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德经》中的“圣人”形象

2020-07-12 07:35
大众文艺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之德不争道德经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 071000)

老子之前并没有有关圣人的系统思想,只是将“圣”或者“圣人”作为字词使用。《说文解字》对“圣”字的解释是:“聖,通也,从耳,呈声。”①即明白通晓,耳朵听到,并能用声音表达。可见“圣人”最初只是聪明人的意思,“它所有的各种崇高和神秘的意义,完全是后人一次又一次地根据了时代的需要加上去的。”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兴兵黩武,上层阶级纵情声色,在礼崩乐坏的局面下,老子便以道的标准建立了“圣人”这一理想人格。

对于《道德经》中的圣人形象,学者们通常是从一般人格与政治人格两个方面研究。一般人格上看,圣人承载着道的全部信息,他柔弱、虚静,如赤子,具备慈爱、无为、不争、处下等的品质,且拥有最高的智慧,是道德的标准,是天下人的楷模。在政治上,“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百姓心为心”,是高明的统治者与管理者。陈鼓应先生认为:“老子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延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③本文仅从人生论的实践层面上对圣人形象进行简单阐述。

一、圣人以柔弱立身

老子崇尚“柔弱”,在《道德经》四十章中提出“弱者道之用”,道作为万物之源,以无为之则、柔弱之用,创生涵养万物,使万物自然而生,自然而长。圣人作为道的化身,也具有道体柔弱的作用和特性,以自然无为之则为人处世,所以老子说:“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六十四章)可见柔弱是圣人立身的法宝。

蒋锡昌云:“老子柔弱之道,盖从自然现象观察得来。”④老子在生死交替中认识到,柔弱优于刚强,且充满生命力。成长中的事物常以柔弱的状态存在,死亡的事物则处于僵硬的状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可见,柔弱展现的是生命的生机与活力,坚强则象征生命的凋零和衰落。老子有此言是因为坚强者外表突出喜欢张扬表现自我,容易招致死亡,就好像高大的树木容易被风刮折,“出头的椽子先烂”。而柔弱者却能处事低调保全自己,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很多人将“柔弱者”等同于“弱者”,但其实老子所说的“柔弱”与我们日常所说的弱者不同,这种“柔弱”不是代表个体的性质,而是整个宇宙运行的法则,是隐蔽微妙似无踪迹可寻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自然生存之道。老子崇尚“柔弱”是说人的行为应依从自然的规则戒除争强好胜之心。第七十三章中就有:“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蒋锡昌注曰:“不敢即柔弱。”⑤这里的“不敢”并非一味退缩不前的意思,而是要以灵动圆转的柔和之态处事,不要像鲁莽的人一样,只知道以硬碰硬,不懂得从事物的根本处出发,据以万物之则来对待万物。

《道德经》中,柔弱不但优于刚强,且柔弱胜过刚强。如第四十三章中,“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成玄英注:“至柔,水也;坚,金也。驰骋是攻击贯穿之意也。言水之至柔,能攻金石之坚。”⑥水为至柔之物的代表,却能穿透坚硬的金石。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水的柔弱看起来好像是软弱无能的表现,甚至还要遭受屈辱,殊不知老子的柔弱是柔中有刚、弱中有强,刚、强的定义源自万物之则,柔弱作为万物生存之法的表现,自然地就涵盖了刚、强;其二,老子的柔弱与自然无为的天道相合,它润物无声的滋养大地,同时也能日积月累、悄无声息地从根本处入手,击穿生于大地之上的金石。所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水以柔弱之身胜过刚强之物,其自身焕发出强大的包容性、稳定性和发展力,因此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改变它。如水这般这柔弱立身的道理本是人人都懂,却很少有人能领悟其背后的深义,并在生活中践行。而圣人则具备这种深藏若虚、含蓄自制的品德:“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五十八章)圣人在为人处事中始终如水一般以柔弱谦逊的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不轻易显露自己,所以能在纷繁庞杂的世间坚守初心、不被侵扰。

二、圣人守不争之德

《道德经》中对“不争”的解释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展现了士者、战者、胜敌者、用人者的上善之道,即不逞勇武、不动怒、不与人争斗、不居高自傲,与道的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处下不争之德相合。道作为万物之母,在《道德经》中老子常以“玄牝”来形容道的不争之德,第六十一章中就说道:“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牝”指雌性,“牡”指雄性。雌能胜雄是因为她自谦不争甘居下位。吴澄对此句的注解为:“犹江海善下而为众水之交汇也。”⑦江海虽大却处于低洼之地,所以最终百川都由高处汇集于海中,这里“善下”含有谦虚容物而不争的意思。老子更是将不争作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重要德性:“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老子将谦让不争的德性作为“三宝”之一,可见其重要性。

