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三教”改革的实践探索

2020-07-14 08:25黄红波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中职学校改革

【摘 要】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分析“三教”改革的意义,论述教师、教材、教法建设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建立教学创新团队、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开发实践及创新创业教材等做法,供中职“三教”改革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子商务专业 “三教”改革

教师、教材、教法(简称“三教”)是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指标和核心内容,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其贯穿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三教”改革是落实“职教 20 条”的根本要求,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我国职业教育有近千个专业、近十万个专业点,但在教师、教材、教法上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教育质量。因此,在专业建设中实施“三教”改革,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三教”改革的意义

(一)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增长,线上购物成为我国网民不可或缺的消费渠道之一,网购用户线上购物所花费的金额也越来越多。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9》显示,2018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 31.6 万亿元,中国电子商务进入了一个新的飞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二)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质量的需求

电子商务不断创造着新的消费需求,引发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开辟了就业增收新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空间与舞台。但是,在电子商务人才供给上却出现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而近年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通过调研和跟踪调查发现,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比较低、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不强,用人单位则反映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弱。为此,实施“三教”改革成为当前中职学校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

二、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三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笔者所在团队曾对广西 9 所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转型的教师(营销、计算机专业毕业)占比较大,有些学校超过了 50%;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较低,低职称的年轻教师成了主力军;“双师型”教师的占比普遍低于 30%;80% 以上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流于形式,很少教师能参与跟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实践活动,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材比较陈旧,实践教材与岗位脱节比较严重

目前市面上的电子商务教材层出不穷,但是真正适合中职学校的教材却是少之又少,很多学校被迫使用高职高专甚至大学本科的教材;尤其与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岗位相对应的实践教材更是缺乏。笔者今年 2 月对学校 2019 年度电子商务专业的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在专业核心课程的 8 門课程中,有 5 门课程使用高职高专的教材、2 门使用中职系列规划教材、1 门使用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材;教师对教材的反馈情况是:理论性强,实践难度比较高,不太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教师对教材的满意度为 63.6%。

(三)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

一是教学方法陈旧,枯燥单一,大部分教师都是以传统的讲授、演示、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二是学情研究不透,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教学;三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上机”练习为主,与岗位实践有很大差距,不能锻炼学生的电子商务思维及能力。

三、电子商务专业“三教”改革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教学创新团队

创新型教学团队是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组建的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术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学团队。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的教学创新团队,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教学为根本,以教研促教学,发挥团队优势,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是开展“三教”改革的重要保障。

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主要包括:1.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专业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领头羊”,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带头作用。强化“带头人”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尤其是专业实践及社会服务的能力,能够有效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2.建立学历、职称、技能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3.打造创新型教学团队。通过教师送培、校企合作、师资互派,强化教学团队教学、教研及社会服务的能力。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中职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中职学校除了加大引进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外,主要是加强校内教师的培养力度。笔者所在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大力开展专业培训。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讲学,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区内外的专业培训,强化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宽教师视野,让教师了解和掌握电商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升教师业务能力。2.组织教师定期到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实践培训。企业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最好平台,教师通过跟岗、顶岗实践,可以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服务,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如:学校 2018 年 7 月起与梧州飞天电商众创园建立合作关系。飞天电商众创园目前已有 200 家企业入驻,涵盖电子商务服务、众创联合办公、农副产品销售等多个产业,为创客们提供创业场所、品牌推广、法律援助、营销培训等支持;学校作为梧州电子商务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在园区建立工作室,作为师生参与众创园企业学习、交流、服务的平台。两年多来,工作室积极为园区活动、技术方面提供服务,既锻炼了师生的实践能力,又提升了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知名度。3.自建实习公司,开展创业实战活动。创业实践能力是教师综合实践能力的最好体现。学校目前已成立两家电子商务实习公司,由专业教师组织企业的运营,公司地址均设在学校的创业园内,学校为公司提供实践运营场地、设备,公司每年为学校提供定量的培训与实践课时。目前学校实习公司与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签订网络销售总代理淘宝店代运营合同,并且与阿里巴巴梧州合作伙伴—— 广西地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先后开通了淘宝、1688、微店等网络销售实训平台。通过与企业谈合作、开设网店、网店运营、网络客服、财务管理等的实践,学校培养了一支创新创业队伍,得到了广西电子商务协会的高度评价,师生近年来参加全区的创新创业比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校企合作开发实践及创新创业教材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学的基本要素,同时是“三教”改革内容之一。教材编写与使用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根据市场需求,学校基于以下方面和企业合作进行教材开发。

