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界”的嬗变来看近代中国的发展

2020-07-04 02:04唐金彬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7期
关键词:视界历史思想

唐金彬

19 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中国,在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之下国门洞开,西方观念与中国传统观念激烈碰撞,先进中国人开始了一条漫漫学习西方工业文明之路。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其层次不断提升,广度不断扩大,影响不断深入。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曾国藩、李鸿章的“中体西用”思想和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和辛亥革命……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地推进,虽有不足之处,但其思想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纪念。在这些思想者的推动下,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社会观念不断更新,国家和社会的变化有目共睹。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以时间为轴,以“视界”为核,以事实为据,以人物为线,层层展开,把重要的历史节点,如列强侵华战争作为引子,引出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救国救民推出的思想主张,体会思想者在当时的心态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理解他们主张的不足及其苦衷或智慧,理解推动社会发展的艰难和不易。让学生真正体会面对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敢于站在历史的潮头大声呼号并采取行动的思想者的勇气、责任、使命和担当。学会冷静分析时代背景与思想者的主张,揣摩他们的心理及其社会背景,感悟他们的行为与主张的历史温度。驳斥那种只管责难和批判的心态和站在制高点上指手画脚且毫无智慧的辩解。历史重在借鉴、反思、提升,我们更应该对历史具有一定的同情和谅解。

一、1840年代中国人的“视界”:茫然与无措

鸦片战争,把依然在沉睡的中国送进了近代历史,大清王朝的统治者和精英们面对战争的冲击,依然表现为无视和茫然无措。历史,在那一刻让我们感受到了耻辱,但不知道方向在哪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材料解读,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其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高翔《近代的初曙》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对材料进行有效信息提取和解读,感受鸦片战争展现出的强弱对比、战斗力对比、思想观念对比,体会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震撼。引导学生探讨问题,升华对史实的认识和理解。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较量差距悬殊、损失惨重,不平等条约的签定更加严重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观念和认知,彷徨、失落、不知所措交织在一起。然而,“战争以残酷的事实……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他们是能够在历史的迷雾中看到前方的人,是在战争冲击中迅速作出良性反应的智者和爱国者。

然后以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为主線,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认识他们思想的特点、内容及其时代境遇,并学会分析原因,深度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态。

材料一  惟我大皇帝抚绥(安定)中外……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好玩,可有可无……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

——1840年1月18日林则徐《谕英国国王书》

材料二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1842年9月林则徐致友人的私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认识林则徐思想具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并能从这种变化中看到他的进步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闸门,联系相关史实和史料,让林则徐这个民族英雄鲜活起来。让学生明白,在国家民族的每一个历史节点上,能够看清历史的潮头并为之努力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和有价值,也许这种认识还存在不足,但敢于冲破时代藩篱,能够窥探历史未来,提出有利于改变国家命运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和责任,是一种进步。

材料三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材料四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府志士的必读书……《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魏源的《海国图志》相关资料,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内涵及其在中日两国的命运。通过这一版块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在鸦片战争的打击下,中国社会上层依然还沉静在茫然不知所措之中,缺乏学习西方和变革的勇气和战略,一帮遗老遗少们依然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徘徊不前。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林则徐、魏源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和中国技术的落后,要抵御外国侵略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然而,这种思想并没有在中国产生震聋发聩的作用,反而在我们的近邻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使日本迅速走上改革之路,避免走上被殖民的命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沉思。

二、1860年代中国人的“视界”:自强与求富

眨眼间,二十年的时间匆匆溜走了,这是何等关键的二十年。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危机,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冲击着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终于认识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性,开始向西方学习,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一场近代化运动终于徐徐展开。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864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将引导学生认识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局势,结合材料认识当时的先进人士提出的救国方略。在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极其顽固的中国,尽管面临必须改革的境地,但改革的动力和决心依然不足。所以,推进改革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我们怀着历史责任和人文关怀的品质来解读,可能对人才的培养更能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如李鸿章的函件,首先从“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进行解读,我们会发现李鸿章的睿智与洞察力,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卓识,特别是“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对于今天的我们是否也有警醒意义。其次对“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的解读,既要认识到其思想的局限性和不足,也要从推进改革的困难和策略角度予以分析,让历史充满温度,更具人文性。

为了继续深化对历史的认知,可以提供以下几则材料:

材料三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等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末,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问题认识的人文化,不提前带着有色眼镜来学习,而是以史实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在思考中形成历史认知。引领学生体会在国家危难关头的有识之士的努力和策略,讓学生站在当时的国情中思考问题,感受改革的艰难和意义,反思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1895年代中国人的“视界”:觉醒与变革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中华民族背负着极其沉重的战败负担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中国的国家命运与生死存亡捆绑在了一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知识界精英高举改革的旗帜,推动了一场救亡图存的重大改革:戊戌变法。

材料一  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中国人在极度震惊之后,突然对自己的传统失去了信心,虽然共同生活的地域还在,共同使用的语言还在,但是共同的信仰却开始被西洋的新知动摇,共同的历史记忆似乎也在渐渐消失。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材料二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设计意图】重在引导学生对甲午战争给中国社会的影响展开思考和分析,从社会上层的心理认知、知识精英的思考与阐述、传统思维与现实状态等角度思考民族危机的严重与社会变革的急迫,认识知识界在启迪思想、传播变革理念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变革运动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如何窥探其内部的问题呢?下面的材料可以用以说明。

材料一  康有为和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者主张三世进化论(将《春秋公羊传》、《礼记》、《易》的思想结合起来),后者倾向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不变则已,一变则当全变之、急变之”。

材料三  严复认为:“国家法制之变也,必以渐进而无顿”。

——秦绪娜《康有为、严复变革思想之比较》

材料四  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当时会试举人集辇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节录)》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解读,可以引导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社会变革面临的种种问题,体会改革者在时代潮流中把握大局的艰难和改革举措背后潜藏着的种种危机。通过学习形成对改革者和改革本身较为全面的思维认知和反思提升。

材料五  他(梁启超)既要努力挣脱封建传统的羁绊,谋求近代性的社会变革,又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舍弃历史感情、文化传统和心理平衡。这种历史感情与价值取向、传统与西化之间的相斥相纳,撕裂了包括梁启超在内的中国好几代改革者的心灵。

——李华兴《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六  几千年来,作为共同体的中国……是为内部成员提供道德支撑、塑造相近的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认同的精神家园……农耕文明育化出来的历史传统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必须做出自身的调整。这种调整以纵、横两个维度表现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两难: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不可能离开中国的传统,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必须融入世界发展的轨道。

——范映渊、苏泽宇《中国梦价值内涵演进的逻辑结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知识精英们在面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困惑与煎熬,认识他们的彷徨与选择、坚守与舍弃、调整与适应、传承与融合,体会在撕裂中国传统的历史潮流中不得不融入世界潮流的近代社会及其时代潮流中的人物,也为以后学习新文化运动中的“西化”主张提供思考的力量和伏笔。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在一次次的失败与耻辱中逐渐觉醒并不断抗争,以救国救民为使命,他们从思想宣传到具体实践、从茫然到觉醒、从技术学习到变革制度的认识提升,这不仅仅是对中国社会认识的加深,更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一种使命和担当,透过思想“视界”的变化,我们能够窥探那个耻辱但依然有光亮的时代。

猜你喜欢
视界历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新历史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