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点微学”的Ticking time教学实践研究

2020-06-29 03:09吴兴荣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8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

吴兴荣

摘 要:如何在译林小学英语Ticking time板块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自主评价中达成学习目标,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联系教改项目,结合课堂自主評价实践研究,从这一版块自主评价中存在的失真式勾评现状展开分析,并以“目标落脚点—内容聚焦点—问题生成点”三个维度展开学生自主评价实践探索,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自主评价;实践研究;三点微学

在译林小学英语Ticking time板块,教材安排了 “勾”星评价,但是“√”一下的背后隐藏了大量失真现象,自主学习评价没有真正发生。笔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观察思考和实践探索。在学校开发的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改项目《“三循导学”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中,笔者参与了“自主学习”专题研究,对这一板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践操作路径作出积极探索,形成了新的认识。

一、Ticking time教学中失真式“勾”评现状

笔者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发现当前教师在教学“Ticking time”时大体存在以下三种失真式“勾”评现象:

1.蜻蜓点水式

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一板块时只是走过场而已,蜻蜓点水式地用极短的时间一带而过。“Please turn to Page...lets look at Ticking  time. Number 1,how many stars can you get?Number 2, how many stars can you get? Number 3... ”如此一波操作之后,让学生在相应的星星下面勾一勾,再问一问学生“How many stars do you get in all?”最后为得到星星多的同学鼓鼓掌。至此,算是完成了Ticking time的教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达到Ticking time设置的目的。

2.标新立异式

有些老师会运用一些标新立异的方法去教学这一板块。比如,把评价得星换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物、实物、水果等。虽然勾的不是星星而是对应的物化标识,但换汤不换药,总让人感觉是为了Ticking而Ticking,一味流于形式,没有与评价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3.直接忽略式

更有少数老师直接忽略这一板块,反正这里面也没有新的单词、新的句子及知识点,没什么可讲的。有时间,想起来了,就让学生自己“√”一下,算算能得几颗星,没时间就算了。

二、基于“三点微学”自主“勾”评课堂教学实践

如何让Ticking time发挥其真正的效用呢?结合我校前瞻性教改项目《“三循导学”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中的“三点微学”评价方式,即“微学”要聚焦三点:目标落脚点—目标分解到小而精的关键性能力;内容聚焦点—核心练习,关键语言点的选择;问题生成点—抓住学习中的微问题生成学习资源,联系这一板块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做出了如下三方面的探索。

1.紧扣目标落脚点自主“勾”评

在Ticking time环节,让学生进行自我ticking的内容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而不是随意设置。

笔者在教学五(上)第三单元“Our animal friends”第三课时Sound time,Culture time & Cartoon time时,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能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表演卡通故事。

能了解字母u在闭音节单词中的读音。

能了解不同国家中的不同代表动物。

三个主要目标订好后,每个目标的达成还分别设置了一星、两星、三星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认真对照标准,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

三个教学目标中分别又设定了具体的、细化的、操作性更强的三级目标。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形成清晰的了解,也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让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习得恰当地给自己做出评价。

2.抓住内容聚焦点自主“勾”评

在教材中,Ticking time是放在一个单元的最后一个板块。但实际上,要想更加有效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必须把Ticking time贯穿课堂教学的每个主要环节中,而不是一单元上完后简单地打打勾。

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此环节需要做哪些事情、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先达一星标准,教学书中Sound time的单词和句子,并能了解字母u在这些单词中的发音/?蘧/。在学生熟练朗读书中单词(bus,duck,summer,sun,umbrella)和句子后,进入二级目标:能说出更多的含有此读音的单词。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列举出了很多含有此读音的单词:us, but, up, jump, study, subject等等。至此,学生对字母Uu在闭音节中的发音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这样的Ticking方式,不只是达成了目标,更对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关注问题生成点自主“勾”评

在Ticking time环节的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习得,时刻关注课堂生成,切不可一带而过,或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为了评价而评价。通过一级一级走来,难度不断加大,要求逐渐提高,密切联系教学目标,时刻关注课堂生成和学生习得,整个教学过程一环套一环,呈现螺旋上升之势,整个课堂教学既生动丰满又让学生收获良多,这样的ticking才真正有效。

综上,教师要合理有效地运用Ticking time,关注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能达成教学目标,使目标得到升华,更能使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得长足的进步,让学生“勾”出来的星星发出夺目的光彩,照亮他们的英语学习之路。

编辑 蔚慧敏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