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党支部作用分析

2020-07-14 02:34孔静静李俊蒙易小凤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创新绩效学科竞赛党支部

孔静静 李俊蒙 易小凤

【摘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选取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参与人数众多的学科竞赛中585名学生为样本,依据动机、行为和结果基本逻辑过程,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及党支部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学生参赛原因直接影响学生备赛行为,从而影响其自我评价,最终影响大学生创新绩效。参赛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参赛原因和行为表现,党支部对于上述关系具有积极作用,党员和党支部先锋作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学科竞赛  党支部  创新绩效  影响因素

【Abstract】It is urgent to conduc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basic logic of motivation, behavior and result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role of party branche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motivations directly affect students preparation behavior, which affects their self?鄄evaluation and ultimately affects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environment affects students motivations and behaviors. The party branch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above relationship.

【Keywords】Academic competition; Party branc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fluencing factors

【基金项目】2019年度上海市学校党建研究课题(DJYJ-2019-C4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1-0121-03

1.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学生创新主要指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并获得创新性产出的过程,是其自学能力、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的综合表征[1]。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主要通过自愿组队,并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知识应用的过程,是大学生创新的一种形式。学科竞赛既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平台和有效手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渐显现[2-4]。多数学者用学科竞赛最终成绩或奖项来衡量大学生创新绩效[5]。

大学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大学生个体、创新团队、指导教师、创新氛围等方面。目前定量研究多聚焦单因素作用机制。Terwiesch和Xu[6]指出努力程度和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正相关。夏欢欢和钟秉林[7]针对创新能力中的批判性思维,从个体角度剖析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简单的知识、确定的知识、知识的权威和学习的能力。田剑、王丽伟[5]研究指出内外部动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乐婷婷等[8]研究提出性别比例和专业配比对大创绩效有显著影响。张敏等[9]指出创新氛围和建设性争辩对大学生创新行为有促进作用,与时间压力之间的交互对创新行为产生显著负影响。然而,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党支部对大学生参赛动机和行为具有一定影响,目前尚未受到关注。

本文明确大学生创新绩效的四个维度,即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和职业规划。基于工程管理专业建筑信息模型竞赛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剖析大学生参赛动机、行为和结果的关联关系,并进一步解析党支部对大学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计划行为理论从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和预测个体行为。个体行为是有意识的诱发行动,直接取决于其执行某种特定行为的意愿。个体认知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等构成,这三者越积极,个体执行某种行为的意愿越强,执行该行为的可能性越大[10]。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的动机多样,包括兴趣爱好、教师引导、奖金评优等。学生参赛原因越明确或越强烈,则备赛越投入。由此,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1(H1):大学生参赛原因越强烈,备赛行为越积极。

行为效应理论指出,个体特定行为必然产生某种统计学上的事件效应。个体可针对具体目标来控制行为,增加有效行为,减少无效付出,增大成功的把握[11]。备赛期间积极应对问题和困难,则有利于增强其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促进自我评价,进一步产生良好的备赛行为,此正反馈强化学生自我评价,促进竞赛创新绩效提升。由此,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2(H2):大学生备赛行为越积极,自我表现和评价越高。

研究假设3(H3):大学生自我表现和评价越高,创新绩效越好。

大学生参赛动机和备赛行为受到环境影响。部分学者将其综合为创新氛围。学科竞赛是团队性任务,团队成员间需要有效沟通和知识共享才能更好地完成创新作品。Akgtjn等[12]研究发现,团队规模和沟通频率的高低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同时,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越强[13]、学校支持程度越高,学生创新绩效越高[14]。由此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4a(H4a):备赛环境越好,大学生参赛原因越强烈。

研究假设4b(H4b):备赛环境越好,大学生备赛行为越积极。

研究假设4c(H4c):备赛环境越好,大学生自我表现和评价越高。

党支部一定程度上促进指导老师投入,激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并促进备赛行为,强化备赛评价,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绩效。由此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5(H5):党支部作用对以上假设具有强化作用。

3.研究设计

3.1问卷编制与数据搜集

基于现有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相关研究文献,编制了包括参赛学生基本情况、参赛原因、备赛环境、备赛行为、自我评价和创新绩效等六方面的调查问卷。除基本情况外,各题都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法进行评价(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本研究共进行两次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研究通过向第十届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大赛总决赛、2019年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能比赛的备赛和参赛学生发放网络和纸质问卷。第一次问卷发放和回收时间为2019年5月,搜集问卷199份。第二次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时间为2019年10月,搜集问卷2161份。剔除不完整作答、前后矛盾、填写时间过短等无效问卷,有效问卷585份。

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参赛学生中38.80%为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22.20%为入党积极分子,且55.56%属于有教师党员的系党支部。为分析党支部对于学生竞赛的作用,现根据参赛学生的政治面貌,将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发展对象或积极分子划为已加入党支部的学生,其他归为未加入党支部的学生。对上述参赛原因、备赛行为、自我评价、备赛环境和创新绩效等5个潜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结果见表1。

