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0-07-01 06:55刘志芳
河北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母沛宫素平滑肌

刘志芳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娩出胎儿后1 d内,阴道出血量>500 ml,相关调查显示,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的概率为4%[1,2]。若产妇存在羊水过多、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等易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时,其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3]。如果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举措,产妇将会因短时间内出血过度而死亡,因此,临床应高度重视如何预防产后出血。既往临床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通常予以缩宫素,但遇到部分影响子宫收缩的危险因素时,仅予以缩宫素无法获得理想效果,增加输血机会,甚至为确保生命安全需将子宫切除以止血,增加产妇的身心负担[4]。相关研究指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制药公司)诱导子宫收缩的效果良好,可降低产后发生出血的概率,与缩宫素联用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5]。我院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过程中,施以欣母沛联合缩宫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17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7例。所有产妇为初次分娩。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3±2.4)岁。研究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1±3.1)岁。2组产妇资料具有均衡性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除此次研究病症外,其他重要器官无严重疾患;无语言、认知障碍及精神病史;基本指标(如心率、血压等)都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无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产程顺利者。

1.2.2 排除标准:对此次研究应用药品过敏者;存在妊娠期高血压、免疫、血液、恶性肿瘤、传染系统病症者;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者;无法随访者;对此次研究使用药品过敏者。

1.3 方法

1.3.1 研究组:施以欣母沛联合缩宫素(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预防出血,宫内注射欣母沛200 μg,首次给药后止血情况欠佳可在0.5~1.5 h后再次给药200 μg,同时静脉注射缩宫素100 μg。

1.3.2 对照组:仅施以缩宫素预防出血,娩出胎儿后立即注射缩宫素,用量用法与研究组相同。

1.3.3 测定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血浆纤维蛋白原)、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产后出血量:分别在产后2 h和1 d测产妇出血量。(2)比较2组产前及用药后1 d的血压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PT、FIB及APTT)变化情况。(3)比较用药后2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发热、头痛及恶心吐逆。(4)于产后5 d,比较2组产妇心理状态变化,借助SAS、SDS评分量表,评估产妇心理状态变化情况。SDS的评分标准:>73分属重度抑郁;63~72分属中度抑郁;53~62分属轻度抑郁;<53分属无抑郁。SAS的标准:>70分属重度焦虑;60~69分属中度焦虑;50~59分属轻度焦虑;<50分属无焦虑,评分减低代表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效果较为理想[6]。(4)产后10 d,比较2组产妇生存质量变化情况,通过SF-36量表,对产妇生存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共包括四方面(躯体、社会、认知、角色),各方面总分为100,评分高代表生存质量得到提升,效果良好[7]。

2 结果

2.1 2组产后出血量比较 对照组产后2 h及产后1 d 出血量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产后2 h产后1 d对照组364.7±60.1421.7±81.9研究组204.3±51.4292.6±60.9t值11.55912.374P值<0.05<0.05

2.2 2组产妇血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用药1 d 后,2组血压、PT、FIB及APTT水平与产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血压、PT、FIB及AP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舒张压(mm Hg)收缩压(mm Hg)PT(s)FIB(g/L)APTT(s)对照组 产前78.7±8.2116.4±10.111.5±0.5457.2±36.127.7±3.5 用药1 d后78.2±8.1114.9±9.711.6±0.4457.6±36.327.6±3.7研究组 产前前78.9±8.1116.5±10.211.5±0.4457.3±35.727.6±3.4 用药1 d后78.1±8.3114.7±9.811.5±0.5457.5±36.127.6±3.6

2.3 2组产妇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2组产妇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产妇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n=87,例(%)

2.4 2组产妇生存质量比较 对照组生存质量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生存质量比较 n=87,分,

2.5 2组产妇SAS及SDS评分比较 对照组心理状态差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SDS和SAS评分比较 n=87,分,