1.校企深度融合,结合学校与地方特点,建立能服务地方经济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的新的发展阶段要求职业院校结合当地的发展需要,开设并发展特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技能型人才。而特色专业必须要有特色课程支撑、有校企共同开发的特色教材作为基础。

2.改革实践课程,突出实践及创业课程,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行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实践课程的教材比较少,很多学校选用了高职院校的教材。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必须根据学校及专业的实际需求制订课程标准,确定实践模块及内容,融入创新创业的实战案例。

3.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专业特色教材和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与岗位对接,理论联系实践,重点突出技能操作的实践性。当前,职业教育模式被高度凝练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宏观到微观,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深化职教改革创新的逻辑主线越发清晰。而校行企合作开发的特色教材及教学资源是校行企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内容。

4.改进教学模式,打造优质课堂。加强实践教学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校企深度融合是解决实践教学的关键。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学校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校企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育人模式,通过职业认知、仿真教学、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人才培养紧密对接行业职业标准、紧贴企业岗位实际生产过程,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系统深入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目前已与梧州电子商务协会、梧州飞天电商众创园合作,逐步推行现代学徒制,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以“学徒”“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在教师及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按照企业的标准及要求进行实践,较好地锻炼了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此外,学校还将原来的单一实践模式转变为创业实战模式,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实习公司进行创业实战,“学习”即“上班”。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参与微店、淘宝店、1688 店的建设,完成店内所有的产品拍摄、主图设计、详情页设计、页面设置、版面美化、文字编辑、商品更新、商品上下架、运营方案、客户服务、订单归类、订单记录、商品分配、订单派送、制定物流、网络广告制作、网络推广、文案编辑等工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推动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帮助毕业生就业后与电子商务行业更好地衔接。

5.教学比赛促“三教”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三教”改革是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而教学能力比赛则是“三教”改革的重要支撑,教学能力比赛与“三教”改革在服务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完美联结。

教学团队是教学能力比赛的竞赛主体,教材解决了教学内容的问题,比赛的重点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比赛则为教师呈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展现风采和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比拼平台。教学能力比赛解决了“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正是“三教”改革的核心内容。

通过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促进教学团队的组建、教学模式的改进,激发专业教师研究学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打造优质课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018 年,笔者组织了一个三个人的小团队参加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根据比赛的内容及特点,三人分别负责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技术处理,并选定广告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标志设计》中的“标志的初步设计”作为参赛内容。首先,走访企业,深入了解广告设计岗位中标志设计的流程以及标志设计的标准。接着,认真研究学情,设计企业化的教学场景,根据确立的教学重难点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微视频、蓝墨云班 APP、QQ 等信息化手段,通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角色扮演、展示、归纳、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对比分析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等教学过程,实现了“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学一体”的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次比赛,我们获得了广西选拔赛信息类第一名、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为学校、为广西赢得了荣誉!通过这次比赛,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教学研究水平、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身边的教师一起研究教學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共同为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

综上所述,“三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是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面对多元的市场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应顺势而为,排除各种障碍,在“三教”改革方面大胆尝试。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三教”改革,才能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成荣,龙 洋.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7)

[2]曾晓彤,张显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三教”改革的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19(9)

[3]汪忠明.化“三教”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

【作者简介】黄红波(1973— ),女,本科,高级讲师,现就职于广西梧州商贸学校,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教学团队建设。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专业中职学校改革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误区与发展思路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德育工作浅谈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基于对接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思考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