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2020-06-29 06:22王娟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导乐均数助产士

王娟娟

(包钢第三职工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躁、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将给产妇的分娩过程及分娩结局带来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1]。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属于新型分娩护理模式,通过全程陪护操作来给予产妇生理及心理支撑,确保分娩过程顺利开展[2]。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治疗措施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开展分娩过程的初产妇90例,随机划分参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例数均为45例。参照组年龄均数(25.67±2.13)岁,妊娠时长均数(38.62±2.11)周;观察组年龄均数(26.51±2.77)岁,妊娠时长均数(39.08±2.28)周。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作基础性护理干预。即对产妇相关生命指标实施密切监测处理,并给予体位指导、用力指导、呼吸指导等基础性护理措施,成功分娩后应对产妇运用生命支持处理。观察组作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干预,首先创建导乐陪伴小组,组内成员选择标准为沟通能力较强、助产及生产经验丰富,助产士应对产妇基本信息作大致了解,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提升其对自然分娩的认知程度及重视性,同时需对产妇作心理疏导及自信心培养,消除产妇存在的对心情及分娩过程具有不良影响的消极情绪,提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依从性及配合度。同时提醒产妇家属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建立正确的分娩观念。分娩过程中应保持全程陪护,并对产妇机体状况实施严密关注,提醒产妇在宫缩间期增加热量摄入以便保持分娩所需的体力。借助按摩操作帮助产妇缓解宫缩带来的疼痛感,并给予支持、鼓励。产后需对产妇相关生命指标实施监测处理,并对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尿潴留等作对应的预防处理,开展心理疏导削减抑郁情绪存在的几率,同时指导哺乳及新生儿看护工作。

1.3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分娩结局、情感状态。分娩结局:自然分娩、剖宫产、胎儿窘迫。情感状态:焦躁情绪及抑郁情绪。借助焦躁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实现评断,评分区间0~100,分值越高情绪严重程度越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分析处理,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差异性(P<0.05)。

2 结 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n(%)]

2.2 两组情感状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情感状况比较(±s)

表2 两组情感状况比较(±s)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

组别 焦躁评分 抑郁评分产前 产后 产前 产后参照组(n=45) 40.23±5.83 41.23±5.92 50.28±5.98 48.32±5.92观察组(n=45) 41.32±5.23 35.43±5.34 49.89±6.82 44.23±5.01

3 讨 论

分娩过程能否顺利开展,不仅与产妇体能、身体条件、胎儿发育情况密切相关,也与产妇的情绪状态、心理状态具备紧密关联性[3]。尤其是初产妇,在分娩经验及分娩知识方面略有欠缺,极易表现出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对分娩过程的顺利实现具有较大的干扰性。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产妇至上”的分娩护理模式,对于围生期的产妇来说,有生产经验丰富的助产士的全程陪护,有利于产妇获得心理及情感支持,增强其对分娩过程的信心,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助产士对产妇情绪波动情况的全面把控,并开展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极大限度上为母婴结局提供安全性保障。通过对本次实验数据展开分析可知,较之参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实现率高出8.89%,运用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护理后产妇情感状态改善幅度更大。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运用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分娩结局让人十分满意,对产妇产后不良情绪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导乐均数助产士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关于均数与偏差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叙事病历中的人文关怀——导乐陪伴手记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全程责任制陪伴结合导乐镇痛仪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关于均数与偏差
助产士队伍亟待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