老子喜欢以水来形容不争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水看似柔弱、无力无用,实则合于大道,具有居下、利物而不争的品质。至善的人即圣人,就好像水一样,停留在众人都厌弃的地方,心思沉静,待人友善,恪守信用,滋养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这种不争常常被人误解为老子虚伪的阴谋论,要以表面的不争来掩盖内里真实的无所不争的想法,达到无人能与之争的目的。而老子本义说的是恪守不争之德,去除在花花世界的浸染中产生的过多的杂念和欲望,免受利欲带来的痛苦和烦恼。老子有此说是因为在其所处的那个年代,列国诸侯称雄争霸,统治者过多的干预人民的生活,官场中上层阶级纵情声色,对于这些由欲望和利益驱使而产生的违背自然原则的躁妄心态和行为,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警告,如第五十七章中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可世人依旧追名逐利,都想要站在高处。所以他以水为喻,强调以不争之德涵养自身,不要让人们在纵情贪欲中迷失了自己,戕害了生所自来的德性,偏离了正道。

具体如何做到不争,老子在二十二章中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世人急功近利,贪图眼前的利益的时候,圣人能够认识到精神修养的重要性,从对物质欲望的追求中超脱出来,以“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处世之道,获得他人的认可,成就与道同一之大我。故而,不与人争,没有了纷争的开始,也就没有了纷争带来的乱与扰,天下太平,人民和乐自适。这样的人可以得到众人的拥护,这样的国家也没有外敌可与之抗衡。可见,老子倡导的不争,既是为人处世的策略艺术,也是避免纷争,消解矛盾的重要手段。所以老子认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这种不争之德,也正是道体人格化的具体体现,与道体自然无为的原则是一致的。

三、圣人持虚静之心

“虚”与“静”原是形容道体之状的,《道德经》第四章中“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古字为“盅”,《说文解字》中释为:“盅,器虚也”,⑧一种中空的器皿。道体虽然是虚静无为的状态,但其中储存的能量是无穷的,发挥出来的作用是不竭的。这在第五章中也有所体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河上公注曰;“橐龠中空虚,故能有声气。言空虚无有屈竭时,动摇之,益出声气也。”⑨将天地比作橐龠,橐龠之妙,妙在空虚,声气流动无有阻碍,故能动而不息,无有限量。就像道之本体,虽为虚静,却能涵养万物,生生不息。圣人承载着道的全部信息,自然与道相同,要时时保虚静之境、持虚静之心。

首先,“虚”与“静”指的是圣人应该到达的一种境界。这里“虚”是形容内心的空明澄净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对“圣人之治”的看法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统治者引导人民保持这种空明澄净的心境,将个体生命的“心知”合于“道”的虚无。“静”是指不受外界事物和私欲诱惑的淡泊宁静的心境。彭耜认为:“逐欲为动,息念为静。”⑩一味追求欲望,使自身被欲望所驱使,便做出许多躁妄之事,容易导致灾祸。河上公也说:“人君不静则失威,治身不静则身危。”⑪而作为道体化身的圣人自然知道“虚”与“静”的重要性,“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第二十六章)圣人行事避免草率盲动,懂得减少私欲,时时保持虚静无为的心境。

其次,“虚”与“静”是圣人修养方式的一种准则。对于圣人个体,老子强调要忌“躁”宜“静”。如在四十五章中他提出,“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里“躁”和“静”指个人在各种不同环境与情况下的不同动作和情绪。肢体运动或情绪变化就会产生热量,使人感到温暖,暖则胜寒,身体和心都安静下来自然会感到凉爽舒适,所谓“心静自然凉”,心静则胜热。蒋锡昌将“正”释为“天下清静之模范”。⑫摒除过多的欲望,内心保持极度的清静无为就成了人民的模范。

