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词作的艺术特色

2020-07-13 03:26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104
名作欣赏 2020年14期
关键词:秋景词作首词

⊙ [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104]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和诗词,诗歌存世有三百零五首,词作现存仅有五首。范仲淹这五首词作内容丰富,北宋内忧外患的局势、边塞萧瑟的秋景、宦海浮沉的感悟、忧国忧民的情怀,都在他的词作中呈现。他的词作风格各异,各有韵味,情感真挚。本文结合范仲淹词作鉴赏,分析其词作的艺术特色。

一、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矛盾已经变得愈加尖锐,冗兵、冗官、冗费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国家渐渐入不敷出,外部危机四伏,北有契丹的辽国,西有西夏,北宋局势已经变得内忧外患。范仲淹自幼饱读儒家经典,胸怀兼济天下的抱负,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上疏议政,推行庆历新政,主张实施新政,整顿吏治,剔除弊政,减免徭役,发展生产,但因反对派攻击革新,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谪。他“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戍边西北,战功卓著,治理地方,造福于民。

范仲淹复杂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人格操守使他的词作关注生活现实,他的五首词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词作内容有书写戍边西北期间的边塞生活,有阅读史书的感悟,有描写风景的咏叹,有抒发旅居他乡的愁思,也有表达他仕途受阻、政见受挫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之情。

《渔家傲·秋思》是广为传颂的名作,作者生动描写了边塞的壮阔之景,表达了他的思乡报国之情。“将军白发征夫泪”,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因西夏入侵久戍边地、忧心如焚的心情。范仲淹这首词把边塞的风景和戍边生活写入词作,风格豪放。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这首词写自己阅读史书的感悟,向自己的知音欧阳修倾诉内心的感受。作者阅读蜀志,感慨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作者怀古伤今,想到自己提出的庆历新政改革失败,政治理想破灭,“问白发、如何回避?”不由感叹人生苦短,时光流逝,功业未成,内心深重悲凉。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这首词记录作者游百花洲的心情。范仲淹因向皇帝上书劝谏,为民请命,多次被贬谪。庆历六年,范仲淹抵达任所邓州,营造了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他到书院讲学,使邓州文运大振。“百花洲上寻芳去”,作者来到百花洲寻找春天美景,他感受到了世外桃源般的景色,“恍然身入桃源路”。“桃源路”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之路,作者贬谪期间,从山林原野得到片刻的欢愉,但作者的内心是不平静的,“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是归隐田园,还是积极处世,范仲淹在深沉地思考着,他的心情是矛盾复杂的。作者在经过内心“进亦忧,退亦忧”的煎熬后,在散文《岳阳楼记》中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积极处世的千古名句。

范仲淹词作的成就,还在于他创作了独具清新婉约词风的作品,促进了词坛的振兴与发展。范仲淹因戍边和贬谪经常离乡背井,《苏幕遮·怀旧》写出了他的乡思之情。作者描写了碧云天黄叶地的凄凉秋景,旅居异地,黯然神伤,万般愁思化作相思泪。

《御街行·秋日怀旧》也是他的一首怀思之作。在黄叶飘落的秋夜,“夜寂静、寒声碎”,作者满腹愁肠,“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身影孤单,“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无法排遣的愁情。

范仲淹的词作或豪迈,或婉约,风格多样,情感跌宕起伏,对后世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情景交融,境界开阔

范仲淹擅长写景,他笔下的景物融入了真挚的情感,“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范晞文《对床夜语》),词作情景交融,境界开阔。

范仲淹戍边西北期间,深入了解实情,强兵固边,实施作战计划,多次抵御西夏军队的大举入侵。广为流传的《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有感西北战事而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上阕画面感极强,诵读时,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广漠的边疆大地,感受到萧瑟的秋风。空中阵阵候鸟为逃离这苦寒之地,早已毫无留恋,无情远飞。耳边那雄浑号角声响彻四方,眺望山势层峦叠嶂,落日余晖,孤城紧闭。词作视听结合,场面阔大恢宏,但又十分寂寥萧瑟。

我们仿佛看到作者范仲淹在深深凝望着这广袤荒凉的边地,默然无语。我们仿佛听到他的叹息,感受到他的愁思,心中千种愁绪更与何人说。宋夏之间的战局何时能结束?将士和百姓何时不再受战事之苦?自己济世报国的志愿是否还有机会实现?“燕然未勒”,无计可归,真实反映战况激烈艰难的现实,又抒发了保家卫国的凌云壮志。

“羌管悠悠霜满地”,营帐里范公和将士们端起酒杯,遥望自己的故乡。他们远离故乡,手中的酒,化作思念的泪。辗转难眠的白发将军正念着边疆迫在眉睫的战事、担忧积贫积弱的国家,征人们思乡难归的痛苦他亦感同身受,年过半百的他仍想用一腔赤诚热血维持盛世太平,却不知是否还有可能实现。“将军白发征夫泪”,彰显的是他心系黎民苍生、家国天下的情怀。

