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奇幻的海洋之旅

2020-07-15 06:09王芳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2020年6期
关键词:艇长尼摩鹦鹉螺

王芳

【导读】

儒勒·凡尔纳,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数十部科幻作品,代表作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其作品对后世的科幻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被称作“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创作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与《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合称“海洋三部曲”。小说开始,海上出现了一只疑似“独角鲸”的大“海怪”,阿罗纳克斯教授及仆人龚赛伊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捕鲸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独角鲸”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自己追捕的“独角鲸”原来是一艘构造精巧的潜艇。它就是“鹦鹉螺号”潜艇,其主人尼摩艇长是位神秘人物,邀请三人做海底旅行。他们从日本海出发,经过多个海域,看到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还经历了种种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成功逃走。

这部小说设置了许多悬念,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吸引着一代代读者跟随书中的精彩描述,探索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的海洋世界。在作者笔下,海洋世界既充满未知,又富有浪漫气息;既瑰丽多姿、令人叹为观止,又充满危险。这场海洋之旅告诉我们,人类可以利用先进科技探索海洋世界、为自身造福,但不能滥捕滥杀海洋动物,人类只有保护好海洋环境,和海洋和平相处,才能让子孙在现实中看到书里描绘的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

【选评】

现在,我怎么才能把这次海底漫步给我留下的印象重新描绘出来呢?要讲述这样的奇事,语言显得苍白无力!当画笔都无法把水中的特殊效果表现出来时,文字又怎么能够再现呢?

现在是上午十点,阳光以倾斜的角度照射在波涛起伏的洋面上,像是通过三棱镜被折射分解了似的,水中的花朵、礁石等在阳光的折射下,它们的边缘显现出阳光的七彩。这真是一个奇观,令人赏心悦目。各种色彩交错组合,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总而言之,宛如一个善于运用色彩的狂热画家的调色板!我为何不能把所有涌人我脑际的强烈感受告诉龚赛伊,并且同他竞相发出赞叹?我为何不能像尼摩艇长和他的同伴那样,运用手势来交流思想呢?因此,我只能不得已退而求其次,自言自语。于是,我在头盔里大喊大叫,也许因自言自语而消耗了比平常多的氧气。

面对着这壮丽的景色,龚赛伊跟我一样,停止了行走。显然,这个好小伙子正在给眼前这些动物进行分类,不停地分类。珊瑚虫和棘皮动物俯拾皆是……,把成千成万密布海底的软体动物绝佳标本——环纹扇贝……像天使翅膀一般的风螺,叶纹贝及其他许许多多的海洋生物踩在脚下,我实在于心不忍。但是,路还得要走!我们不断向前走着。成群结队的僧帽水母在我们头顶浮动,它们的天蓝色触须在随波漂动:有天蓝色花边点缀的水母的乳白或粉色的伞膜,为我们遮挡阳光;更有那发光的水母在黑暗中泛着磷光,为我们引路。

(选自第102、103页)

(简评:这部分选文选自上篇第十六章。在经历了“林肯号”撞击事件后,阿罗纳克斯教授、仆人龚赛伊和捕鲸手尼德·兰三人落水,最终进入了“鹦鹉螺号”。他们受尼摩艇长邀请,开始了海底旅行。在这一章中,阿罗纳克斯教授和龚赛伊穿上防水服,跟随尼摩艇长“漫步”海底。他们感受着海底瑰丽多姿的颜色变化,欣赏着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作者细腻逼真的描写展示了美丽多姿、令人赞叹的海洋世界,给读者带来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

尼摩艇长观察了一会儿距离“鹦鹉螺号”一海里的洋面上正在戏水的鲸鱼群,开口说道:“是一群南极长须鲸,足以让一个捕鲸船队发财!”

“那么,先生,”加拿大人问道,“我能不能捕捉它们,就算是为了不让我忘记捕鲸这个老行当?”

“仅仅是为了歼灭而捕杀又有什么意义呢!”艇长回答,“我们潜艇上要鲸鱼油有什么用呢?”

