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幼儿园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2020-07-04 02:50蒋小娈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饺子幼儿园

蒋小娈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是进行传统文化兴趣培养的良好开端,开展幼儿园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大有裨益。下面笔者就以中国传统节日“冬至”为例,从节日主题的由来、活动的开展与延伸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活动主题,展开丰富多彩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从而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促使幼儿热爱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开展

引言

具有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人格是幼儿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会逐渐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从传统节日活动中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幼儿在参与、体验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会获得热爱祖国、珍惜亲情、尊老爱幼、团结合作等一系列珍贵的品质。

传统节日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留下来的精华,在传统节日活动中,保留了各民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面。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是一种研究型的课程,是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在开展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中有以下诸多的思考。

一、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和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生发成“冬至义卖”活动主题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每个节日都有丰厚的文化内涵、相关的传说和独特有趣的风俗。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等,这些节日都和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能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在十一月中旬,大班老师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带领孩子们走进杏花菜场,开展了一次丰富多彩的“欢乐菜场行”。孩子们看到了货架上许许多多的蔬菜、水果等惊奇不已。活动后,孩子们提出:“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买买东西,再去卖卖东西赚点钱那就更有趣啦。”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在中国传统节日一一冬至来临之前,老师们和孩子们反复讨论后,最终将“冬至义卖”作为本次节日活动的主题。

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和习俗,体验亲情,感受爱的温暖。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幼儿用自己义卖得来的爱心款为环卫工人送上一份特别的冬至。饺子”。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加深对冬至习俗的认知。幼儿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懂得通过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温暖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的道理,引导幼儿做个善良有爱的人。其次,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学会了如何买卖,还体验到了在叫卖、物品交换的过程中带来的快乐。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幼儿只有在感兴趣的“真”游戏中才能体验“真”生活。

二、根据传统节日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幼儿备方面的发展

无论是义卖活动还是其他活动,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一一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首先,在一日活动中渗透节日主题教育

“生活即教育”,节日主题教育应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如:在一周的保教工作计划中的晨间活动,开展了自主阅读,师幼共同搜集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籍,了解冬至的习俗和传说。谈话活动中,紧紧围绕“冬至义卖”这一话题,说说自己想卖什么、怎么卖、如何吸引顾客;在生成活动《义卖宣传海报》中,师幼一起制作班级大海报;在《介绍售卖的物品》的过程中,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将要售卖的物品,还创编广告词。幼儿在饭后散步时,小组讨论,说说节日中的习俗趣事。

其次,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丰富节日主题教育内容

在“冬至”节日主题课程中,自然地融入了健康、语言、科学、社会等五个领域的内容。例如:在语言活动《冬至节里的故事》中,孩子们了解到冬至习俗:南馄饨、北方饺;在美术活动《香喷喷的冬至味》中,孩子们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有的是泥塑饺子,有的是绘画饺子;在数学活动《义卖行动》中,孩子们认识了钱币;在社会活动《献爱心》中,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关爱;通过科学活动《白天短,黑夜长》,孩子们了解到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音乐活动《数九歌》中了解到人们用“九”来表示节气及其后的变化等等。

再次,在环境创设中融入节日主题教育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往往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传统节日有着鲜明的节日特色,在环境创设中凸显其节日特色,会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比如:冬至节,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饺子。在角色区中开设饺子馆,幼儿将会在包饺子、吃饺子、学习并体验买卖的过程中体验节日的快乐;在美工区中可以制作缤纷水饺、义卖宣传海报;语言区中提供有关“冬至”节日绘本和。冬至节”里的故事;在益智区中的“冬至消消乐”,幼儿会在游戏中巩固对冬至习俗的了解,充分让幼儿在环境中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正如《指南》中说到:游戏中应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最大化地支持幼儿获得亲身体验和获取直接经验的需要。

最后,在特色活动中体现传统节日主题教育

《指南》社会领域的教育建议中也指出:应利用传统节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我园每周五的上午是幼儿“放飞自我”的活动时间,即“快乐大放送”活动。此次活动的内容是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混龄游戏一一“冬至义卖”。

1.在开展活动前,各班级教师组织开展相关的谈话活动,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冬至的由来和习俗。知道此次活动的意义,孩子们都愿意参与活动。教师用通过班级微信群将此次活动的开展告知每一位家长,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大班的家长、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商讨完成义卖的设计和制作、义卖物品的选择和定价。大班教师组织讨论关于义卖的内容:如何招揽顾客?如何介绍商品?自己的物品卖完了可以去买吗?怎么买(7中班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自己想要买什么?怎么买?怎么说?小班则讨论:怎么用自己的物品和大班的哥哥姐姐交互,交换物品时该说什么?

2.活动中,大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场地,分班级设置摊位,将义卖物品排放到位。中班幼儿直接用钱币进行交易;小班幼儿则用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义卖后清点爱心款,师幼代表购买饺子,将饺子赠送到由社区请入园的環卫工人们的手中。

3.活动后组织幼儿讨论:买饺子剩余的钱可以干什么?还可以帮助哪些人?

传统节日主题教育不仅能培养幼儿尊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等优秀品质,更是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使幼儿感受并学习传统节日的美德。

三、基于幼儿的需要。做好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的延伸

陈鹤琴先生说:“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

(一)在家园共育中加强传统节日主题教育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冬至节来临之前,亲子、师幼共同收集有关冬至节的图片和小故事,一起分享“冬至节里的故事”,并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冬至义卖”活动。冬至当天正好是周末,教师请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在家里包饺子,亲子共读“冬至节里的故事”。

可见,家园共育是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强化传统节日教育的意识,增强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情感。

(二)在社区活动中延续传统节日主题教育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幼儿真实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义卖活动得来的爱心款超出老师们的预想,“买饺子后剩余的钱怎么办”也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有的说:“天冷了,给环卫工人们买围巾”;有的说:“做个幸运大彩蛋,里面会有他们想不到的惊喜”;还有的说:“可以买电话手表,他们需要什么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句句呈现了孩子们的一份份爱心!爱的理念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才能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甚至更多的人送去歌声与祝福。

总而言之,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的开端不仅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活动的后续更是幼儿的需要。幼儿在游戏中,经验和能力都在不断地累积。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凸显德育与爱国情感的培养,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优势,通过教育形式创新,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环境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饺子幼儿园
幸运饺子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爱“上”幼儿园
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