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素养缺失下的电商扶贫创新模式研究

2020-07-06 16:41欧阳胜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扶贫模式精准扶贫电子商务

摘要:大湘西地区是我国欠发达地区,缺乏产业优势,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19年上半年,我国针对大湘西地区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刻研究,提出发展扶贫新路工作思路,将电商扶贫作为大湘西地区精准扶贫工作重点内容。2019年,中国网民已突破10亿,使得网络经济发展迅猛,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大湘西地区应积极借助电商优势实现脱贫致富。然而,大湘西地区贫困户多缺乏互联网素养,电商扶贫面临诸多问题,难以取得预期扶贫效果。如何在缺乏互联网素养的环境下构建电商扶贫模式值得探讨和分析。因此,本文将针对互联网素养缺失下大湘西地区电商扶贫模式展开研究,并针对当前基本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互联网;扶贫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8;F72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1-0013-02

一、引言

新经济环境下,网络经济占比例不断增长,对实体经济影响力越来越明显,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电商扶贫将成为精准扶贫的新出路。然而,大湘西地区贫困户普遍缺乏互联网素养,更缺少相对的实践经验,电商扶贫仍处于摸索阶段,脱贫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如何针对当前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大湘西地区情况的电商扶贫模式,助推大湘西地区脱贫值得探讨和研究。大湘西地区在电商扶贫工作开展中,应针对不同贫困群体,不同区域,采取不同引导措施,构建不同合作模式,让第三方参与进来,从而为大湘西地区贫困户创造就业和创业机会,增加收入,改善贫困户的经济条件。

二、电商扶贫的概念

电商扶贫是指将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以互联网促进商品流通,拓宽扶贫对象增收渠道,进而实现脱贫致富[1]。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借助电子商务推进精准扶贫工作[2]。从中国互联网发展来看,当前互联网用户将近10亿,网络用户群体非常庞大,且65%以上的网民有网购习惯。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双11”,阿里巴巴天猫14秒成交10亿元,全天成交额达到2684亿元,全国人均消费1000元[3]。2019年电商零售业总销售额达到33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GPD的10.9%,可见电商的经济影响力,借助互联网优势发展经济已成为共识。2017年国务院已将电商扶贫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电商扶贫无需商业环境和硬件基础,“空店”即可实现经营销售,能有效解决贫困地区缺乏商业环境,经济基础薄弱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已有诸多地区开展电商扶贫工作,将互联网与区域性产业相互结合,利用互联网优势辅助脱贫。云南、四川等地区的贫困县在电商扶贫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网络销售额2018年达到1.25万亿元,同比增长52%,可见电商扶贫的可行性。因此,我国其他贫困地区,应将电商作为精准扶贫的新出路,构建全新扶贫模式。

三、大湘西地区的基本情况

湘西地区属湖南省,是我国多民族聚集地之一,农村人口占比达到57%左右,总产值605亿元,第一产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农业合作社1709个,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689家[4]。近些年,大湘西地区经济发展有明显改善,年均脱贫人数10万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有部分区域居民处于待业状态,没有稳定工作,无法保障基本收入,尚有1200个贫困村未脱贫[5]。大湘西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缺乏优势产业,虽农产品丰富,多采用自产自销的传统销售模式中,农产品长期处于滞销状态,传统扶贫手段和方式,难以获得理想效果。显然,大湘西地区经济发展对第一产业有一定依赖性,却存在着销售渠道窄,创业难道大,难以实现对外销售的困境,使得经济发展无法取得突破。而电商平台无疑是最好的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对外销售,广大网民都可成为潜在消费者,将扩大销售渠道,为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创造更多商业机会。网络市场没边界,全国市场都连接在网络中,突破了传统贸易活动地域限制,电商扶贫模式是当前大湘西地区的必然选择。目前湘西州政府已联合淘宝、苏宁、京东三大电商平台,打造湘西农产品电子销售服务平台,已有157家商家入驻,湘西电商扶贫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区域贫困户缺乏互联网素养,缺少相对实践经验,脱贫任务依然艰巨,电商扶贫仍处于摸索阶段。

四、互联网素养缺失下的大湘西地区电商扶贫模式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电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新出路,能大幅度提升扶贫效率,降低扶贫难度,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解決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的根本问题。但目前大湘西地区仍有部分区域,由于居民缺乏互联网素养,电商扶贫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本文下面将针对互联网素养缺失下的大湘西地区电商扶贫模式展开详细探讨。

