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用学校信息平台提升集体备课效益的有效性

2020-07-04 02:24黄友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导处备课组教案

黄友旋

摘 要:近年来,在大家的工作量都增加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的时间被大量的课堂占据着,缺少沉下心讨论、交流和反思、创新学习的环境,缺乏学习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自觉地将个人的智慧进行分享,就必须为教师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信息技术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有效的备课,是课堂教学高效的保证,如何切实保证备课的质量?加强备课的管理,利用有效的信息化评价尤为重要。

关键词:信息平台 集体备课

我校实施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不断适应新的课程需要,落实课堂的有效性,切实减轻教师备课负担,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从而达到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通过集体备课,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从而达到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有利于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节减学校培训经费。

依托学校网络平台(http://www.txlcxx.net/),通过平台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行量化评分的研究,加强教学管理,激发老师对教学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总体框架、重点难点

研究对象: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现代教育环境(信息平台研发)、课题组成员的管理素质提升、各学科老师的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

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的研究,完善学校的信息平台数据,实现教学资源共享;2进行信息化数据分析,制定相关的量化评价制度;3落实课题研究,提升中层的教学管理能力。[1]

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1科组集体备课模式研究;2通过平台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的研究;3进行信息化数据分析,制定相关的量化评价制度;4落实课题研究,提升中层的教学管理能力。

三、研究思路与步骤

1.通过各学科组集体备课模式研究,规范集体备课的格式。备课模式:主备先行;集体研讨交流;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备课组长在开学初要制定好集体备课组活动计划,期末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上交教务处。

2.通过平台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的研究。集体备课交流提前通过发信息通知教导处,对集体备课的情况教导处加强巡查并做好记录。通过平台的备课系统,及时上传集体备课的数据;成绩统计系统,上传各学科各单元的成绩数据;活动数据的上传,大量的数据及时分析,及时反馈。

3.进行信息化数据分析,制定相关的量化评价制度。主备课的教案、课件期末上传到教导处检查考核,作为评优。

为了加强教案交流,教导处在课程安排上,做了细节调整,安排同年级体育课同时上课,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就有时间同时交流研讨教案,确保了研讨交流的时间,要求老师每周利用所担班级上体育课时进行2次以上的教案交流研讨,每次备课组交流研讨活动组长填写信息上传数据提交系统。为了落实好集体备课工作,让有效课前准备的检查监督得到落实,并加强各学科备课的细节管理,制定了个人和优秀备课组的量化评价制度。

個人评价:每人把自己的上课教案提前上传到学校教学平台备课系统;行政推门听课评价;参加集体备课研究交流活动,研讨交流有专题、针对性、有深度和广度,集体备课研究交流活动每学期主科研讨交流活动不少于每周2次,术科不少于每周1次,此项个人评价由教导处、科级组长打分为依据。

备课组的评价:为了更好管理好备课组,备课组交流前通过信息通知科组长和教导处。教导处根据备课组上报研讨交流备课和活动记录的数量,每周上报备课研究交流数+研讨交流记录的平均数,这样有效推动了我校集体备课的交流研讨。为了让学科教学能均衡发展,评价方式以年级同科进行,根据同级同科成绩差额分别评价,差额越少分数越高,年级落差平均数-年级学科学期考试最高与最低分数的差。备课、交流工作得分+年级成绩均衡得分=备课组最后得分,从而评出优秀。为了奖励先进发挥正能量的作用,每学期评选50%的备课组进行奖励,评价结果同时与绩效奖励挂钩。这样就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让同级同科成绩得到均衡发展。集体备课组评优从研究交流和年级质量均衡两点进行,目的是加强备课组成员的合作、交流研究教学方法;让年级各学科教学质量得到均衡发展。[2]

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的有效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简单整合。备课组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同年级的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成后交给组长装订成册。问题二,依赖网络。备课组教师利用网络分头查找、下载,装订成册,没有思考是否切合实际需要。问题三,组长包办。在集体备课中,由组长说了算,其他教师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提出自己的看法。问题四,忽视个性。将集体备课的“成果”原封不动,不经任何个性化设计得搬进课堂,形成模式,忽视学生实际学情。以上问题可以概括为:有集体备课之名,而无集体备课之实;重集体备课的结果(教案),轻集体备课的过程(教研);强调共性的一致,忽视个性的差异;注重文本的研读,淡化课程资源开发。因此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迫在眉睫。

实践证明,有效的集体备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确产生了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推动教师团队和谐发展,整体步。高尚竞争、追求卓越使备课组充满活力,团结合作、协同行教使备课组充满和谐温馨。我们这个备课组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走向“多赢”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陈武树.扎实提高乡镇学校集体备课的有效性[J].广西教育,2011(7):24-25.

[2]史淑艳.提高集体备课活动效益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中),2010(10).

猜你喜欢
教导处备课组教案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备课组长的定位
《立定跳远》教案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教导处在哪儿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加强教导处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