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20-07-04 12:56李燕芬戴光吕
文存阅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核心素养数学

李燕芬 戴光吕

摘要:数学是一门以数字、符号、图形、表格为主的基础性学科,具有抽象、精准、适用广泛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小学数学教育要从培养其兴趣爱好出发,由点到面进行讲解,逐步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从而培育小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本文从构建小学数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出发,深入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阅读能力

在传统教育中,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只体现在于语文这一学科中,忽视了阅读理解在数学学科中的数字、符号、图形、表格中的广泛应用。数学阅读建立在语言阅读理解的能力之上,从而分析、辨别、逻辑贯通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不仅仅要抽象化的理解,更应注重汉字与数字之间的关联性解读,灵活的阅读理解数学问题,运用多维分析,情境教学等策略进行培养。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构成要素

(一)语言理解能力

在各科日常教学工作中,对于汉字、语言解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是获取知识、理念、技能等最关键的环节,小学数学这一学科也不例外。对于小学数学阅读的要求必须具有准确解读,精准分析的能力。否则,一字或一词解读错误,就会致使整个解答过程和结果的错误,而不是仅仅出现些许的偏差。例如20克的盐投入到80克水中,那么盐水中的含盐率是百分之几?此类题中小学生的易错点是对于“含盐率或百分比”阅读理解不精准,从而抓不住问题的核心,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会出现错误。

(二)数字符号辨别能力

数字符号虽然具有较为清晰的辨别能力,但对于数字符号本身的理解辨别比较难,很难解释其起源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关于数字符号的讲解与识别相对较少,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有限,往往存在认知片面与不清晰的现象,从而导致在解读数学题时审题偏离实际。但从其特点来看,所有数字符号口语形式以汉语阐述为主,字面具有简练、区别度高、直观等特点。根据其特点可以划分为概念型、运算型、关系型、顺序型等符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符号,比如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等多种符号。并且数字符号间的搭配使用所表达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教学中常讲的“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然后在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的忽略括号的作用,运算出的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在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时,老师应充分教授各符号的含义,各种类型符号间的联系,以及对于数学题所得结果的影响等等[1]。

(三)數学图表分析能力

为了更为直观、准确地解读数据信息,在数学学科领域中经常会以图表的形式进行视觉上的显示,数学图表主要包括图形和表格两种形式。问题的罗列与结果的展示往往会运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也具有相应的总结属性。表格的阅读能力大多数体现在基于其结构,对于结构的分析至关重要。而图形是为了清晰表达数量关系、位置关系,以及学生的直观感受的表现,加上语言、数字的复述更能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

综上,数学图标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小学生准确掌握数学题主干,以及表明的核心思想,可以快速解答问题,避免不必要而复杂的思考过程,从一定程度上为解答结果正确性建立良好的根基。

二、基于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具体策略

(一)逐字逐句理解,学会贯通

综合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一项循环渐进的教学工作,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全方位的科学指教,分清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关于阅读理解的主次顺序,从简单易懂以及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开始,为后期解答高年级更加丰富的数学知识做好扎实的基础。例如:数学知识中的基础性概念、计算公式、数学定理与性质等等,以及数学学习过程中遇见的常用的结果导向型的字句。基础性知识需要配合具体问题进行讲解,比如“500÷25×4”这一道题,根据运算定律,同一级别运算,应遵循从左到右依次进行,切勿乱用定律,一看到类似的问题,就想运用简单算法凑整,而忽略了运算定律,导致结果错误。对于数学知识中常用的结果导向型词语要深刻理解含义,例如:“百分比”,要逐字逐句进行讲解,概念层面上讲就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常见采用符号为%。通俗的讲就是以100为单位,占几份,与百有关,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了。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多举例子,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吸收知识。对于数学中出现的专业术语,要拆分的讲解,先理解字面意思,在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或者游戏的案例中,以弥补小学生理解能力不足的缺点,从而使学生可以更深层次的、更切实的理解[2]。

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对数学阅读产生兴趣,小学生群体才会乐此不疲的主动学习与理解,带着求知欲望学习能帮助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才会更好的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抓住问题的核心,通过日积月累对数学的理解自然而然就会有明显的提升。同时,由于小学生可接受和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在兴趣引导的时,要注意引导手段清晰明了,简单易懂。比如将案例设立在平时学生喜欢的游戏中去,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提高辨识度,建立符号间关联性

数字符号是构成数学学科的主要知识要点之一,与其他数学尝试有很高的辨别度。数学符号较为抽象,虽然辨识容易,但运用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首先要理解符号的含义和于数字之间的相互联系。比如:求两数之和用“+”,数字之间用“+”相连,“=”是两数所得结果的体现,诸如此类数字符合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性,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个数群与另个数群相结合,也可以举实例证明,比如学生所在班级男女生共有多少人,这样符号间的关联性就会表现的淋漓极致。此外,“>”可以简单用数字进行比较,比如“1>2”,同样它与“<”是相对的关系,诸如此类的关联系有很多,运用数字法可以更好的便于日常教学的开展以及小学生们对于数字符号充分的认知。其他像概念型符号、顺序符号

(下转129页)

(上接130页)

都有器相应的必然联系,只要用心发现,转变成通俗易懂的教学案例,降低其阅读难度系数,学生的理解与辨别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同时,相信小学数学阅读能力会有快速的提高。

(三)多维分析,融图表于境

教师的引导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学生的集中力与吸收能力,在教学教案撰写的过程中准备与课堂知识有关的道具,由此可以引发小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以及发散思维,促进小学生多角度多思维的分析问题。例如:在讲解饼形图如何显示百分比时,除必要的讲解饼形图的概念和运用案例等,需准备一个家里常用的圆形挂钟,可以运用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转动灵活的讲解百分比在饼形图中的运用。同时还可以运用时钟讲解角度的问题,此时,为了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和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可以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与小学生进行互动,比如询问他们几点起床?几点睡觉?此时可以根据学生们回答的时间伺机讲解相应的角度度数,包括角度属性等等诸多问题。当此节课程结束后,学生会对这种融图与境的课堂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会不定时的想起当时的思维学习情境。对于数学表格知识的讲解,应多维度的进行细心讲解,可以将小学生生活和娱乐活动中的数学知识表格化,可以有效的便于小学生理解與加强记忆。比如:小学生日常卫生值日表是怎么分配的,每个人的名字在值日表的什么位置,怎么看每个人值日的时间,以及分了多少组和共有多少人参加等等。并及时调动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安排他们根据每个人自己的意愿制度卫生值日表。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在他们的学习环境中,并且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容易使学生们产生共鸣,更能更好的通过阅读理解表格。

除情境讲解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以量变促质变的方法,让学生广泛的接触形式、类目不相同的表格,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图表的浏览量,提高其对于数学图表的感知,从而有益于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图表的规律性与适用性。与此同时,适当的鼓励小学生自己动手绘制不同类型的图表,比较各种图表之间的差异,增强其数学图表识别能力,以及分析数学学习中各类型题对应适用的表格,和形成对图表阅读理解的概念,建立文字、数字及图表之间的关联性[3]。

结论

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是当下数学教育工作者最为首要的工作任务之一,所有小学数学工作者应全面的分析数学阅读的优势,运用数学阅读优势与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总结相关的数学阅读构成要素,丰富有关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的教学手段,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与引导,提高小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从而能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学阅读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洪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11):11+13.

[2]邱文美.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000(028):88.

[3]周春燕.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三策略"[J].广西教育,2014,(17):108-109.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核心素养数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