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究

2020-07-09 03:31黄东旭
学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业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积极响应新时期的素质教育,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受到重视。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对此,教师可就中职体育教学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实践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中职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06

身体健康是学生可以继续努力学习的必备条件。在课业繁重的学习环境中,强健的身体素质是支撑学习的有效动力。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出现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昏厥、休克的现象,这说明当代的学生存在一些身体素质不良、体育锻炼不足的状况,更说明了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在学校学生的锻炼基本是靠着课外时间与体育课的时间进行的,所以面对为数不多的体育课,学校必须让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来。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组成

(一)健康意识

健康意识就是教师以健康锻炼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中不断形成健康锻炼、自主锻炼的意识,规范体育技能、把控体育锻炼强度,让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促进文化学习的作用。

(二)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包括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指的是体育锻炼具体运用的技能和动作规范,体育知识则是包括生理卫生知识、人文知识和其他体育意识。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文化应该是体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体育教师需要教授的基本知识。

(三)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主要指的是运动者的运动素质和健康情况。运动素质指的一般是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健康情况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可以说健康素质是运动素质的前提保障,只有在运动者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运动素质,从而促进整体的身体素质。

(四)体育情感

体育情感主要指的是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度和积极性,体育情感越高昂,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致就越高,在体育情感的促进下,学生就会自主进行锻炼,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不是被教师有目的地指导锻炼,实施效果显而易见。

(五)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主要是运动者的体育道德规范,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体育心理特征,良好的体育品德可以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姿态投入到体育学习之中。

二、中职体育教学现状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个双向的活动,有教就有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教授体育技能、讲解体育知识,学生则需要认真学习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育素质。对于学生来说,体育课程不是一门简单的活动课,而是带有多重意义的重要素质课程,它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和意志。

但是在以往的教育理念中,家长和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认为体育教学纯属浪费时间。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其他科目的教师经常占用体育课程,或者说即使体育课程没有被占用,也是做做样子而已。甚至于课程压力比较轻松的高校,也不注重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成了形式教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体育测试中学生昏厥、休克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敲响了警钟。

就目前的中职体育教学来说,虽然体育教学已经得到了一些重视,但是远没有达到学生真正该有的培养目标。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提升,学生的营养水平也跟了上来,相比于十几年前的学生,现在的学生不再是面黄肌瘦的状况。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在饮食营养提升的同时,身体素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主要原因是体育锻炼不足。当前学生的生活水平不错,父母也重视孩子的营养,但因为一些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营养,导致孩子吃得多动得少,身体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学生的肥胖率提升了,身体素质也有所下降,在一些本该轻松通过的体育测试中,学生的表现令人担忧。

另外,由于长期的歧视,学生对于常规的体育锻炼并不熟悉,他们不了解体育常识和体育技能,在体育锻炼之中不能规范锻炼,在遇到紧急状况之时,也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除此之外,受环境的影响,中职学生缺乏自我锻炼的意识,在体育课堂中不能认真按照教师的指导去锻炼,只是将体育课当成一种放松课,在课堂中不愿意费力运动,而是希望教师尽快让自己自由活动,学生对锻炼缺乏耐心,也没有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给体育教学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三、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

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中职学校更加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做一些体育锻炼,不断磨砺体质,却不注重学生的锻炼兴趣和技能方向,这对学生的有效锻炼是不利的。为此,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让学生乐于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再进行体育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说,锻炼热情是他们愿意主动锻炼的前提,教师应该丰富单一的教学方式,创新更多形式,让学生对体育锻炼真正热爱起来。

过去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单调的、僵化的,一節课下来基本就是按照课前热身、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自由活动的步骤开展下来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体育锻炼愈加厌烦,他们愿意上体育课不是喜欢练习体育技能、增强体质,而是为了从繁忙的科目学习中偷得一点闲暇时间,目的就是为了放松。所以僵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太大的帮助,甚至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抵触,教师应该开发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各种活动、游戏融入进来,让学生全程参与进来,改变体育活动三点一线的教学方式。

比如,以往的热身在做完热身活动之后,就是绕着操场慢跑几圈,这种方式显然不被学生喜爱。教师可以将慢跑变为热身小游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布置一些拉伸、弹跳、快走等任务,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教授技能的时候,也不要呆板地沿用教师示范的方式,比如,在足球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在足球场上做做动作,就显得比较枯燥了,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足球比赛,并对一些经典动作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再带领学生在足球场上进行练习。

(二)从学生的健康素养出发,因材施教

中职学校的教育不同于普通学校,这里的学生主要是技能型学生,在结业之后,基本就要步入岗位。这里边的岗位有不少是一些工厂和车间,岗位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要求比较高。这里的素质不单单指的是身体素质,还重点包括心理素质。一些岗位的工作压力比较大,需要学生良好的抗压能力。而体育教学就可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兴趣爱好各有区别,所以教师在教学之时,应该将这种差异性重视起来,根据学生的状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

比如,对于一些不热爱体育锻炼、表现出抵制行为的学生,教师可以逐步减除他们的抵触心理,首先制定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并在锻炼中多与学生交流,让这些学生逐渐增加对教师的信任,增加对锻炼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促进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体育趣味游戏,让学生觉得体育锻炼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对于一些爱好体育锻炼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大锻炼难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拓展自己的能力。总的来说,因材施教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值得体育教师去积极尝试。

(三)注重健康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该让学生学到健康常识,能及时应对体育事故。健康常识包括的东西不少,具体有:健身方法、健康安全知识、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处理体育事故的应急措施等。在体育锻炼中,学生极容易发生挫伤,尤其是在当前学生身体综合素质比较差的情形中,掌握必备的体育伤病应急技巧更是必备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详细讲解一些预防受伤以及受伤稳妥处理的知识,将必要的健康知识时刻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素养习惯。在学校中培养健康素养绝对是有意义的,这在学生以后步入职场妥当处理事情、应对压力时很有帮助。

(四)引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包括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必备的一些体育品德,比如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意志力和耐力,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一定的了解,以便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身体素质不良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提出一些训练建议,让他们通过最有效的方式提升身体素质。对于一些意志力薄弱,不愿意吃苦的学生,教师可以另辟蹊径,不直接采取严苛的训练方式去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毅力,而是设置一些形式有趣、持续时间长、强度比较大的游戏,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无形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并锻炼自己的耐力和毅力。

(五)注重互动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团体意识

互动教学,并不单指学生与教师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它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互相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体意识。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调动活跃的气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为开展体育活动建言献策,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四、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转变陈旧观念,对体育核心素养进行仔细研究,在充分了解它的概念之后,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学生打造成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冯腾羽.中职体育教学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实践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18).

[2]徐楠.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现代化,2017(31).

作者简介:黄东旭(1973.11— ),男,汉族,甘肃永登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职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中职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中职体育教学体现终身体育思想的几点思考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身体与职业素能的中职体育创新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