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仁核桃快速建园技术试验

2020-07-09 04:28王英宏王根宪董兆斌
果树资源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生苗芽接管理费

王英宏,王根宪,董兆斌

(商洛盛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洛南 726000)

红仁核桃(juglansregia‘Hongrenhetao’)系世界稀有特色核桃品种,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78年用霍华德与法国品种(RA1088)杂交培育而成[1]。商洛盛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首次从美国引入到秦巴地区的陕西省洛南县试栽。经过5年的引种试验和示范推广取得了成功。试栽结果显示,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早实丰产、种皮鲜红、营养丰富等特点,特别是核仁种皮花色苷及柔花单宁是当地西洛3号和香玲的6~9倍[2]。2019年1月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林木良种审定(良种编号:陕S-ETS-JH-002-2018)。为了尽快推广这一特色品种,改变目前我国核桃品种特色不明显、经济价值欠佳的问题,我们于2017年3月开展了红仁核桃快速建园技术试验,旨在降低建园成本,节约有限的红仁核桃接穗资源,加快红仁核桃建园推广步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区位于秦岭低山区的陕西省洛南县景村镇八一村红仁核桃基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3′47″,北纬34°03′13″。试验区面积1.33 hm2,海拔911 m,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土层1.0~1.5 m,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pH值7.0~8.5,排灌条件良好。该地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季风性山地气候,年均温10.9 ℃,极端最高温37.5 ℃,极端最低温-18.6 ℃,年降水795 mm,多集中在7-9月,年日照2 045 h,年无霜期195 d。主要灾害性天气为春季偶尔发生的晚霜、干旱和个别年份的伏旱。试验园每年生长季节松土除草3~4次,每年每株施入农家15 kg,核桃专用肥0.5 kg,同时进行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落叶后树干涂抹长效保护剂。

1.2 试验材料

2017年3月15日,试验园定植了本公司基地培育的2年生当地普通晚实核桃实生苗(苗高1.5 m以上,地径2 cm以上)和1年生红仁核桃温床嫁接苗(苗高1.0 m以上,地径1.2 cm以上)。栽植密度4 m×5 m,每667 m233株。红仁核桃嫁接苗定植后达到定干高度(1.0~1.2 m)时进行定干,对未达到定干高度的第2年定干。定植的实生苗从1.0~1.2 m处定干,萌芽后,选留3~4个方位合理、上下错落的枝或芽,其余全部抹除。当年6月12-13日对保留的3~4个新发枝条进行多头芽接,接穗从本公司洛南县抚龙湾3年生美国红仁核桃母本园树上采集,随采随用。

芽接方法:芽接时在接穗上选取无芽柄且生长充实的饱满芽,先用双刃刀在接芽上下分别横割一刀至木质部,然后用芽接刀在芽两侧纵割一刀,轻轻掰推下带护芽肉的芽片,芽片长3~5 cm,宽2~3 cm。再在砧木光滑部位横向切断与芽片相同的砧木皮层,用手抠下皮层,并在右下角处向下撕开长3 cm、宽1~2 cm的皮层作为放水口,最后用塑料薄膜自下而上绑扎6~8圈(接芽露在外边)。嫁接后保留2~3片复叶,剪去上部。接后反复抹除砧木上的萌芽。当成活后的新梢长至10 cm时,从接芽上方2 cm处剪除砧木上部枝条,同时用小刀划破塑料包扎带[4]。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处理

试验设两个处理,即处理1:实生树芽接改建红仁核桃示范园;处理2:红仁核桃嫁接苗直接栽植建园。

1.3.2 调查项目

定植第3年8月下旬调查产量,第3年10月下旬调查发枝率、枝条生长量、冠幅、树干直径等。定植(嫁接)成活率调查时逐株观察记载;发枝率调查时随机抽取10株树观察发枝数;生长量调查时随机抽取30个有代表性的枝条量取1年生枝长度和基部直径;冠幅调查时分别抽取30株树的测量冠幅东西、南北直径,计算出冠幅面积;树干粗度调查30株树距地面50 cm处直径。数据均为算数平均数。同时分别核算建园成本(种苗费、嫁接费及管理费等),进行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建园方式成效对比

