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CK18对严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

2020-07-01 02:39庞琪曾怀文曹彦荣高潮陈思强潘玮
浙江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天冬氨酸半胱氨酸存活

庞琪 曾怀文 曹彦荣 高潮 陈思强 潘玮

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cerebral hemorrhage,SCH)是指在无外伤情况下,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静脉、动脉及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所致的脑实质内出血,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SCH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约75%的存活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2],不仅降低患者的存活质量,又会增加其经济负担。因此,早期预测SCH病情严重程度,将有利于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研究表明,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18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3],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裂解细胞角蛋白-18(caspase-cleaved keratin-18,cCK18)作为细胞凋亡的标志物,可能在SCH发病及预后评估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为此,本文检测了不同严重程度SCH患者的血清cCK18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比较,探讨血清cCK18对严重SCH患者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SCH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为(15.06±3.01)h,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2.06±3.02)分;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SCH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有关SCH的诊断标准[4];(2)发作6h内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SCH;(3)脑出血量≤30ml且未接受手术治疗;(4)年龄>18岁。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2)有卒中病史,使用过凝血药物、抗凝药物或激素类药物;(3)存在精神障碍疾病;(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健康体检者既往患过脑血管疾病。按照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观察组又分为重度(3~8分)组38例、中度(9~12分)组21例、轻度(13~15分)组27例。重度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50.89±4.98)岁。中度组男13例,女 8例;年龄(50.98±5.01)岁。轻度组男 15 例,女 12 例;年龄(51.03±5.06)岁。对照组男 19例,女 11例;年龄(50.89±4.98)岁。4组对象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批准文号2018伦审论第025号),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临床资料,记录SCH患者在治疗后90d内死亡情况。

1.2.2 血清cCK18检测 清晨空腹采集所有对象的静脉血,常规离心分离血浆,留存血清,置于-80℃低温处保存待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使用Bio-rad-550酶标仪(美国伯乐公司)检测血清cCK18水平,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cCK18评估SCH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重度SCH患者早期死亡的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对象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cCK18水平比较 4组对象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CH患者轻、中、重度组血清cCK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SCH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表1 4组对象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cCK18水平比较

2.2 血清cCK18评估SCH病情严重程度的效能 血清cCK18水平评估SCH病情严重程度的AUC为0.597,灵敏度为0.602,特异度为0.583,见图1。

图1 血清cCK18评估SCH病情严重程度的ROC曲线

2.3 重度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cCK18水平比较 38例重度SCH患者在治疗后90d内死亡16例,存活22例。存活组血清 cCK18水平为(113.65±8.36)U/L,明显低于死亡组的(216.58±11.6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92,P<0.05)。

2.4 血清cCK18预测重度SCH患者早期死亡的效能 血清cCK18水平评估重度SCH患者早期死亡的AUC为0.921,灵敏度为0.812,特异度为0.836,见图2。

图2 血清cCK18预测重度SCH患者早期死亡的ROC曲线

3 讨论

SCH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有数据显示脑出血患者5年死亡率约为44.6%[5],并指出脑出血患者死亡风险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官念等[6]研究证实,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5%、62%、60%,而即便幸存的脑出血患者也多留有残疾,这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早期快速评估SCH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早期死亡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SCH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机体继发一系列代谢连锁反应,导致机体多器官功能损伤,而脑损伤时神经细胞膜被破坏,细胞内会释放大量因子进入细胞间隙,促进疾病发生、进展[7]。这些因子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SCH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如郭映辉等[8]报道了白细胞介素-1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等因子参与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理过程,上述因子的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等密切相关,证实了脑出血发病与机体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因子有关。Lorente等[9]研究证实,严重败血症死亡患者血清cCK18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且血清cCK18水平>391U/L是患者30d存活的危险因素(95%CI:1.449~4.983,P<0.01),这证实了血清cCK18水平与严重败血症患者的早期死亡密切相关。cCK18由细胞角蛋白18(存在于大多数上皮细胞及实质细胞中的中间丝蛋白)被半胱天冬酶裂解,最终在细胞凋亡过程中释放入血液中。研究证实,cCK18在细胞凋亡中起明显的作用[10],但目前尚未涉及cCK18与严重SCH患者早期死亡关系的研究。而本研究结果发现,SCH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血清cCK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进一步作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cCK18评估SCH病情严重程度的AUC高达0.597,证实血清cCK18对SCH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研究还发现,存活组血清cCK18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进一步作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cCK18评估严重SCH患者早期死亡的AUC为0.921,证实血清cCK18对严重SCH患者早期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笔者分析其血清cCK18与严重SCH的关系,认为cCK18可能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脑细胞凋亡会导致患者出现多器官衰竭或死亡[11],细胞凋亡主要通过3种不同途经发生,第一外源性死亡受体途经、内源性途经以及内质网或应激诱导途经,在死亡信号被转导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级联导致细胞死亡,在此过程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被激活,cCK18被裂解,cCK18被释放于血液中[12]。

综上所述,血清cCK18水平对严重SCH患者早期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天冬氨酸半胱氨酸存活
不同水平天冬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不同分子量聚天冬氨酸对小麦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聚天冬氨酸用量对玉米发芽的影响
牡蛎壳源L-天冬氨酸螯合钙的结构表征及特性研究❋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