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肺肾法对变应性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0-07-03 02:22苏玉明宋倩男王昕宇李美蓄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6期
关键词:补益计数哮喘

陈 宏 苏玉明 陈 群 宋倩男 王昕宇 李美蓄 张 菁 迟 媛 张 伟△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受外界环境、多基因遗传及个体过敏的影响,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及儿童的身体健康。该病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导致临床上误诊率较高,该病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咳嗽,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如果治疗不及时会进展成典型哮喘,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1]。以往临床常采用西药治疗以控制其早期发作,虽然可迅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但长期疗效不佳,停药后容易复发[2]。支气管哮喘多为肺肾气虚症,故本研究运用中医补益肺肾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的诊断标准[3];符合《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中肺肾气虚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年龄≤12岁;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肝、肾等器官疾病者;合并内分泌疾病者;合并呼吸系统其他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2 临床资料 采用回顾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30例;年龄4~12岁,平均(7.76±1.16)岁;病程1~4年,平均(2.25±0.33)年。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龄5~12岁,平均(7.45±1.29)岁;病程1~5年,平均(2.19±0.47)年。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4~7岁患儿口服孟鲁司特片(杭州民生滨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39),每日1次,每次4 mg;8~12岁患儿口服孟鲁司特片,每日1次,每次5 mg;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补益肺肾法治疗:酸枣仁、菟丝子各8 g,丹参6 g,党参、茯苓、麦冬、白术、补骨脂各5 g,五味子3 g,炙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采集患儿的外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E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检查痰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

1.5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未再发病,病情缓解比较明显。有效:治疗后仍有偶尔的哮喘,病情缓解比较明显。无效:治疗后哮喘未见明显好转,病情反复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5]。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代表,组间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CD8+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n=63)对照组(n=6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D3+(%)44.32±4.17 59.18±4.68*△44.38±4.43 50.25±4.56*CD4+(%)31.76±2.17 43.48±3.42*△31.08±2.26 36.06±3.25*CD8+(%)30.81±3.19 23.33±2.25*△30.87±3.95 26.32±2.84*CD4+/CD8+1.05±0.13 1.86±0.19*△1.07±0.14 1.37±0.16*

2.3 两组治疗前后IgE、EOS计数及IL-4水平比较见表3。治疗后两组IgE、EOS计数及IL-4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

3 讨论

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哮喘不仅能够引起患儿的日常活动受限,而且会导致患儿的情绪、心理和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损害,对患儿的健康形成严重的威胁[6]。目前认为,哮喘是一种多基因参与的疾病,环境因素也对其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哮喘一直被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7]。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白三烯调节剂、茶碱等,其目的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的功能或中和炎症效应分子控制哮喘发作,现有的药物能有效缓解症状,但对哮喘的远期疗效及哮喘病情预后的改善并不乐观,且存在药物过度使用[8]。

表3 两组治疗前后IgE、EOS计数及IL-4水平比较(±s)

组 别 时 间IgE(ng/L)EOS计数(×109/L)IL-4(ng/L)观察组(n=63)对照组(n=63)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57.19±10.29 167.11±7.07*△255.05±9.34 208.23±7.54*1.12±0.04 0.45±0.03*△1.13±0.05 0.72±0.04*112.45±7.32 70.66±5.45*△110.28±7.94 89.63±5.90*

中医学认为哮喘属于“哮证”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9]。有学者发现哮喘患儿辨证为多为肺肾气虚证,肺肾不足是该病发病及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2]。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及,“若夫哮证,故频发频止,淹缠岁月……大概以温通肺脏,下护及肾真为主”[10]。补肺可固护表气,抵御六淫邪气侵袭。肾主纳气,补肾可纳气平喘,平衡阴阳。由此可见,辨证运用补益肺肾法治疗哮喘的重要性。临床治疗肺肾气虚证哮喘应遵循“补益肺肾,扶正固本”的原则。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补益肺肾法治疗可有效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缓解其临床症状。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补益肺肾法治疗可激活机体细胞免疫系统,上调血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CD8+水平,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力。这是因为补肾可经下丘脑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发挥调节作用,以提高患儿的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机体内分泌缓解及免疫功能[11]。补肺可提高机体防御功能,调节全身免疫例,以增强患儿的体质。观察组治疗后的IgE、EOS计数及IL-4水平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补益肺肾法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的IgE、EOS计数及IL-4水平,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和高反应性[12]。

综上所述,补益肺肾法治疗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的血清和痰液指标,提高其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良好。

猜你喜欢
补益计数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法和补益法协同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中的运用
古人计数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