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2020-07-08 10:03李广峰郭仕峰庄肃敬薛彦忠裴海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8期
关键词:复发性血小板血栓

李广峰,郭仕峰 ,庄肃敬,薛彦忠,裴海涛

(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青岛;2 临沂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临沂)

0 引言

随着溶栓及介入取栓技术的应用,脑梗死死亡率逐渐下降,但其复发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复发性脑梗死是指同一患者发生2 次甚至以上的脑梗死,具有相当高的病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制约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对老年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入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进行对照研究,以寻找导致老年人脑梗死复发的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36 例作为病例组,包括RCI 组71 例,男34 例,女37 例,平均(69.7±9.1)岁;FCI 组65 例,男35 例,女30 例,平均(68.6±8.2)岁;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 例为对照组,男30 例,女30 例,平均(70.1±9.3)岁。脑梗死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病因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1.1 入选标准

RCI 的诊断标准:(1)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距第1 次脑梗死时间>1 个月,排除进展性脑卒中;(3)均经头颅CT 或MRI 证实有新的缺血性病灶。

FCI 的诊断标准:年龄≥18 岁;发病时间少于7d;影像学相关资料完整,证实缺血性病灶存在。

1.1.2 排除标准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出血性脑卒中;(2)肿瘤、外伤等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者;(3)病历资料不完善。

1.2 研究方法

1.2.1 MPV、Fg 及PS 水平测定

抽6ml 空 腹 肘 静 脉 血,2ml 静 脉 血EDTA 抗 凝,采用HST-N302/XE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Sysmex 公司)于30min 内检测MPV。2ml 静脉血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管,采用ZPICSXLL 流式细胞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检测PS 水平(PS 水平=表达PS 的血小板数/血小板计数)。2ml 静脉血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中,采用贝克曼血凝仪及对应的配套设施,型号为ACL9000,对Fg 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MPV、Fg、PS 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MPV、Fg 及PS 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见表1。

2.2 RCI 组与FCI 组之间MPV、Fg、PS 的比较

与FCI 组 相 比,RCI 组Fg 及PS 水 平 均 明 显 升 高(P<0.05),两组之间MPV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病例组和对照组MPV、Fg、PS 的比较

组别 MPV(fl) Fg(g/l) PS(%)病例组 11.5± 1.5 4.9±0.9 12.7±2.9对照组 8.6±1.2 3.1±0.6 8.4±2.2 t 16.516 4.065 7.382 P<0.01 <0.01 <0.01

表2 RCI 组与FCI 组MPV、Fg、PS 的比较

表2 RCI 组与FCI 组MPV、Fg、PS 的比较

组别 MPV(fl) Fg(g/l) PS(%)RCI 组 11.5±2.1 5.4±0.9 13.3±3.0 FCI 组 11.6±2.6 4.3±0.7 12.4±2.7 t 0.173 5.512 2.092 P 1.378 <0.01 0.039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脑梗死约占脑血管病的80%[2],是导致老年人残障、丧失社交能力和生活依赖的首要原因。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脑梗死死亡人数超过100 万,存活患者中病残率高达76%[3]。其中复发性脑梗死是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且致死和致残率与复发次数呈正相关[4]。如何发现并控制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受到广泛关注。是血栓前状态机体止血、凝血、纤溶、抗凝系统的动态平衡被破坏的一种病理过程。PS、MPV、Fg 等常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脑梗死患者存在较高的MPV、Fg 及PS 水平,提示其血栓前状态加重,血栓前状态的加重与老年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与国内相关研究一致[5,6]。PS 是最具特征性的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可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王冰等研究证实脑梗死患者存在较高的血小板活化水平[7],本研究提示在老年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存在进一步显著升高的Fg 及PS 水平,提示升高的Fg 及PS 水平更容易导致脑梗死的复发。相关研究发现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同型半胱氨酸、LDL-C 均是影响血栓性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8,9]。本研究提示Fg 及PS 水平是影响血栓性事件发生的另两项高危因素。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和初次发作性脑梗死患者均存在MPV、Fg、PS 水平的异常增高,但是在异常程度方面,Fg、PS 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超过了初发性脑梗死患者[10]。这一结果表明Fg、PS 的异常增高程度可作为预测老年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越重,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及P 选择素水平越高,其脑梗死的复发风险越大。因此在临床上应积极选择有效的改善血栓前状态的方法以防止脑卒中的复发[11-13]。

猜你喜欢
复发性血小板血栓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免疫球蛋白的远近期疗效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