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2020-06-29 06:2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儿科规范化我院

黄 玲

(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7)

在现代医学以及护理学中,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临床护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儿科疾病中,往往发病较急,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依从性差,对于治疗护理工作存在一定不利影响。此外,大部分患儿家长对于疾病知识较为缺乏,因而,在患儿住院期间,展开相应的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规范化健康教育指的是采取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计划性的护理方法对患儿及其家长展开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我院将2019年3月~2019年6月儿科进行治疗的280例患儿定为研究对象,并统计分析了研究数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3月~2019年6月,我院儿科共有280例患儿进行治疗,将280例患儿作为对象进行研究,2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40)。对照组男患儿73例,女患儿67例,平均年龄(4.23±2.15)岁,观察组男患儿74例,女患儿66例,平均年龄(4.53±2.29)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差异,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制定计划。在患儿入院以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和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病情、饮食、生理指标、睡眠情况等,依据所了解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健康教育方案。(2)方案的具体实施。护理人员可带领患儿家长大致了解住院环境,消除患儿及家长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同时,告知患者扫码进入我院的健康宣教平台,根据各个不同的疾病进行向家属推送相关的健康宣教知识,如并及时了解家属的掌握程度,如仍不知晓继续进行宣教,护理人员可主动与患儿家长沟通,满足患儿的合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理的过程中,可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健康教育,以集体健康教育以及个体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告知家长疾病发生的原因、药物治疗的目的、康复护理措施等[1]。(3)检查效果。护理人员可采取不定期的检查方式,了解家长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展开讨论,提出改进措施,不断的强化健康教育效果[2]。

1.3 评价标准

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后,两组患儿家长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患儿家长发放自制的问卷表,满分为100分,若分数在85分以上表示良好掌握,分数65~85分表示基本掌握,65分以下表示未掌握。健康知识掌握度=(良好掌握+基本掌握)/总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n/(%)]表示,P<0.05表示研究具有意义。

2 结 果

比较健康知识掌握度发现,观察组家长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比较见表1。

表1 家长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量表[n(%)]

3 讨 论

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家长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促进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的配合度。规范化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对机体实施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计划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家属对于疾病的知晓情况,消除焦虑、不安、陌生等情绪,有利于治疗配合度的提高。健康教育主要指的是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文化程度等展开的一种护理方式,通过这种护理方式可以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可以向患者灌输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在儿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一些不良因素,可避免发生不良后果,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同时,通过规范化健康教育,可让患儿家属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有利于治疗的进行。

综上所述,对在儿科护理中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家长有效掌握健康的疾病知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儿科规范化我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