照组 50 69.3±14.0 57.6±12.3 9.1±2.6 7.4±2.1 4.5±1.1

3 讨 论

对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而言[1],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复位效果比较好,但是对患者创伤也比较大,患者容易出现感染。而对于术后康复而言,会出现切口瘢痕,容易影响患者的美观[2]。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推广,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并且对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比较好。从两种手术方式上看,从骨折复位效果上看都不存在明显的效果差异,但是在术后的康复上看,闭合复位手术方式对患者创伤小。并且闭合组患者仅仅只有很小的钉眼,不需要对患者手术进行组织分离解剖,进而减少了手术时间。并且在治疗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

本研究中,研究明确,实验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较为优异,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

综上,据此研究证实,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治疗中予以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治疗骨折,并且手术创伤比较小,术后康复快。

猜你喜欢
克氏肘关节肱骨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克氏针骨穿辅助复位石膏固定治疗难复型尺桡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