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

2020-07-04 14:21胥健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主动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胥健

【摘  要】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探究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探究空间与时间,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探究平台,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实现小组共同进步等方式来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精神,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动探究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因此学生主动探究精神与数学学科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有着密切联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更侧重学生的成绩提升,而选择性地忽视了学生精神与技能的提升,这样的教学理念难以充分体现小学数学的真正价值,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当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入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方法与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精神——調动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刚入校园时,会对数学知识产生一定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通过最新的教学手段加以引导,则会让学生误认为数学课堂只是数字的学习,整个学习内容过于乏味、枯燥,学生很快就会失去新鲜感与好奇心,从而丧失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对教学手段做出改变,积极借鉴最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保留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对数学知识主动探究的可能。因此,通过学习欲望的调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例如,在教学《认识更大的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该小节的知识点作为基础来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学生时常能够接触到的数字或者有着某种深刻意义的数字来进行知识点传授,比如学生的生日日期,或者学生的身高等。以学生身高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或者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测量身高。学生在得到彼此的身高数据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让小组成员计算小组内最高的学生与最矮的学生身高差为多少,这样不仅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好奇心,比如有些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好奇,是因为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比其他同学高。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对数字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也会想要认识更大的数字,从而形成主动探究精神。

二、促成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突出主体地位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下意识地将自己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在这样的观念下,便形成了“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教师在展开相关教学活动时,会将自己所总结出来的各种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分析得无比透彻,这样的讲解方式虽然细致与周全,对教师来说也提供了一定的教学便捷,但学生的思维并不能完全跟上教师,只有状态稍好的学生才能够听进去,而其他同学只是械地记录和做笔记,忽视了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本末倒置,更不用说主动探究精神的促成。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本身作为立足点,以此为基础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才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内容。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节绳计数说起》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结绳计数的理解与看法,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再加以补充与纠正,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比如:“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样来计算时间的?”抛出问题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尝试用结绳计算时间,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自己探究新的时间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导演”的角色,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主动探究学习知识。

三、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小组共同进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塑造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除了要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与探究空间,同时还需要将学生看作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整体,而不能将学生分裂成单独的个体。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同时引导学生相互质疑,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例如,在《长方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准备大量的长方形。在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再根据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自己手中的长方形,然后尝试着给长方形下定义。之后教师再让小组代表代替小组成员讲述或者展示其讨论结果。在各个小组发言之后,教师再让小组之间进行小组打分,评出最佳讨论结果,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需要留下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比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是什么?平时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应用到了长方形?这些地方为什么要用长方形而不是正方形?”教师留下一系列问题后,让小组内部进行思考与探究,然后在下一堂课里让学生自己评选出最佳答案。在这样的探究氛围中,学生会身处一个良性循环,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呈阶梯式增长,有助于数学能力的提升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开展实践探究

教师在开展与之相对应的实践活动时,应当尝试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有关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得到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放手并不代表着听之任之。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陷入思维误区,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提升实践活动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更大的数》的时候,便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比如“寻找周长相同时,哪一种图形的面积更大”这一类相关问题。学生在得到问题之后,会产生相应的思考:“图形面积的大小应当如何有效证明?”在学生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再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进行验证自己的结论。不同图形的边长对应图形面积的计算有很多种,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进行总结与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实践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探索与学习。再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这个定理是否完全正确?能够在任意三角形中适用吗?”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试着用小木棒进行实践探究,学生在实践动手进行探索研究后,便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这个定理是否能适用于任何三角形。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探究习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不断探究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提升。

简而言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探究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探究空间与时间,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探究平台,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实现小组共同进步等方式来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精神,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猜你喜欢
主动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构建高效复习课堂的教学研究
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