表1 两种建园方式生长结果情况调查表

备注:产量调查为2019年8月10日,其余调查时间为2019年10月15日。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建园方式对建园效果影响很大,实生树改建明显优于嫁接苗直接定植建园,特别是第3年坚果产量高出1倍以上。其中第3年平均树高分别为3.15 m和2.90 m,处理1比处理2提高8.6%;干径分别为6.10 cm和5.04 cm,处理1比处理2提高21.0%;冠幅面积分别为3.33 m2和2.71 m2,处理1比处理2提高22.8%;平均发枝数分别为19.7个和15.3个,处理1比处理2提高28.8%;第3年平均产量分别为0.92 kg和0.45 kg,处理1比处理2提高100.4%。二者新梢生长量差异不显著。

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利用2年生实生苗栽植建园时,树干粗壮,根系较发达,贮藏的营养充足,栽后树势强旺。6月份多头芽接后,不仅成活率高,树冠形成快,而且生长量相对也较大,结果也较多。采用嫁接苗栽植建园,枝条木质化程度差,苗木根系小,吸收水分和营养少,栽后生长量相对较小,产量也较低。

2.2 两种建园方式成本核算

表2 建园成本核算表

备注:1)每667 m2栽植33株,实生苗3元/株;红仁核桃嫁接苗80元/株;2)红仁核桃接芽3元/芽,每667 m2嫁接需要132个芽;3)嫁接每个接头用工及管理费0.5元;4)栽植费每667 m233株,5元/株;5)每年每667 m2需管理费400元,3年供需1 200元。

从表2可知,两种建园方式成本悬殊很大。采用实生大苗改接建园,主要成本是种苗费、栽植费、接穗费和嫁接费以及园地管理费。实生苗成本低,每株仅为3元;栽植费每667 m2需165元;红仁核桃接穗3元/芽,需396元;每667 m2嫁接费66元,3年园地管理费1 200元,合计成本1 926元。采用核桃嫁接苗直接栽植建园时,主要成本是种苗费、栽植费和园地管理费,目前红仁核桃品种资源奇缺,嫁接苗价格很高,每株价格在80~300元,按照最低价80元/株计算,667 m2需要2 640元;园地及树体管理费3年需1 200元,共计成本4 005元。由此可以看出,实生苗改接建园比嫁接苗直接建园每667 m2可节约成本2 079元,仅为嫁接苗建园的48%,同时树冠成形快,提前1年建成良种示范园。虽然先定植实生树改建示范园,需要可靠的红仁核桃接穗和嫁接工序,但本公司基地可以提供接穗,且芽接技术现在已成熟,一般操作者都能达到90%以上的成活率。

3 小结与讨论

推广优质品种,走良种品种化的道路,是提高核桃产量和品种的有效途径[3]。但是良种必须通过建立规范化良种丰产园来实现。目前生产上普遍采取栽植嫁接苗建立良种园,此法要先培育优质可靠的良种嫁接苗,再进行栽植建园的程序。嫁接培育成本较高,特别是稀有的红仁核桃目前因资源紧缺,每667 m2价格很高,加之要将嫁接苗起苗后重新定植,有两次成活率的影响,成本相对较高。而采用春季栽植实生大苗,当年夏季芽接建园的方式,不仅显著降低建园成本,而且缩短建园进程1年以上,同时生长量大,树冠成形快,结果早,产量高,是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快速建园方式,适于秦巴地区及立地条件相近地区推广。

猜你喜欢
实生苗芽接管理费
巴迪可降解膜和芽接质量对橡胶树嫁接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橡胶树小苗芽接不同叶蓬的芽片质量和芽接效果比较分析
桃树春季芽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浅谈核桃芽接技术
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费的管理策略研究
201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大赚8000多亿元
樟子松露地实生苗培育技术研究
赎回风险约束的开放式基金管理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