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践初探

2020-07-04 02:04刘萍芳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7期
关键词:西双版纳课程游戏化民族

刘萍芳

摘 要: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作为云南省课程游戏化试点园,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高幼儿园以游戏为核心的课程建设能力,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宜的课程游戏化环境,改造、完善课程活动方案,在游戏化的课程中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幼儿终身学习及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西双版纳;民族;文化;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以课程游戏化实验园建设项目为抓手,以幼儿园名师工作室、下乡支教、教研工作坊、园本教研、课题研究等形式带动本园的课程游戏化建设。幼儿园严格按照云南省教育厅项目申报的内容和要求,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学习借鉴姐妹园项目建设的优秀经验做法,创新课程游戏化实施方式,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和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水平。

一、提升广大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正确认识

(一)组织专题研讨会,确定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的现状与困惑

1. 近年来由于幼儿园引进、招聘了许多年轻教师,年龄结构偏年轻化,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大多数教师将“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理解为仅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个部分,不能深刻地领悟“课程游戏化”的涵义。

2. 集体教学活动仍然成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幼儿游戏的空间、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幼儿园的教室相对有限,除去15个教学班,开设的功能室有图书室、美工室、体育器材室以及保管室,无法再提供专用的游戏室。所以幼儿园考虑将开辟新的户外游戏场所,摆放适合幼儿游戏的民族体育用品;利用好走廊、墙面等相对空白的场所创设丰富有趣的主题游戏区域。

3. 我园虽然早已开展了区域游戏活动,安排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缺乏观察游戏、指导游戏的能力,将课程与游戏割裂开来,幼儿整体游戏水平相对偏低。

(二)聘请学前教育专家到园,加强教师理论指导

幼儿园以“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了学前教育专家到园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和实地指导,以提升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此外,我园还派出教学副园长、教研组长外出到玉溪市二幼、浙江安吉幼儿园等地學习在课程游戏化实施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回园以后注重学习经验的二次分享与交流,将培训内容与理念分享给其他教师,不仅让学习者加深了印象,得到了锻炼,也让其他教师吸取到了精华,真正做到“一人受益,多人成长”。

二、明确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目标

通过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明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本质和意义,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宜的课程游戏化环境,改造、完善我园的课程活动方案,总结一套适合本地幼儿发展的课程游戏化设计和实施的相关策略,以及其观察评价的相关方案。从而关注儿童生活,保障幼儿自主游戏的权利,激发幼儿自主活动的热情,同时为幼儿主动发展提供条件保障,建构以儿童为主体的园本课程,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

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内容、组织与实施

(一)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提高课程游戏化能力

通过专家的讲座和专题研讨,教师们更注重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兴趣来设计和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化课程建设提升幼儿园的课程规划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诊断改善能力等,促进幼儿园课程建设。

(二)创建课程游戏化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我园在教研组的带动下,根据游戏课程实施的需要,结合幼儿园场地实际以及西双版纳多民族地区、雨季多、日照时间长的地区差异及时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营造出数量充足、种类多样、材料丰富、与幼儿发展相适宜并颇具民族特色的课程游戏化物质情境。

1. 合理规划户外活动区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园增设了新的户外游戏活动点,有井子架与直梯区、大型积木拼搭区、水粉涂鸦区、鹅卵石作画区、创意写生区、攀爬溜索区、陶泥访、粉笔涂鸦区等,并根据已经结题的省级课题——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创建了民体游戏区,提供了投竹标枪、陀螺、滚铁环、踩高跷等幼儿会玩、爱玩的本地民间体育游戏材料。

2. 科学设置公共区角。针对我园现状,可对走廊墙、墙面边角空间进行有效利用,设置公共区角,创设主题游戏空间。如在地面上拼一些迷宫造型,在墙面上安装一些科学小游戏,利用走廊摆放一个小舞台和一些简单的舞台道具,创设一个表演区,让幼儿在离园时还能为家长表演节目。公共区域的创设,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又能体现本地区域特色、民族特色(如小舞台的背景图为孔雀、大象等,使用的桌布为傣织锦等)。

3. 合理布置室内区域。对活动室的空间以游戏为目的进行规划并加以改造,针对班级人数多、场地小的现状,巧妙安排游戏区域,缩小集体教学区。使用符号提示(图画、图配文等)清晰地划分各个区域,将能够互补的区域相邻布置(如建构区和角色扮演区),在各区域之间留下明确的通道和充分的进出空间。对班级原有的矮柜进行一定的布置和利用,原来的矮柜就是单纯的摆放物品,现在将充分利用矮柜的平面、侧面和背面进行布置,让这些面都发挥作用,变成孩子操作的空间。希望创设一个支持儿童发展的环境,让环境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三)结合本民族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展合理的游戏化课程

我园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形成内容科学、管理有序、应用有效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资源库。开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适合本园特点、有效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课程。如:继承幼儿园课题的优秀成果,进而将本地的民间体育游戏纳入到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方案中;在民族特色主题开展中我们结合主题对活动区进行创设,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结合节庆活动,满足幼儿的兴趣发展能力和个性,丰富活动的内容;在泼水节开展的“泼水欢歌”主题活动时,我们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特色赋予的优势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周系列活动,如“赶摆”、“集体跳嘎光舞”、“泼水祈福”、“傣味食物分享”等活动。

(四)依据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对我园现在和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点进行定位

1. 走民族特色路线:在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课程实施上走出民族特色。

2. 以课题的形式完成课程游戏化的实施。首先,对我园现有校园文化基础的分析——健康:民族民间体育游戏、篮球(辅助);艺术:民族剪纸、民族建筑、民族文化;社会:民族节庆日(泼水节为主);科学:民族特有的植物、动物;语言:傣语(贝叶经);综合:环境创设、6S管理(辅助)。其次,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课程游戏化资源库:节日文化库、饮食文化库、民族服饰库、民族建筑库、民间剪纸库、民族文字库、民族歌舞库、民族民间体育游戏库、民间用具库、民族动植物库等。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因此,室内外一体化的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已被我园广大教师认可和接受,如何更好地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需要我们不断跟随时代的步伐,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真正实现课程游戏化、生活化。

参考文献

[1]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佛罗斯特.游戏与幼儿发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游戏与活动中的幼儿[M].杭州: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西双版纳课程游戏化民族
我们的民族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多元民族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YUNNAN
西双版纳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