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音乐教学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06-29 12:34冯瑶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1期
关键词:基础训练

冯瑶

【摘要】多声音乐对少年儿童的审美、思维的培养、与人合作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在新课程标准下,发展多声音乐已经成为一个主流思想。2012年的湘版教材更是紧贴新课程标准,在教材中多声音乐的内容比重非常大。怎样利用好这套教材,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并尝试表现多声音乐,成为老师的一个新挑战。

【关键词】多声音乐;湘版教材;基础训练;实践总结

多声音乐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审美能力,更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合作精神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传统的单声课堂明显的苍白和缺乏乐趣创意,不能让孩子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下面笔者把这多年来的实践与同行交流。

一、多声教学需要的基础训练

在课堂进行多声练习是个美好的愿望,但如果脱离基本练习,那个美好的愿望就变成闹剧。众所周知,多声音乐对每个个体的要求都是很高。稳定的节拍节奏,良好的音准和听觉,熟练的演奏技法等等都是成就多声音乐的关键。湘版教材每个课后“活动与练习”,而这些练习很多都是多声训练的素材。这让我们看到,教材紧贴课标,为我们一线老师进行课堂实践提供了很多便利。

从七年级第一节课开始,本人就开始着手训练学生的节奏和音准。 由于每个孩子的基础不一样,本人要从零开始。音准从柯尔文手势法教唱音阶开始,然后练习2度音程3度音程。先练习大调音阶,到第四单元《班级演唱组合》学习《青春舞曲》和《踏浪》的时候,可以引入小调音阶。关于节奏训练,本人运用了一些的节奏游戏,开始训练孩子的稳定节拍,然后是学习八分音符“ti”和四分音符“ta”。有了这些,孩子就可以进行简单的两小节到四小节的视唱练习。每节课坚持训练10分钟,一个学期下来,一半孩子能独立演唱节奏不太复杂的视唱练习。

歌唱的基本功除了音准和节奏,还包括良好歌唱习惯的培养:气息的支撑、音色的要求、不同音区的演唱方法等。当然,我们还有竖笛课堂。七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是熟练F调的指法和能吹奏简单的一两首短歌。

二、多声音乐的实践

1.合唱

1)第二声部为固定音型的合唱

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后,本人和学生才开始踏入多声音乐的体验之旅。七年级第一学期末,我们演唱了课本33页的作品《铃儿响叮当》。这是一个第二声部为固定音型的合唱曲。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合唱曲比较好掌握。但到第二段,出现和声音程,效果就出不来。这说明了学生的和声概念还没有树立,和声听觉还需要培养。这个结果对于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孩子来说是必然的。后来我们把第二段改为齐唱,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2)轮唱(卡农)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演唱轮唱歌曲是固定音型外比较好掌握的一种。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始之初,我们演唱了《春天原野开满鲜花》(第一单元的活动与练习)。这本来设计是三部合唱,但基于学生的水平,我们只是演唱了二部的卡农。卡农在拉丁文中翻译为“追随”。学生在练习卡农时,感受到这种节奏稳定的追随,音色的追随,音量的追随在卡农中非常重要。

在第二学期中,我们尝试了第三单元《两只老虎》的合唱。这是一首有固定低音与三声部轮唱(卡农)的合唱曲。在熟悉的旋律的带领下,同学们再一次感受到合唱的乐趣。第四单元的《瑶族舞曲》同样是结合固定低音和卡农的合唱。尽管我们尝试的都是入门级的曲目,但是同学们已经慢慢形成听觉的习惯,为演唱和声奠定基础。

3)和声音程型的合唱

在本人的实践中,和声音程型的合唱曲是最难达到效果的一种。因为这对个体的音准要求非常高,如果音不准,效果一点达不到。怎么办?这是多美的一种合唱啊!先从欣赏入手吧。本人在网站寻找优秀的合唱音频,给孩子欣赏。然后再单独进行和声练习。八年级开始,我们坚持做不同的和声练习。先是三度和声音程,然后是六度和声音程,再后面是四度和五度的和声。一个学期下来本人很高兴的看到,孩子的和声意识提高了不少。经过一定的训练后,八年级第一首课堂合唱练习曲是31页的《美丽的黄昏》。这也是一首三部轮唱,但是和声的重叠非常明显,孩子们听到自己唱出来的和声,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2.合奏

合奏的要求与合唱的要求不一样。因为当中除了演奏好乐器,还包含一些配器的知识。但是好处是乐器的演奏对音准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

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能流畅优美的演奏曲子已经不容易了,还要合奏,那就更难了。本人有一次失败的经历。让学生们自己去排练,在班级上表演小组合奏,结果很多小组都一团糟。这次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稳定的节拍对于合奏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很多孩子音乐素养不高,他们吹错了一个音就重复再来,这样的音乐既不完整,节奏也无法对准了。平常在课堂中,老师经常有给学生打拍子或用钢琴伴奏,所以他们也就忽略了互相听的重要性。在那次的失败经历后,我们加强了拍子和节奏的训练,也更加注重互相听互相配合,我们的课堂小合奏有了很大的提高。

《让世界充满爱》(八年级上册第46页)是一个抒情优美又耳熟能详的歌曲。课本为这个歌曲的B段编写了一个二声部合唱。但是这种和声音程型的合唱,對于我们学校的孩子来说难度有点高了。于是我让孩子用竖笛来演奏。本人提前让一位会弹钢琴的学生准备了和弦伴奏谱,然后再加上一些学生的肢体打击乐。钢琴、打击乐、竖笛1、竖笛2,四声部的合奏孩子们大呼过瘾,感受到合奏的魅力。

三、多声音乐教学计划

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普遍情况,本人制定了一份两年的多声音乐教学计划,使多声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四、反思

经过了一年半的实践,本人最大的经验教训是多声音乐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挑选不同的曲目,甚至把教材曲子的难度临时改变。多声音乐的教学同样要求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并且有创作和简单配器的能力。愿同行们能不断地勇于尝试,丰富课堂实践,使多声音乐能以崭新的模式面向学生,实现审美与技能的双结合。

猜你喜欢
基础训练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
心理训练在青少年手枪射击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
浅析大号基础学习中重点与难点
浅谈少儿田径的基础训练
再论芭蕾舞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之于四年级数学教学的功能性探究
基础训练之于小学低端数学教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