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构建与创新

2020-07-14 10:26郭致瑞
科教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临床检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

郭致瑞

摘 要 作为医学检验专业重要课程内容之一,临床检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对于促进学生医德培养、思想理念认知提升都有重要价值,而思政教育载体的合理构建与创新在其中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新时代下教育载体有更多新理念与应用方向,我们在促进传统载体构建优化的同时,也要注重新载体的有机融合,以完整科学的思政教育载体体系促进学生良好思想理念养成,而这也是本文写作主要内容与目的。

关键词 临床检验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构建及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32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urses of medical laboratory specialt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linical laboratory course is of great value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ethics and the promo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of students, and th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ier play an active role in it. In the new era,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new ideas and application directions in the education carrier. While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arrier, 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new carrier and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good ideas with a complete and scientif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ier system, which is also the main content and purpose of this paper.

Keywords clinical examin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ier;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0 前言

當下高校教育不仅要增进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更要在课程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校课程新时期下的革新。临床检验课程是高校医学检验专业中比较关键的课程内容,其思政教育融合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及专业核心素养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所以据此可作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尝试,一方面完成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方法、考核等方面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可着重将思政教育新时代下的载体辅助作用深入研究,发掘课程思政教育可用载体,为院校其他课程思政教育发展提供重要促进作用。

1 新时代下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简单而言就是能够承载并将思政教育信息进行有效传递的具体实物或者某些活动,通过载体能够使学生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内容获得更深刻理解与认知,也可促进师生联结,所以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注意对相关载体加以具体应用,而且还应结合时代发展,在传统载体构建中加以扩展如信息网络以及高端性产品等内容,以促使学生更系统获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在临床检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中应从简单的教材、图书馆、见习实践或讲座类活动中走出来,增加多媒体网络等新时代教育载体,既促进载体应用的完整性,同时也可加强思政教育载体的时代革新,保证其应用先进性。

新时代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其新的特点,教师需在教学中多加注意:首先是载体渗透的深入化,载体应用更包括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社会认同等丰富内容,而且在信息量大增的大数据背景下,思政教育载体功能进一步扩展,帮助学生排解医患关系处理中困恼、增进学生医学职业认同、强化学生社会奉献精神等,所以教师应注意推进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更全面联系;其次是载体形式的多元化,不同于传统教育过程中教育载体的应用主要在固定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广播教育等主客体划分尤为明显确定的形式,新时代下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借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教师可以在教育中结合图片、音乐、视频等更多新元素加以应用,使教育载体更加趣味化;[1]最后是载体应用的体系化,虽然新载体在当下更加活跃,发挥出更有效的引导与教育效果,但不意味着就要将传统教育载体摈弃掉,很多高校都意识到传统载体在实际教育应用中所具有的新载体无法体现出的价值,就如实践活动参与,学生将检验课程中教导的沟通交流理念与方法真正在实践尝试应用之后,才能增进学生对于思政教育更加深入认知和理解。

2 新时代下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现状

新時代下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上必然会出现新的内涵与理解,这就需要高校在具体应用时注意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以及时代变化、学生学习需要等内容,可目前就高校实际应用和革新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者是在创新力上的不足,虽然很多高校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上有更多的认可和发展,但在思政教育及载体更多应用方向和新意义诞生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对此未能革新理解,造成实际教育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一些新的载体功能未得到真正开发,亟需促进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协调,以使其载体应用下的教育形式更适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二者是在实践与理论的教学中存在严重不协调问题,理论是实践的重要指导和方向明确,有其必要性,但很多高校在思政教育载体应用上常会对其重视度严重不足,认为载体更多立于实践,且长于实践,课程思政教育中过于偏向学生实践参与,容易使思政教育理念难以为学生提供关键的思想引导,更无法将思政教育实际效果发挥出来。

三者是对教育载体应用上的不合理性,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更加泛化,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师生都对传统载体报以忽略认知,过多应用如互联网的新载体,虽然其相对而言在信息传递便捷性、丰富性等方面都要优于传统载体,但我们不能忽略目前网络环境尚不十分清朗的缺陷,学生过多在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的网络上进行学习,很容易出现各种认知偏差问题,而且课程思政教育载体从来就不应是单独一项载体的独角戏,而需传统载体与现代新载体的有机结合,构建完整适用的载体应用体系。