这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广阔,景物描写将读者带进广漠的空间之中,感到范公喝的这杯苦涩的浊酒,掺杂着浓郁的思念和深沉的悲悯。酒与泪,是范公词作中经常运用的意象,坎坷的经历、残酷的现实、深刻的悲悯情怀造就了范词之美。从酒与泪中,他流露出常人皆有的感情,真切的悲愁引人泪落,克制的深情让人动容。

范仲淹的词作抒发的感情矛盾深沉且复杂丰富、真挚感人且柔中有骨,词作既有沉雄豪壮之风,又有苍凉寥远之气。《苏幕遮·怀旧》描绘了一幅不同于《渔家傲》的另一番边关秋景。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视线由高到低,碧空之下黄叶翩飞,秋色连波,寒烟轻偎秋波。山水相接,无情的芳草就像心中的乡愁,一直绵延到斜阳之外。范公描绘了一幅绘有碧云、黄叶、绿波、翠烟的色彩斑斓的画卷,苍莽的秋景、浓郁的秋色、绵邈的秋波化为忧思惆怅的情思。

范仲淹笔下的秋景不见衰败,却显辽阔高远;高远之后,更暗藏绵绵相思情意。景物描写只需寥寥几句,选用秋天物象,展示极为生动的如画秋景、绝美的秋日风光。

旅途无涯、归程不定,范仲淹心中的热泪亦随风摇落,心上的秋意甚浓,端起酒杯,离情更浓,乡思之心愈加黯然怅惘。只有在梦中,才能看一眼久念的故乡;醒来之后,原是好梦一场。独自倚着高楼栏杆,遥望远方,思念家乡,喝进愁肠的酒都化作思乡的泪水。从“斜阳”到“明月”,随着时间的不停流逝,作者的乡愁也越来越重。

《苏幕遮》是范仲淹以雄健之笔写婉转相思的成功之作,词中尽显寂寞,却不独写寂寞。这首词融情于景,郁结于胸的乡愁与周围的苍茫秋景相结合,更使得愁苦之情愈演愈烈,逐渐发展到高潮,词作也在难以言语的黯然之情中结尾。

三、语言晓畅,直抒胸臆

范仲淹人生经历丰富,他对人生感悟极深,由于作者个人性格耿直率性,他的词作在表达个人感情时没有拘束,他用明白易懂的语言直接抒发感情。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是范仲淹向自己相濡以沫的亲密盟友欧阳修倾诉人生感悟的一首词。因庆历新政失败,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破灭,心情极度失望、消极。在心头郁积已久的愤懑迫切需要宣泄的出口,酒酣耳热之际,范公向同遭厄运的老友尽情倾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范仲淹夜半读史,感叹三国如此枭雄英豪,也不过只得了三分天地,细细一想,倒还不如和刘伶一般,一醉方休,无为清净。人生短短几十载,又有几年时间可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心愿还未实现,满头白发,老之将至。

这首词全篇语言通俗易懂,诵读一遍便可知其大意,我们不得不惊叹他用直率坦诚的语言倾诉心声。这曲明白如话的词,却又典雅征引,深蕴人生哲理。作者感叹人生苦短,抱负难以施展,浅显的语言蕴藏着波涛汹涌的沉郁情绪。

作《剔银灯》时的范仲淹是沮丧疲倦的,但同时这又是范仲淹人格心理升华的一个转折点。他被贬邓州,从而得以暂时摆脱朝廷纷争,重新休养生息,他深沉的思考,迎来了人生的创作高峰,写出了千古杰作《岳阳楼记》及许多著名诗文。

范仲淹在词作中抒发的感情深沉丰富、真挚感人,他抒发的已不再是个人的心绪愁思,而是无数人因战乱不安而遭受的去国离乡之苦。《御街行·秋日怀旧》是范公的一首秋夜怀思之作。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阅读范公的词作,我们总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孤独感。夜深人静,落叶纷纷,作者由落叶听秋声,感知秋寒。空寂的高楼之上,离愁人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卷珠帘,观银河,看月色,千里共明月,由秋声、秋色引出秋思,酒还未能入肚,愁肠已断,泪已成双。一盏青灯下孤独的身影忽明忽暗,愁人倚枕,辗转反侧,尝尽这孤独滋味。他的词作中饱含的感情是那样复杂而深刻,那离愁别绪深深感染着读者。

作为文学家的范仲淹,他推动诗文革新,重振北宋词坛。他的词作,让我们感受到他保家卫国的毅然决心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感受到他心怀天下的理想抱负与屡遭贬谪的现实痛苦,感受到他在人生盛衰中的豪迈旷达与沧桑悲凉。他的词作为宋代词坛吹来创作的新风,开启了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

猜你喜欢
秋景词作首词
神回复
江渡
简论《九辩》中秋景的描写
宋高宗的眼力
自古逢秋悲寂寥
浅议李清照词风格的变化与时代的关系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诗词曲五首》(选二)阅读理解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