C.R.值是所有变量信度的组合,表示变量的内部一致性,C.R.值越高,变量的内部一致性越高,C.R.值大于0.7为理想,大于0.600为可接受。AVE 值是计算潜变量对测量变量的方差解释力,AVE值越高,则表示变量有越高的信度与收敛效度,AVE 值大于0.500为理想,0.360-0.500为可接受。对所有潜在变量进行CFA分析,表1显示五个潜变量的标准化因素负荷量均处于0.6-0.95之间,均达到显著,且C.R.组成信度均大于0.7,收敛效度均大于0.5,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收敛效度。

4.检验结果与讨论

4.1模型拟合度检验

通过判断数据与模型之间的适配度对理论假设模型进行验证,所计算的拟合指标包括卡方与自由度比值(CMIN/DF)、良性适配指数(GFI)、渐近残差均方与平方根(RMSEA)、規则适配指数(NFI)、非规则适配指数(TLI)、比较适配指数(CFI)、增值适配指数(IFI),结果见表2。GFI虽然未达到理想标准,但其值0.854>0.8,可接受。因此,所有指标均符合判断标准,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度。具体模型见图1,其中括号外为已加入党支部的大学生创新模型相关系数,括号内为未加入党支部的大学生创新模型相关系数。

4.2 研究假设检验

为检验研究假设是否成立,通过运行AMOS软件分析得出多群组模型路径系数。不同群体学生模型路径系数如表3所示。

(1)组内比较

从路径关系来看,各路径都满足0.05的显著性水平。参赛原因对备赛行为具有正影响。已加入党支部学生和未加入党支部学生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6和0.375。学生参赛动机越强烈,越能促进其在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研究假设H1成立。备赛行为对自我行为有正影响,两类学生群体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42和0.214,研究假设H2成立。自我评价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影响,两类学生群体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963和0.776(P<0.001),表明自我评价对能力提升具有正激励,研究假设H3成立。此外,备赛环境对参赛原因、备赛行为、自我评价都具有显著正影响。备赛环境通过影响学生参赛的动机和行为,对竞赛结果产生正影响,对学生的创新绩效起调节作用,研究假设H4(a)、H4(b)、H4(c)成立。

(2)组间分析

已加入党支部的学生和未加入党支部的学生在各条路径上的系数都不同(见表3),已加入党支部的学生受备赛环境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未加入党支部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备赛环境对前者的参赛原因、备赛行为、自我评价等路径系数的数值上均高于后者。已加入党支部的学生自我评价对创新绩效能力提升的影响明显高于未加入党支部的学生。可见,党支部对学生参赛的动机和行为均有正影响,可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研究假设H5成立。

5.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科竞赛实证分析研究大学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党支部的作用。大学生参赛原因直接影响其备赛行为,进而影响其自我评价,并影响大学生创新绩效。参加比赛的意愿越强烈,越有动机去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备赛及比赛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最终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同时,学生的参赛原因、备赛行为和自我受到团队成员、指导教师以及院校支持程度等备赛环境的影响。党支部对大学生从比赛意愿的萌发到比赛成果的收获这整个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侯二秀,秦蓉,杨洋.协同创新视角下大学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6(6):64-66.

[2]王亚娜,金丽馥,毛罕平.学科竞赛中大学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9(05):104-114.

[3]陆榕.高校学科竞赛的设计、组织与配套管理机制研究 ——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94-195.

[4]李中华,夏明华,李晓东,祝秀芬,马乐.基于学科竞赛驱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IT应用系统开发大赛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7(12):36-38,42.

[5]田剑, 王丽伟.在线创新竞赛中解答者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5):5-9.

[6]Terwiesch C, Xu Y. Innovation contests, open innovation, and multi?鄄agent problem solving[J].Management Science, 2008(9):1529-1543.

[7]夏欢欢,钟秉林.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7(5):67-76.

[8]乐婷婷,胡鑫鑫,郭静怡,沈玮.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高层梯队理论视角[J].现代商业,2018(7):103-105.

[9]张敏.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建设性争辩和创新氛围视角[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24-829.

[10]王正华.创新理论指导下高职学生“双创”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7(30):31-34.

[11]李显昌. 行为效应理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9):73-74.

[12]Ali-E Akguen, Keskin Halit, Byrne John, et al. Knowledge network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A transactive memory perspective[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5(8):1105-1120.

[13]江阳,张莉,祁小四,等. 提高導师素质,培养创新型研究生[J].高教学刊,2016(19): 17-18.

[14]梁娟,陈国宏.创造氛围对多层次知识创造的影响——跨层次研究模型[J].中国流通经济,2013(11):65-71.

作者简介:

孔静静(1984-),女,河南淮阳人,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创新绩效学科竞赛党支部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