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水画中“边角山水”对玉雕作品的影响

2020-07-09 17:38高美建王娜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简约

高美建 王娜

摘要:玉雕,自古以来就深受人民的喜爱,玉石文化因此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玉雕的作用由远古祭祀的礼器,到代表王室身份象征的化身,最后到我们寻常百姓家的配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玉雕文化的发展虽有自己的脉络,但它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中国其他的传统文化也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晋以来,山水画经历了几次巨大的变革,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边角山水,这种艺术形式与以往的山水画不同,它大胆取舍,只选取山水的一角进行特写描绘,以小窥大的构图模式,以简约极致为特点,突破了前人的绘画构建方式,达到一种全新意境表达形式,当其发展到顶峰阶段也对其他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玉雕文化,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影响,本文通过相应的参考文献,在此基础上,将玉雕文化和边角山水画作对比,分析边角山水对玉雕创作构建思维、内容形式和情感表达以及对人们的审美的影响。

关键词:边角山水;玉雕建构;简约

绪论:中国玉雕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玉雕文化的发展虽有自己的脉络,但它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有着完美融合与嵌入,其中典型代表---中国山水画,在宋朝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出现一些代表人物和画派风格,边角山水便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影响深远,对玉雕文化亦是如此,玉雕造型是社会生活中用来装饰的一种艺术之一,不管是上到皇家还是下到民间都是如此;中国山水画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象征一点都不为过。

一、边角山水的特点和内涵

中国的山水画在宋朝时期发展到了顶峰阶段,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发展有着多种思想和表达,有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显示出这一段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和方向。 “边角山水”的取景构图首次出现,最值得一说的在于它富有特点的构图思维,这种创作思维的出现是总结了前人基础上的第一次全面的成熟。 “边角山水”主要是一种以小窥大的构图模式,以简约极致为特点,突破了前人的绘画构建方式,达到一种全新意境表达形式,把边角绘画发挥极致,留白留空恰到好处,给人以无限遐想。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山水画最为特色,常写山之一角,或绘水之半边,创作了“边角山水”,代表了南宋山水画新的面貌,挑战了北宋以“全景山水”原有的绘画取景构图的思维模式。 “一角”或“半边”特写的极致,以及留白处的简约便是南宋山水画的主要构图形式,也体现了简约极致、以小见大的内涵。

二、边角山水画对玉雕作品的影响

边角山水对玉雕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构建思维到内容表达,以及对创作者审美追求都产生了深刻的了影响。

(一)边角山水对玉雕创作构建思维的影响

画者把有着灵魂思想的山川河水泼墨于纸上,玉雕师则将心中的诗画融入玉器中雕件加入山水画的设计后,但是眼见天空阔的景色不能完全表现在绘画上,只能把部分景色画到极致,以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玉雕同样不能把心中所想全部设计在玉料中,也只是构建出典型代表的景致,某种意义上是对边角山水画的一种延伸。山水画对玉雕山子在内容和构图章法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时,玉雕山子在透视方法上也基本上保留了传统山水画中“三远法,其空间布局也依照这种透视方法展开。由于玉雕山子接近于山水画平面呈现是一种立体艺术,它在透视方法上类似于山水画的透视方法,在玉料透视的构建中,照顾到了艺术载体玉石原料的特殊性,也点明了它与传统山水画透视方法的区别。因而中国山水画创作在透视方法和空间布局上对玉雕山子创作来说有着借鉴与启发的影响。

(二)边角山水对玉雕创作内容表达的影响

玉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创作出多种多样丰富繁杂的作品。玉雕技艺的表达在如同“全景山水”已经发展到了饱满丰富的阶段,错综复杂的山水构造让人眼花缭乱,审美疲劳,不能直接的表达创作者的理念,没有起到引导观赏者的思想作用,而“边角山水”这种构图思想在玉雕上的表达非常符合创作者的表达---简约极致。质地较好的籽料是非常昂贵的,要想提升玉器價值,表达简约极致创作内涵,留白的手法是最好的表达方式,玉留白是玉雕创作简约惯用的表达手法,这种表达思想与传统的传统表达思想相辅相成,基于中国阴阳辩证,虚实相生的原理。从艺术表达的角度来说,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留白,常常被运用于边角山水画创作中,画如果过满过实,则构图上就失去了灵动与飘逸,显得死气沉沉。不是只有繁琐丰富才能代表艺术,不是所有极致都来自于复杂奢华。

(三)边角山水对玉雕审美追求的影响

审美是玉雕创作者们创新的动力,有广大的受众才能吸引创作者们向美的发展趋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审美标准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轮回,玉雕发展由简到繁,再又繁入简,每一次轮回又伴随着创新,纵观玉雕工艺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极简到乾隆年间一力追求的精细繁复,再到如今的简约精致,这既是艺术的发展过程,也是玉雕创新前进的象征。人们的审美风尚是随着时代变迁也随之改变的,已经模式化的“全景之美”构图面貌在当时遭到了“边角之美”的全面冲击,实质性丰满的毫无创意的取景构图思维遇到了审美疲劳,因而转向了空灵优美的“边角之美”。当创作者和受众们不再欣赏时所强调的教化功能逐渐转向注重抒发个体情感意识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上的转变,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反映在玉雕创作上出现了 “边角山水”局部构图的新貌,虚实之间的形态关系来抒发创作者内心的情感。这种有无虚实的构图正传达出创作者审美情感的转变,不在追求繁杂丰富的雕刻工艺,而是把内心的情感寄禺一角,刻画的淋漓尽致,刻画的虚实相生,以求创造出一种简单、极致的审美趣味。

总结:

本文通过阐述中国山水画边角山水画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中国山水画和玉雕文化的必然联系,也分析了其在多方位多层次影响玉雕文化。从两者之间发展到巅峰阶段的顺序出发,山水画对玉雕创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而边角山水画这个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的典型为玉雕创作可以在思维、表达、审美几个方面进行参照与借鉴,并对玉雕创作艺术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中国山水画边角山水画的发展脉络与玉雕文化的发展有着平行和交叉的典型轨迹时期,无论从艺术的取材还是从学习对象典型化,都成为两者之间关不可分割的原因,玉雕创作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中国山水画的印记。

猜你喜欢
简约
刍议追求简约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价值的发现与初探
冰山理论视角下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读
追寻简约之美 实现高效课堂
浅析服装中“少即是多”原则的应用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数学简约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语文教学应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数学课堂走向简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