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2020-07-01 05:59郎宏达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智力因素中学物理意志

◎ 郎宏达

引言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非常重要且切实可行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展现,学习物理自然事半功倍。并且,物理是一门个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自然学科。物理世界更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恰当的引导,就能够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做一些浅谈。

一、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

1.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

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是指做事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去做。其中的“能”指的就是“会不会”做,也就是智力因素;而“为”指的就是“想不想”,即非智力因素。

我国明确提出“非智力因素”却是在近三十年才提出来的。专家发现,一个真正学习好的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智力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又与他人的因素,经研究,这便就是非智力因素。只有同时具备并且正确运用,才会在学业和事业中取得成功。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学者于1983年由燕良轼教授提出了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

2.非智力因素的含义。

非智力因素的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但具体的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十二项,可划分为四组:“三个短语”,即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三心”,即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三感”,即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三性”即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在这个层次上,我们有主张重抓“四心”即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与责任心的培养。

二、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联系与区别

智力因素是由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注意能力和想象能力等,属于动力系统;而非智力因素则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属于认识系统。没有后者就无法实现学习活动;没有前者,就无法维持学习活动。可见,二者既有区别又存在着联系。

1.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联系。

智力因素能够补充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内容,非智力因素可以补充智力因素的一些弱点。“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等成语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例如,我们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非常聪明,但就是对物理没有兴趣,物理成绩一直不理想;而一些学生,虽然智力不突出,但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物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就是非智力因素起到的作用。

另一方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智力因素指导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导智力因素。在智慧活动中,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至于干的结果如何,是由二者共同决定。

2.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区别。

(1)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组成和结构完整性的不同。

非智力因素不是由这些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结构。在非智力因素的所有基本因素中,不存在着一个核心因素。除此之外,在智力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的所有基本因素分别独立地发挥作用。

(2)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形成时间不同。

智力因素一般由先天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受遗传的影响。优化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开发智力潜能。非智力因素则主要有后天行为形成。优化非智力因素主要在后天培养。

三、培养非智力因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推孟在《天才的发生学研究》一书中这样写道:“在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人之间的最大差异,是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实现目标的内驱力”。推孟的观点说明了非智力因素在学业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把培养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1.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现在很多中学生,都认为物理很难,学不好物理。实际上,他们之中绝大多数的人智力水平都不低,没有学好物理的真正原因是没有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例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我们都感叹它惊人的成就。然而,他3岁多还不会说话,父母很是担心他是哑巴,直到9岁,他讲话还是很费力的,别人都以为他是个弱智儿童。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是很出色,学习成绩也都一般。由于他说话较晚,反应缓慢,不喜欢与人交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一个被人认为是弱智儿童最终成了著名的物理学家,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它有着超越别人的非智力因素,即对事物浓厚的兴趣,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等等。由此可见,物理这门学科,要想学懂学好它,不仅对智力因素的要求很高,同样要求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

2.非智力因素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物理是一门个性很强的学科,只有把非智力因素和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特点:第一,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本着“大胆假设、细心求证”的方法。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物理带给她们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第二,以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为中心。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第三,密切联系实际。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断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近几年的高考题,联系实际的试题逐年增加,可是得分率却很不理想。

四、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教与学的双重质量。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下面从几个方面结合实习过程中的心得展开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论述。

1.培养浓厚的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新高一开学时我对所教班级中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虽不全面,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问题。

对高一学生物理学习态度调查喜欢、害怕或讨厌学习物理的原因:

A.感到物理知识本身有趣味

B.将来生活中需要物理知识

C.听课还可以,做题目总是错

D.物理考试总是不好

E.物理老师上课不好

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物理似乎是一个较高的台阶。他们对高中物理既感到新奇、神秘同时又有深深的担心。因此,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为了高一物理教师的重要课题。

上好第一节绪论课,在此之前要作精心的准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一节课上不仅要讲物理过去研究了什么,现在正在研究什么,展望了科学的未来,还列举了许许多多科学家感人的事迹,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

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展现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复杂的物理过程,使得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过程分析都有了清晰的印象。

2.激励坚定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5]意志是意识能动的反映,它无论对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以及提高人的心理品质等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来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意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反方面:

第一、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目标以及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以及对自己未来发展所具有的影响,使自己的学习目的能持久地激励学习的意志。

第二、培养学生的意志要从物理学习的点点滴滴开始。例如:平时可以布置一些作业、小实验或小制作。通过这些具体的、有趣的小事有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3.注重与学生情感的培养,点燃学生自尊与自信的火焰。

要注重与学生感情的培养,点燃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有一些学生愿意相信“只有那些智力突出的学生才是学习的料子,才能学好数理化”。“物理难学”的这种说法先入为主,失去了信心。

平时要多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给与及时的帮助。珍惜学生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并要及时肯定、表扬,学习上的成功喜悦对点燃学生的自信是一种正反馈。

五、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用一致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成为应试教育的侍者。在教学中,注意多多总结经验,“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个人的人格独特性,”(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

第一、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修养:教师就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他的情绪、情感、素养是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每个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调整自己的心态,决不带着不佳的心理状态走进课堂。

第二、愉快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要通过教学的爱心和运用一些科学的、艺术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

第三、摆正自己的位置,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师生之间在课堂上也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出采的机会。

六、结论

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今天,旧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的心理机制。非智力因素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健康发展,学习积极性高,态度正确,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自制能力强,这就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智力发展不好的孩子,只要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可以弥补其智力的不足。可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势在必行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智力因素中学物理意志
时代新人与意志砥砺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浅析大学体操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