3 讨论

产后出血属于产科常见并发症,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产妇凝血功能异常、前置胎盘、子宫收缩乏力等。有些产妇突然在短时间内发生产后出血,因其子宫通常伴有缺氧、缺血情况,对药物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临床通常预防性施以宫缩剂,以预防产后出血。目前临床治疗产后出血通常采用促进宫缩的药品,最常见的为缩宫素,由于缩宫素与产妇机体缩宫素相近,结合子宫肌缩宫素受体,进而达到宫缩的目的[8]。相关研究指出,缩宫素注入机体2 min后就可发挥药效,其优势主要是起效迅速且药效持久,但此种药品只能收缩子宫上段,且半衰期较短,对于部分存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产妇,宫缩效果欠佳,加之缩宫素无法重复应用,导致其在临床推广受限[9]。临床治疗子宫乏力的常用药品为缩宫素、麦角新碱,两药联合预防出血的效果较明显,但极易造成产妇血压升高[10]。因此,临床应找寻更加高效且安全的预防产后出血方案。

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前列腺素效果良好,可提升宫腔内压力,增大子宫平滑肌张力,使血窦、血管闭合,从而发挥止血效果。产妇分娩后,其自身原有的前列腺素迅速下降,因此,可通过前列腺素预防产后出血。欣母沛具有降血压、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子宫收缩的作用,其优势主要是半衰期长、可扩充子宫颈、活性较强,可减少药量,临床通常采用欣母沛治疗终止妊娠及产后出血,多用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不同时期的妊娠子宫都可通过欣母沛收缩,在治疗时,欣母沛可提升宫腔内压力,增大子宫平滑肌张力,使血窦、血管闭合,达到止血目的,除此之外,还能改善胃肠道不良反应,扩张、软化宫颈,有助于子宫收缩[11]。与此同时,欣母沛可在胎盘剥离后,对血小板产生刺激,使血小板积聚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部位,促使其释放促凝血因子,进而达到凝血的目的。已有学者指出,相比缩宫素,欣母沛的止血效果更好,但单用效果亟待提升,需联合其他药品一齐应用[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后2 h及产后1 d出血量高于研究组(P<0.05),提示欣母沛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更佳,其原因可能是,研究组中两药联合应用可进一步加强产妇子宫节律性收缩、子宫平滑肌张力收缩的能力,快速关闭胎盘附着处血窦,发挥止血效果。除此之外,欣母沛可有效调整钙离子浓度,增强缩宫素收缩子宫的效果,卡前列腺可使血小板迅速积聚,生成血栓后使胎盘剥离,达到止血的目的[13]。而缩宫素与欣母沛联合不仅能增强宫缩效果,还可依据注射药品后子宫的反应情况,对欣母沛注射剂量及间隔进行调节,在预防具有危险因素的产妇发生不良反应时具有较大优势。研究显示,用药1 d后,2组血压、PT、FIB及APTT水平均无差异(P>0.05)。这提示欣母沛联合缩宫素可直接在子宫平滑肌产生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的影响较小,可维持血压稳定,避免由于子宫平滑肌收缩强烈导致子宫缺氧,进而影响宫缩,同时,欣母沛联合缩宫素对产妇凝血功能几乎无影响,这也说明两药联合不会使产妇的凝血功能发生变化。研究显示,2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无差异(P>0.05)。产妇出血的不良反应都可自行消退,这提示两药联用不会增加产妇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安全性较高。用药后对照组心理状态差于研究组(P<0.05);用药后对照组生存质量低于研究组(P<0.05)。其原因可能是通过欣母沛、缩宫素联合治疗可增强药效,不仅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还不会增加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减少治疗痛苦,可确保产妇生命安全,减少因大量出血、担心自身情况所出现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提升生存质量[14]。

综上所述,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过程中,施以欣母沛联合缩宫素,预防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广泛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母沛宫素平滑肌
子宫脂肪平滑肌瘤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ANO1抑制剂对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
螺旋CT对上消化道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时机选择分析
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思考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