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建构及教学策略解析

2020-07-04 17:29吴彩林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吴彩林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关注。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门类,在帮助学生建立起理性思维能力、强化逻辑能力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混合学习模式的核心是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育进行有效的联通。不但可以丰富和扩充传统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效,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本文对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的构建和小学数学混合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论述,并以“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为例,对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詞: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侧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建立科学精神。相关任课教师只有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的优化,才能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达成,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素养,是学生理解概念、学习技能、提高能力的核心要素,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小学数学任课教师一定要重视混合学习的巨大力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树立相应的数学自信心,不断的求索、奋进,攀登数学的高峰,收获甜美的硕果。

一、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的建构

1、混合学习的五个关键要素

混合学习的五个关键要素为:即时教学、能动学习、协作团结、评价管理以及辅助训练。即时教学指的是混合学习应该具有面对面交流的教学优势,师生之间要能够形成顺畅良好的有效沟通,学生可以及时的向老师反馈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老师可以适时给予其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解惑成长;能动学习指的是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学习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能动的开展学习,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协作团结指的是以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为小组构成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组内成员的公共努力,一起攻克数学难题,让集体智慧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扬;评价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包括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评价,评价主体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关系;辅助训练指的是利用在线学习资源以及其他纸质文本资源等来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展开辅助训练,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框架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相关基本知识的同时,形成相应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相应的增长,让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数学专业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立足于新课标的内在要求,我们可以构建起相应的混合学习模式框架:第一,以问题为原点展开教学设计工作;第二,以时新的信息科技为支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营造科学、和谐、健康、自由的教学氛围;第三,坚持协作创新,重视师生间的有益交流,鼓励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交流;第四,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第五,展开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以评价结果反推教学成效的发展,积极发挥教学评价的侧面督导作用。

二、小学数学混合学习的教学策略

1、注重资源分享和互动反馈

在线教学资源的出现大大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和完善。混合学习的教学资源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由教师分享的在线学习资源;二是由学生分享的在线学习资源。由教师分享的教学资源,应该成为学生展开混合学习的首要资源,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的选取时,要坚持小而精的策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分享一些内容有趣、条理清晰、指向明确的在线学习资料;对于学生个人分享的学习资源,老师应该予以评估把关,只有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的才能进行大范围的分享和推广。在完成在线资源的学习之后,学生要积极的与老师展开互动反馈,在学习群中将自己的学习盲区和学习心得予以有效展现。

2、强化教学指导和监控评价

小学生的心性还不够成熟,在展开混合学习时,小学数学老师要适时的予以指导,设置相应的混合学习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自律性、独立性,让学生建立不达目标誓不休的果敢意识,改变以往过于依赖教师的学习弊端,让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小学生进行混合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对混合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进行相应的监控与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疑惑处、不解处,展开有效指导,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再通过合理完善的学习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数学学习。

三、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教学以“三角形内角和”为例

1、课前学习阶段

在展开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混合学习教学时,相关任课教师在课前要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工作。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基于相应的视频资源或者其他在线资源展开相应的自学引导,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出相应的教学设问,引导学生展开第一轮的课程内容混合学习。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的课程知识点时,任课及时可以布置学生观看相应的微课,并提出这样的设问,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三角形物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我们应该如何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开展学习,带着目的去解决问题。

2、课中学习阶段

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并使用交互白板进行教学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并对各小组的混合学习成果加以展示。通过课前的微课学习,学生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的基本概念知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此时老师可以在交互白板上,画出相应的三角形图形,如典型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通过图形的对比,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内涵,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图形状态的变化,让课本上的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查。再引导学生采用“测量、拼接、折叠、推砌”等方法,来开展动手实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为180度,让学生的知识概念在实践中得到增强。

3、课后学习阶段

在完成“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之后,小学数学老师要带领学生展开混合学习反思,整合教学资料,布置相应的课后训练。课后训练应该具有针对性,例如设置阶梯式的问题,基础题: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和为()?;巩固题:三角形越大,内角和?A、越大,B、不变,C、越小;提升题:下列能够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为()?A、3厘米 4厘米 5厘米,B、20厘米 30厘米 40厘米,C、11分米 22分米 33分米。在完成作业后,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或QQ交流群,将各自的学习成果反馈给老师,让老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一个准确判断,提高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结语

在新时代,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相关任课老师一定要不断求索、砥砺前行,加强对混合学习模式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娅楠.浅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62.

[2]  卢柏琴.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巧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23.

[3]  姜成波.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45.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