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0-07-14 08:33王子君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家庭教育心理健康

王子君

【摘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养是中职院校学生的必备品质,也是学生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如今,很多公司都在强调心理素质重要性,在求职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都在寻求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求职者,要求他们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在学校,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个人心里健康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建立。同时,在家庭中,父母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他们在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状况,多和学生父母交流,引导学生在快乐的校园生活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

教师应该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学生的父母共同为学生在校园和家庭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学生能够从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安全感、幸福感,在学校课堂上,能认真听讲,在家能够帮助父母,孝顺父母,在社会能做一个爱护公物的好孩子。本文主要针对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的重要性,提出在家庭中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变化,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成熟的思想,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健康的成长。

一、注重中職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大多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注意心理健康对中职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中职生是一个处于心理变化的成长时期,他们的思想在不断的变化,心理素质也在不断的受到外界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家长应该不仅只是关注孩子的温饱,而且要重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突破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多参与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它是中职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品质。

家长面对孩子心理不断变化,情绪不稳定的现象,需要耐心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面对社会和生活中难题,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看到事物,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中职生在校园生活中才会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家长的难题。作为家长,不仅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而且还要注意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引导他们在校园生活中能够开心、快乐地和其他中职生进行互动交流,在学习方面关心他们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培养学生能够以自信、积极的心态面对校园生活。

二、在家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幸福感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需要家长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在积极健康的家庭生活环境中成长。在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下,家长们只是注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没有过多的关注,导致中职生在心理上没有适应校园生活,幸福感自然缺失,而且家长没有具体的措施帮助学生获得幸福感。这些问题必然对学生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家长们在家庭中给孩子讲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且应该从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实践活动中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并能够从中获得感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强化中职生的幸福感体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易于被中职生理解,从而转化为自身的幸福感。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在家庭中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在社会生活中带自己的孩子去参与活动来实现,比如说去野外探险,去爬山,参与一些集体活动比赛,等等。在野外探险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给中职生就一些突发事项,给他们讲一些关于良好的心理素养在突发意外的时候重要性,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认识到足够强的心理素养对个人面对生命危险的重要性。在爬山的路途中家长可以围绕当前社会热点中人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引导中职生去发现在社会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激发他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深思,从中发现心理健康对个人学习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这些活动都可以让中职生主动参与进来,认识到健康的心理素养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三、在家庭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职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

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注意中职生的心理变化,在发现孩子行动和性格发生异常的时候,应该主动的引导他们积极的面对困难,认识到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需要建立一个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家长可以用积极的心里健康教育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质,形成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可以结合一个历史事件和或者是历史人物,让中职生从中学习他们的个人品质,这样他们会从历史人物身上发现独特的个人魅力,和他们面对问题乐观向上的心理素养。历史往往是抽象的,如果中职生能够在生活中体验历史,感受不同的历史,发现历史中有趣的人物和细节,自然会对历史产生很大的兴趣,中职生也能够把历史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解决他们人生中遇到的难题,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历史故事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他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的心理变化,引导中职生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认识到积极健康的心理素养对自己的生活的影响。

四、建立情感依恋,注重孩子性格培养

家长需要关心中职生在校园的状况,在平时生活中和他们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关系,这样他们就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和家长交流,把自己遇到的难题讲给家长听,班主任也好和学生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家长还要注意采取适当的批评教育方式,在孩子犯错误后,由于中职生处于叛逆期,心理抗压能力较小,因此家长不能严厉惩罚他们,在沟通的时候应该注意和他们进行交流的方式。

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性格是不同的。家长要给孩子营造温馨融洽的成长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孩子健康的心理。中职生不仅需要来自社会的重视,老师的关注,更需要来自家长的陪伴。陪伴可以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依恋,父母的关系越好,陪伴孩子的时间越多,越有利于孩子积极性格的养成。家长要知道孩子需要的不是物质陪伴,而是精神陪伴。父母一定要妥善处理工作与家庭,当孩子需要时,要把目光集中在孩子身上。在与孩子建立情感关系的过程中,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教导孩子学会付出,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具备坚强、勇敢的性格比学习能力更重要。

五、结语

心理素质是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中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中职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幸福地生活。家庭教育对中职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职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生作为新时代的最具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快乐成长是家长最重要的心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认识到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快乐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朱哲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指导家庭教育对中职学生抑郁状况的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李存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习适应性关系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李敏.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家庭教育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