再次,“虚”与“静”是圣人体道的一种功夫。万物由道创生,秉受自然之德,对于道和德的关系,徐复观认为:“德是道的分化”。⑬道为万物之母生万物,却又不离万物,以德为依托存在与万物之中,德成了万物可为万物的内在依据。圣人与万物一样,虽由“道生德畜”,但不免会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欲望的驱使,产生躁动行为,丧失虚静无为的德性。这就需要去欲的功夫,找回人的德性。因此,老子在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极”和“笃”都是指身心修养的最高境地,有极度和顶点的意思。经过“致虚”“守静”的功夫,去除自身的欲望,这种欲望不是指人的自然欲望,而是人的自然欲望得到适当满足之后,由心智作用产生的私欲。去除了私欲,便可保持内心空明澄净的自然状态。老子常以“赤子”“婴儿”来形容这种最接近于道的自然状态。在五十五章中,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鳌,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赤子”本性醇和,不被欲望扰乱本心,内心空明澄净,因而虽为初生之物却精力充沛。所以老子常以婴儿比喻圣人,“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第二十章)此处的“我”指圣人,圣人在众人之中好像婴儿,独自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因而能够以一颗清澈安详的虚静之心,去洞悉世事的本真面目,化解人生的各种矛盾。在老子看来,圣人通过“致虚”与“守静”的功夫,达到“虚”“静”的极点,就可以透过“万物并作”“夫物芸芸”的现象,认识到万物“各复归其根”的自然规律,体悟到虚静无为的道之本体。

四、圣人合于自然

在现有可查的古代文献中,“自然”一词最早出现于《道德经》中,可说是由老子创造的词汇。与我们现在所说的“nature”之义不同,老子所谓的“自然”说的是自身存在的境界、万物运行的法则或者是宇宙运行的一种状态。“自”和我的意思很像,但又不同于我,它是没有对立面的,它从自身而来,回归自身而去。“然”指事物原本应有的样子。二者合起来就是形容世间万物顺应自然而生、顺应自然而长,一切都遵循自然之则,自然而然的存在。陈梦家认为老子的自然有三层含义:一是道之自然;二是天地之自然;三是万物之自然。⑭一层层由本体的形上到实体的形下,都遵守着自然之法、呈现自然之态。圣人作为道在人间的化身,自然崇尚自然,对于道、天地、万物之自然,圣人都能顺应。

世间万物有其自存的规律,圣人从不对其以外力影响,圣人尊万物自然之态。如《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遵循道的自然无为,克制过多的欲望,不去刻意追逐贵重的物品,面对众人,弥补其经常会犯的过错,面对万物,不对其加以干涉。圣人从不妄动妄为,尊重万物本来的样子,或是顺应自然的同时,以自然之则对其加以辅助,但从未主导万物的发展。

天地作为万物赖以生存的场所,圣人也身在其中,圣人守天地自然之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原指祭祀用的稻草人,天地把万物看作刍狗从不区别对待,圣人也从天地之态,对百姓一视同仁。可见,圣人在治理国家上,也始终贯彻天地自然之则,从不任性妄为,不以高低贵贱的等级去区分人民,不以己意强加于他人,而以人民需要的方式统治人民,达到不治而无不治。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与德的尊贵之处就在于,从不对万物加以干涉,使它们以自己的本性生长。圣人作为万物之一,秉上道之德,也就自然地以自然之态生存,合于自然之则。道是无形无状、无踪无际、不可捉摸的,圣人作为体道者,许多关于道的特征便通过圣人的言行描述出来:“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圣人觉察到对声色五味的追求,都源于心中的妄念,所以圣人不刻意追求享受,故能养生长寿。从此生存之道中,圣人逐步体悟,发现一切的根本在于顺应自然无为之道,以自然之则修养身心,以自然之则处事待物,所以圣人可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发现众妙之门的道,成为道在人间的代表。

五、小结

老子以“道”为核心创立道家哲学,他把“道”作为天地万物和国家人生的赖以存在的根据,并赋予“道”以宇宙论层面的本体意义,将其纳入了形而上的哲学范围。圣人作为无踪无际、微妙精深的“道”在人世的化身,承载着“道”全部的内涵。圣人的存在为不可言说的“道”在人间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形象,使“道”变得可感,使体道者有了目标和方向。同时,也打破了起初圣人单纯的聪慧之义,使之包含了更多的道体的神秘性和道德的高尚性,丰富了圣人的形象与内涵。使圣人焕发出无限的可能性,为此后的儒家、法家、道家对圣人的理解提供了启发和灵感。

注释:

①(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②顾颉刚.“圣”“贤”观念和字义的演变.[A].中国哲学(第一辑)[C].北京:三联书店,1979,713.

③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

④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27.

⑤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322.

⑥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36.

⑦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122-123.

⑧(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⑨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上海:北京;中华书局,1993,19.

⑩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30.

⑪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106.

⑫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46.

⑬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306.

⑭陈梦家.老子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6,32.

猜你喜欢
之德不争道德经
张之洞的“三不争”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艾草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不争与争
常修“四为”之德
道德经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不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