“然而,先生,在红海里,您不也准许我们捕杀一头儒艮(海洋里的一种哺乳动物,俗称人鱼)吗?”尼德·兰固执地坚持着。

“儒艮能为我们的潜艇提供鲜肉。现在,是为捕杀而捕杀。我知道,这是人类的贪婪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血腥的消遣方式。滥杀像北极鲸一样没有攻击性的温和的南极鲸,你的同行,兰师傅,他们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他们就是这样使长须鲸在巴芬湾绝迹,并且将会使这种有用的动物灭绝。因此,请你饶了这些不幸的鲸类动物。就是你不掺和进去,它们也已经有足够的天敌——抹香鲸、箭鱼和锯鳐——需要对付。”

我让读者们想象加拿大人在听这番教训他的话时的面部表情。给一个捕鲸手讲这样的道理,等于白费口舌。尼德·兰愣愣地望着尼摩艇长,显然是不明白艇长想对他说些什么。不过,艇长说得在理,渔民无节制地野蛮捕杀,总有一天会导致最后一头鲸鱼从海洋里销声匿迹。

(选自第268页)

(简评:这部分选文选自下篇第十二章。“鹦鹉螺号”航行时,在洋面上遇到了一群南极长须鲸,捕鲸手尼德·兰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一心想捕杀鲸鱼,却被尼摩艇长果断拒绝。文中的语言描写比较精彩.表现了尼摩艇长对滥捕滥杀海洋动物的憎恶,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视,体现出他爱憎分明、富有正义感的人格特点。)

一个巨大的物体在水中下沉。为了丝毫不错过看到它沉没的情形,“鹦鹉螺号”跟着它一起潜入海底深渊。我在相隔10米的地方看到了这艘战舰开裂的舰体,海水正哗哗啦地直往里灌……。甲板上满是黑压压惊慌失措的人影。

海水在往上漫,战舰上不幸的人们有的正在往桅索上爬,有的正顺着桅杆向上攀,有的则在水中绝望地挣扎。这些受海水入侵惊吓的人简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目睹了这一切,因恐慌而瘫倒,全身僵硬,毛发直竖,两眼圆睁,呼吸急促,一声不吭,毫无知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把我粘在了舷窗的玻璃上!

那艘巨大的战舰慢慢地下沉。“鹦鹉螺号”紧随其后,跟踪着它的一举一动。突然,一声爆炸。压缩空气炸飞了战舰的甲板,好像爆炸发生在底舱。爆炸引发了巨大的海水推力,导致“鹦鹉螺号”偏离了航向。

这时,这艘不幸的战舰加快了下沉的速度。挤满了受害者的桅楼出现在我们眼前,接着是一根根被水兵压弯了的桅桁,最后是主桅的顶端。随后,这团黑影从我们视线中消失了……

我转身面对尼摩艇长。这个可怕的伸张正义者,名副其实的仇恨天使还在张望。当一切结束之后,尼摩艇长向他的房门走去,推开房门,进了房间。我目送着他。

在他房间底端的护墙板上,在他心目中的英雄的肖像底下,我看见一张一个年纪尚轻的妇女和两个小孩的半身照片。尼摩艇长对着这张照片凝视了片刻,向他们伸出双臂,然后跪倒在地上哽咽起来。

(选自第347页)

(简评:这部分选文選自下篇第二十一章。这一章中,尼摩艇长不顾众人的阻止,命令“鹦鹉螺号”击沉了战舰,战舰上的士兵沉入海底,阿罗纳克斯教授三人在这件事发生不久后逃离了潜艇。尽管尼摩艇长是为了给妻儿报仇才这样做的,但这件事也展现了他性格中残暴、冷酷的一面。儒勒·凡尔纳笔下的海洋世界是美丽多姿的,有种类众多的海洋生物和奇观异景;但他笔下的海洋也是危险的,会无情地吞噬落水的士兵。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小说传递出的环保意识值得读者认真反思。请你结合整部小说分析一下尼摩艇长的性格。)

(选自《海底两万里》,沈国华、钱培鑫、曹德明/译,译林出版社2019年版,有校改)

猜你喜欢
艇长尼摩鹦鹉螺
给约翰·克鲁斯的一封信
暴风吹响自由的钟声
妙“衬”生花 巧“隐”得彰
木子的婚姻
奇异的海底夏令营
海底危机
他们怎样猎杀鲸鱼
鹦鹉螺的奇迹
小蜗牛“鹦鹉螺”
和我一起当“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