从这些问题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讨论临床检验课程思政教育载体构建与创新中务必要将传统载体与时代新载体结合应用,构建更完备思政教育机制,才能保证学生学习参与主体地位的稳定以及思政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发挥,使医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对职业素养认知更清、理解更透、践行更深。

3 临床检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及创新有效路径

3.1 传统教育载体的优化构建

传统教育载体本身具有很多新载体难以具备的应用优势,增进其优势发挥,实现载体的优化构建,能发挥出其更全面而深刻的应用价值,在系统化教育载体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该高校就以传统教育载体的优化为基础,从课程教材、实践活动、图书馆教育三方面促进临床检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

在课程教材载体优化构建中,教师务必要明确教材在载体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其作为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核心枢纽,必须通过对教材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才更能促进教与学之间的良好关联。该高校在临床检验课程教材应用中即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深入钻研,由教学组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全面发掘与提取,[2]如在血液检测章节课程中,教学组结合溶血病患儿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该病症发病成因、诊断与治疗中基本原则等内容进行详细讨论,在检测实验中尤其强调检测中标本规范的严格性,培养学生在临床检验中更具细致负责的专业态度;教学组还在此课程中重点强调无偿献血方面教育,强调血液制品的非人工生产性,使学生对无偿献血在有效输血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加以重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献血活动,树立其关爱社会、救死扶伤的良好思想品质,也增进学生医德及社会责任感教育。

在实践活动载体优化构建中,高校课程教学组结合学生实习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又一教育载体的应用,以学生生活经历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社会实践参与结合起来,推动临床检验课程思政教育价值发挥。如组织学生参与医院实习活动、社区送温暖、社会调研实践等活动,将课堂思政教育内容在实际活动中得以应用;学生在社区活动中和专业医护人员一起为基层群众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在医院实习中主动分析医疗卫生条件,对教师课堂上讲解的社会责任、医生职业素养等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树立起对病人、社会以及祖国的责任担当理念;而且院校教学组在实践结束后都会开展师生交流分享,通过实践活动经历的讨论,以教师答疑、学生互动为基础,实践教育载体的有效性更充分发挥出来。

在图书馆教育载体优化构建中,该院校结合自身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优势,将之教育职能深入挖掘,为学生提供更多囊括专业课程与思想教育的学习资源,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氛围。教学组结合图书馆书籍名目,在教学中会为学生推荐很多临床检验课程相关的报刊、书籍、杂志等内容,如各类技术实验指导、检验案例分析、检验基础解析等本就包括很多医德教育、思想指导方面的书籍,增进学生认知体系的完善;而且教学组还会定期开展座谈会,以学生为主体分享读书体会,讨论自己关于严谨负责、乐于助人、仁爱之心等方面的见解,使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获得同辈群体的支持和认可,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2 新教育载体的创新应用

新教育载体目前主要是指互联网的应用,以“两微一站”为主导的网络教育平台更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将课堂教育泛化,扩展教育边界,是当下教育工作中必然要重点关注的内容。[3]该院校本身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院校官网运行、学生交流平台等都有良好的运行状态,以校园网络为核心,建立起更加绿色可靠、内容丰富的新教育载体。临床检验专业教学组在院校官网平台上建立起思政医德教育专栏,为学生提供各类国内外相关医学发展新动态、医德及行为规范、医疗政策等各类医学及思想教育信息,增进校内网络环境的绿色安全;同时教学组关注到微信、QQ等交流APP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积极性,组织学生建立“医路同行”微信交流公众号,由学生自行管理与运行,推送各类教学课程相关知识讲解、医疗注意事项、医德培养标准等内容,并由专业教师定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讲解,如在线交流完成对学生思想困境的答疑、讨论医疗相关案例、欣赏思政教育视频等,不仅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而且由学生在课程思政教育深入学习与实践中加强理解与认同,获得更加丰富教育,实现思想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当下信息教育载体的广泛应用,课程思政教育更需注意各载体之间的有机结合,以科学合理的应用体系促进思政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以上文所述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的思政教育载体构建与创新为参考,分析院校自身载体优势,推进更多适合自身教学应用的内容,才能促进思政教育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 闫雯欣.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运行现状及路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8(07):152.

[2] 赵臣,侯毅鞠,袁忠海,李颖卓,方芳.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构建与创新[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0(02):155.

[3] 陆敬文.“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J].新西部,2019(05):133.

猜你喜欢
临床检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的临床检验及感染情况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