1.“贫困户+电子商务”模式

这种模式的出发点是增强贫困户经营能力,促进贫困户开展电子商务,入驻电商平台,成为直接电商活动参与者。具体来讲,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贫困户,可对其组织定期电子商务知识技能培训,提高这部分贫困户的互联网素养,为其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指导以及启动资金支持,为其创造开店机会,使其能够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产品销售获得收益。在实际培训过程中,需要注意,要把贫困户作为活动主体,考虑到贫困户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条件,由浅入深,逐步开展,确保贫困户能有效掌握相关知识。在培训组织主体方面,应从政府主导逐步向电商企业或社会扶贫组织培训过度,从而逐步提升培训效率,降低培训成本,使贫困主体能获得电商相关知识和技能,成为电子商务活动参与主体,通过自己的店铺经营增加收入,解决贫困问题,而不是一直依赖政府的帮扶。“贫困户+电子商务”模式目前较为符合大湘西地区精准扶贫的需求,值得推广和应用。但培训方面不可走形式,若培训缺乏有效性,贫困户不能掌握相关技能,便无法顺利成为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因此,培训组织加强考核与监督,确保培训有效性,将扶贫落到实处。

2.“贫困户+帮扶主体+电子商务” 模式

由于大湘西地区农业人口占比达到57%,经济发展对第一产业有较大依赖性,电商扶贫自然要瞄准第一产业,借助互联网优势来创造农产品销售渠道,从而增加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解决贫困区域农产品滞销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然而,在电商扶贫工作开展中发现部分贫困户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不强,经过一定时间电商知识技能培训后,仍不能从事电商工作,无法实现参与电商活动。且部分已开设农产品网店的贫困户,由于互联网素养缺失,实际销售效果不理想,收入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扶贫效果有限,导致这部分农户对电商销售缺乏积极性。因此,针对这一部分贫困户可采取“贫困户+帮扶主体+电子商务” 的模式,通过专业电商对贫困户进行持续性的帮扶指导,寻求互联网素养不足的解决方案,最终让其能独立实现在线产品销售,成为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增加收入。

3.“贫困户+合作社+电子商务”的模式

电子商务涉及到计算机的操作以及互联网知识的运用,对贫困户自身条件有一定要求,且贫困户在参与过程中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需要考虑市场销售问题,导致部分贫困户缺乏信心。因此,为增强贫困户参与信心,解决分散进入市场、市场影响力小、优势薄弱的问题,可采取“贫困户+合作社+电子商务”的模式,让合作社参与到电商扶贫工作中来,把合作社作为电商扶贫平台,由合作社对网商和贫困农户进行整合,贫困户负责提供产品,合作社统一进行电商销售和经营,解决农产品分散进入市场的问题,化解单个农户生产的市场风险,让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这种操作模式,贫困户收益稳定,且有利于品牌的塑造,可将特定区域的合作社打造成品牌,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为贫困户提供更多收入渠道。

4.“贫困户+龙头企业+电子商务” 的模式

部分區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条件有限,致贫原因多样,确实无法参与到电商经营活动中,难以成为电商经营主体。因此,可采用“贫困户+龙头企业+电子商务” 的模式,根据当地企业供求结构,构建一种三方合作模式,贫困户负责产品的生产,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种苗和技术支持,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企业成为电商经营主体,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协作的方式,让贫困户分享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渠道。这种龙头企业参与的模式,贫困户需要承担的风险小。企业具备资金优势和渠道优势,能形成长效机制,非常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为调动龙头企业参与积极性,政府需发挥牵头作用,落实优惠政策,发展完善产业链,破除部分区域农户无法切实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瓶颈,借助互联网和龙头企业来助推贫困地区综合发展,从而实现脱贫致富。但实践过程中,需加强对电商平台,企业参与企业的监督,保护贫困户的切身利益,杜绝企业和平台的营私舞弊,对贫困户遭受侵害,避免违背电商扶贫初衷。

五、结语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电商扶贫方式符合时代,符合新经济环境,是精准扶贫的新出路。大湘西地区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产品资源丰富,却缺乏销售渠道,可适用电商扶贫,通过电商平台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然而,部分贫困户缺乏互联网素养。因此,在电商扶贫中应针对实际情况,构建不同的合作模式,促进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卢宁.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电子商务助推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机遇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20):158~160.

[2]陈迎雪,王毅.河北省贫困地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智库时代,2020,(01):9~10.

[3]吴英照.我国农村电商扶贫研究文献分析——基于CNKI期刊文献统计[J].中国商论,2020,(01):20~21.

[4]刘忆,许应楠.精准扶贫视野下西部地区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策略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为例[J].江苏商论,2019,(12):48~50+61.

[5]何晓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扶贫对策研究——以福建省屏南县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12):124~126.

[注]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地项目资助:农民互联网素养缺失下的电商扶贫模式研究——以大湘西地区为例(17JD71)

作者简介:

欧阳胜,吉首大学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电商扶贫。

猜你喜欢
扶贫模式精准扶贫电子商务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解决甘肃扶贫问题的对策探析
电商扶贫的可行性探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恩施州龙凤镇扶贫模式启示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