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创业型人才生态环境现状浅析

2020-07-12 11:09陈廷斌王卉
消费导刊 2020年47期
关键词:辽宁辽宁省政策

陈廷斌 王卉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对各项生产资源载体的运用灵活程度,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而建设适合人才发展的人才生态环境如今也受到更多的重视。人才生态环境的构建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保障。为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在辽宁省强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推进创新创业创投中心建设的工作中,创新型人才是实现目标的重要资源。通过人才引进、创新能力激发、以及综合水平针对性培养、人才保障等方面在内的人才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潜能,更高层次的彰显高素质人才在地域环境开发和建设中所发挥的助推作用,以实现人才强省战略。

从宏观上来看,人才生态环境可以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就业市场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几个方面来分析。开发和鼓励性运用的特点。

从政策上看,政府高度关注并支持创业型人才的引进,为符合本地人才需求的紧缺型人才的引进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进行创新人才、产学研合作政策的运用上尚不充分,部分制度不合理、不健全,很多政策、福利待遇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也就没有起到激励人才进行创新创业的作用。此外,人才集聚不仅应当关注外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更应当关注内部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方向的引导、人才的储备以及校企对接等方面仍需要更具体、有针对性的政策。

一、人才政策环境

人才政策环境优良,在促进人才发展、保留、以及创新等方面均起到了导向性作用。尤其是近年来,辽宁省聚焦振兴发展,聚力英才兴辽,更是将会人才引领性作用展现的淋漓尽致。2018年,辽宁省引发《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并同时启动了“兴辽英才计划”,此后相继发布《关于推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等相关政策,高精端人才的引进和利用,很好的促进了全省人才队伍的建设趋向。为人才落户、海归人员创新创业和博士人才提供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各类人才后顾之忧,并通过引才荐才奖励制度,支持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及团队集聚辽宁省。政策体系上,充分彰显了创新性人才

二、经济环境

辽宁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基地,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时期,起到了突出性作用。但近年来,GDP增长一直落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形势低迷。痛定思痛,在国家的指引下,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正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对接自主创新和“一带一路”战略,做强做优传统产业。2019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左右,而高科技创新制造行业的整体增长百分比为18.70。全省居民GDP增长百分比为2.40,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2018年增长7.10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健康平稳。当前,辽宁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北京、上海等地区水平,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从自身发展状态而言,无疑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根据2018年度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本省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主,总体营业收入略高于第二产业。个体经营户集中于第三产业。

整体来看,辽宁省在近两年通过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加速发展,稳步推进财政等领域改革,整体经济环境走出了低谷期。辽宁省当前全面展开了“五区域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多层次的地区发展建设决策。未来将在传统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核心行业着力发展,带动整体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

三、就业市场环境

近年来,辽宁省的人口流失现象较为严峻,自2008年开始,持续下降,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测算,2018年末净流出4.4万人。二三线城市人口短缺,以沈阳市、大连市为代表的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形势也不容乐观,以大连市为例,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显示,大连市人口吸引力下降中波动最大。此外,本地常驻人口已呈现老龄化趋势,低生育率和高流失率,给辽宁的振兴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人才缺口,尤其是重点行业的紧缺人才仍有很大的缺口。

人才的流失给高水平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利好政策的引导下,创业型人才的引入也会进一步带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回流。辽宁经济近年来持续性、稳定性的回升态势,也会对当地人才保留和运用产生正向促进作用。2019年,国内首个升级“科技与领军人才创新中心”,正式在辽宁落成,同时,沈阳和大连等城市根据自身产业优势,打造国家化人才运用和服务端口,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吸引、培养和扶持创新人才的发展。此外,辽宁省通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带来更多的人才以及就业机会。政府部门应当基于整体发展战略,评估和研究各个产业中人才运用需求,形成动态化数据评估与研究结构,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四、文化教育环境

辽宁省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与资源优势。同时,教育资源丰富,高校云集,各类高校各有特色,为不同领域贡献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近年来,借助于辽宁省的历史发展及地理环境,突出本地文化特色。积极加强和革新旅游文化产业链的构建,为创业型人才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为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客文化,辽宁省内多个城市举办各类活动,其中包括海外学子创业互动周、辽宁创业就业博览等形式,其过程很好的参与到支持当地人才培养活动中来,尤其是在创业沙龙、网络创业论坛、以及创业融资等方面的实践成效最为突出,从而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科技创新方面,汇集创造性人才,在辽宁创建“实验场地”,开创地区建设的动力引擎。而科技创新又是产业振兴发展的持续性发展动力,现在岗人员已经获得了19项科技奖,是近十年来的发展新高。

但是,受本地的城市发展速度影响,人文环境变化不大,在外部环境迅速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速度较慢。而城市文化开放度、公共服务便捷性、日常生活丰富度等因素,都是人才去与留的关键影响因素。

此外,本地高校培养出来的高质量人才保留率低,使得人才的培养效果无法贡献于本地的经济发展。这些都是未来辽宁在人才生态环境建设中,需要解决的软问题。

五、总结

为了更好的建设创新型人才生态环境,政府除了要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在立足于辽宁省整体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关注重点发展产业的人才需求,对接本地高校的人才供给情况,做好内部的人才供需链。同时,从微观层面,着重针对创新与产业发展两部分,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支持,营造助推人才创新创业的产、学、政一体化的创业型人才生态环境。重点关注人才需求方—企业及人才供给方—高校,在人才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及对双方的要求,为双方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建议。

猜你喜欢
辽宁辽宁省政策
政策
政策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助企政策
政策
辽宁舰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