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告诉我们,杂文可这样写

2020-07-06 23:36陆王庄
杂文月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修辞格代沟喻体

陆王庄

无论是踏进杂文圈不久的新手,还是在杂坛摸爬滚打多年、作品发表了不少的老将,都会经常研究和发问:杂文,究竟应该怎样写才好?“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我认同汪金友先生“段子也是杂文”的观点。所以,我们不妨看看段子都告诉我们什么。

你想把杂文写得别致、深刻吗?一个题为《中国男子足球》的段子说:中国男子足球,前面两个字侮辱了这个国家,中间两个字侮辱了这个性别,后面两个字侮辱了这项运动。

连标点符号算上,不足40字。“侮辱”一词用在这儿,像打蛇打中了蛇的七寸,将人们对中国男足的遗憾,绝望,鄙夷,愤懑之情,一股脑喷射出来,何等解气。

杂文写作,虽然不像评论(含时评)那样“卖观点”,更不像评论文章的写作那样有规律可循,但毕竟也是在抒发、宣泄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它多以促膝谈心的方式,娓娓道来,让作者的观念、爱憎,春风化雨般地溶入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字之中。这好比街头两个小贩同时摆摊卖桃子,一个亮开嗓门吆喝:快来买哟,吃一口甜掉牙!而另一个则只在摊子上竖一牌子,上面写着:甜如初恋。前者属于评论,后者更像充满诗情画意的杂文。关键是,杂文不论用何种体裁去写,也不论写什么题材,作者要有识见,有洞见,要味美,有趣。鼠年防新冠病毒肺炎,有个段子说:“防疫,小偷没活干了——想白天上街偷,街上找不着人;想夜里进家偷,屋里全是人。”这个段子概括“小偷失业”,可谓识见新颖,要言不烦,棋高一着。

你想把杂文写得形象鲜明、生动吗?有个《台风就像大领导》的段子是这么写的:“1.要来的时候大家都事先知道。2.迎接的人都不敢怠慢,要开会研究部署,生怕有丝毫纰漏,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3.人都要时刻关注它的行程,一般都是姗姗来迟。4.说要来不一定来,随时都有可能改变路线,但准备工作还是要做好,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5.即使来了呆的时间也不长,轰轰烈烈走过场,随便转转就走。6.派头都很大,媒体都要争先跟踪报道。7.视察完还要留下很多问题让人整改。”

批评某些干部作风浮漂,工作华而不实,爱搞形式、摆花架子的杂文着实不少,但能有几篇抵得上这个段子的讽刺效果?着实不多。

这个段子对个别“大领导”描述刻画得如此形象、生动,原因就在于它成功地运用了——活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格。大家知道,比喻修辞格的基本形态是:本体+比喻词+喻体。而这个段子,除了題目使用了这三要素,形成比喻的本体(台风)、比喻词(像)、喻体(大领导)的格局,来到内文里,聪明的段子手根本就只字未提“大领导”三个字,也不再让“像”出现,即本体、比喻词全被省掉,一股脑铺陈喻体(大领导)的做派,1、2、3、4、5、6、7,条分缕析,连珠炮似地铺陈喻体台风的做派,人们读着读着,便仿佛看到了身边似曾相识的官气十足,到处赶场子发号召下命令作指示的某些“华威先生”,竟然忘记了作者写的是台风。作者拿台风说事,让台风代过,使得台风与大领导,二者形神兼备,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人与物融为一体,灵与肉不可分离,就像《庄生梦蝶》,你分不清究竟是庄子梦了蝶,还是蝶梦了庄生:形象逼真生动,跃然纸上,要的就是这份灵动、穿越的朦胧美。

你想把杂文写得诙谐、幽默吗?一篇叫《代沟》的段子是这么写的:什么叫代沟?代沟就是我问老爸觉得“菊花台”怎么样?他说“没喝过”。代沟就是我穿上新衣服在妈妈眼前转了一圈问妈妈“有范吗”,老妈说,“有,在锅里,自己盛去”。代沟就是我对奶奶说,“奶奶你的衣服好潮啊”,奶奶说,“哪里呀,奶奶是晒干了穿上的”。

代沟,词典上给出的定义是“指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词典就是词典,词典上这个解释是理性的、平面的,也不妨说是干巴的。但段子里的三个“代沟就是”,开辟了一条认识代沟的新渠道:你看,爸爸把中国流行音乐人男歌手周杰伦演唱的那首叫《菊花台》的歌曲名,当成一种酒的名字(估计是由茅台酒的“台”字,联想、推导而出),并且直言“没喝过”;老妈东西耳朵南北听,把北京方言也是网络热词——意为派头、做派“范儿”,直接理解成饭锅里的“饭”;奶奶呢,把时髦、新潮的“潮”,理解为潮湿的“潮”。三个例子,道出了三代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认知隔膜,其“鸡对鸭讲眼碌碌”的情状,让人捧腹大笑。它启发我们,写杂文,叙事、抒情,应力避概念化。这个段子化虚为实,变抽象为具象,让“代沟”变得直观、实在,可触可摸,由理性变感性,具有教科书般的示范作用。

段子告诉我们“杂文可以这样写”的,远不止以上三个方面。即便是这三个方面,其创作手法和修辞格式也是彼此借鉴,互相渗透,“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一个杂文作者要想写得顺溜,欲写出好杂文,“卉茂者土必沃,鱼大者水必广”——有了人生历练的沃土和知识的广阔水域,就会“三折肱,成良医”。

猜你喜欢
修辞格代沟喻体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聆听爱的声音,让代沟化为无形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阅读教程》三、四册修辞格分析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奇问”修辞格的特点、功能及判断方法
代沟
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探析*——以汉语仿拟修辞格为例
英语中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