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我邂逅了美丽迷人的“赤牛坬”

2020-07-16 18:29林恩琦
美文 2020年13期
关键词:窑洞陕北

【泰国】林恩琦

生活在北京的我,一直想要去一趟陕西,除了位于陕西中心的十三朝千年古都西安之外,便会想到陕北。提起陕北,印象最深的便是著名的陕北民歌,曾经听过一曲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歌声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朴实风格,曲调上的粗狂豪放和悠扬高亢,虽未曾到过陕北,也能通过荡气回肠的歌声感受到陕北人豪放的性格与奔放的情感,每每从耳边响过,总能让人心醉。

在大都市忙忙碌碌的每一天,当看到窗外高楼林立的街道和匆忙赶路的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羡慕那些在山川田野间生活的人们,也许心灵还需要一点点朴实和豪情才能使之升华至纯净。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所有的忙碌,随着“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集体研修活动的队伍来到了陕北的榆林城,这座位于陕西最北部的城市,曾经的大漠边关,边塞古城。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榆林和陕北,榆林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极其陌生。后来,得知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植榆树和柳树,故得此名,我当时以为它本来就是一个树木茂盛的地方。然而并非如此,原来榆林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交界处,是一座高原城市也是沙漠城市,也因此被称为“驼城”。

据说,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风沙滚滚,寸草难生。榆林曾经被无情的风沙困扰,粮田被埋、房屋被压,许多人流离失所,为了生计被迫远走他乡,是一座“沙梁高过城墙,风沙紧围古城”的危城。但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人们众志成城,对毛乌素沙漠展开了大规模的治理。如今,这里已经绿树蔽日,浓荫盖地,曾经的流动沙地已披上了一层绿色的新装,昔日的“驼城”再无风沙之苦,塞上风景已换新颜。

刚进入榆林城,当我们乘坐的大巴缓缓驶过宽阔平坦的大街,两旁能看到林立有序的居住楼、美丽的公园和现代化商场,看起来跟我去过的其他城市没有很大的区别。然而,当一片片人工种植的树林出现在大街两旁的时候,我顿时心生感叹与敬佩。隐约透过树与樹之间的缝隙还能看到曾经留下来的沙地,不久也将会被转化为绿洲。眼前这一棵棵遮天盖日的大树已让我想象不到那个沙漠之城的样子,以及那些在风沙中挣扎的人们。感叹的是,大自然所带来的灾害最终也会被战胜的,如今浩瀚的沙漠已无法再前行,人类正用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它上面盖满了绿色的枝叶;敬佩的是,那些为了这座城市的改变而付出血汗的人,用豪情壮志与大自然抗争较量的人们。昔日风沙滚滚的榆林已慢慢变成了一颗璀璨的塞上明珠,榆林现在的新面貌也体现了中国发展的新面貌,让我越发想靠近它,走进它的历史文化、名山大川、风土人情、民间艺术和乡村发展,与这座神奇美丽的城市进行一次心与灵的交流。

六月,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我们一行人从榆林机场出发,准备探访佳县唯一的民俗文化村赤牛坬。它位于佳县城南40公里的黄河近岸,乘车3个小时才能到达。进入佳县便遇到了十八弯的山路,山路环绕盘旋在重岩叠嶂和崇山峻岭之中。近处是一片片翠绿的树林,缓缓流淌的水;远处是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青山,宁静幽深的山谷;另一旁则是一排排陡峭的悬崖。置身于如此奇妙的锦绣河山,感慨万千,感慨自身的渺小,感慨大自然的造化。我想,藏在这深山野岭中的神秘村庄必定是一块“净土”了,所谓的“净土”都远离尘世的喧嚣,住在那里的人们也必定心存“净土”才不屑于城市里的庸俗与现实。刚听到赤牛坬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感觉它散发着一种浓浓的乡土气味,粗犷朴实中还带有一丝神秘,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只有282户人家,1008人口的赤牛坬,却是全市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十大乡村旅游示范村,市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生态村,全省最具影响力区域,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没想到,小小的村庄,却名声不小。

据说赤牛坬的历史已延绵了八百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陕北的旅游业越来越被重视。黄土路的开通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门,通往陕北文化的门,赤牛坬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线,迎来了许多慕名到来的游客,沉睡已久的赤牛坬仿佛从时间隧道的最深处被唤醒,让经历了数百年的文化记忆不再被遗忘。

我们这来自五湖四海的一群人经过3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赤牛坬。走进它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巧精致,景色独特的村庄,驻足于此地,颇有世外桃源般的意境。脑海里又出现了沿途那一幅幅青山碧水波澜壮阔的画卷,与眼前这如诗如画般的人间仙境串联起来,便不稀奇政府为何愿意为它凿山开路,远方的客人为何愿意为它跋山涉水而来。看来,赤牛坬并不是一座普通的陕北古村,它的背后必定藏着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我们这群特殊的客人似乎一时间忘却了沿途颠簸的疲惫,满心期待着赤牛坬给我们讲述它那延续近千年的故事,感受它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见证它作为陕北农村的新发展。

世界上总有一些美好的角落,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当你发现它的时候,它的美总会让你惊叹,赤牛坬便是如此。它值得你在梦境中追求,从心灵深处向往。它永远保留着最纯净、最原始、最美丽的模样等待着每一位归人和过客。

古村的入口处树立着一块长着牛角的山石,山石上刻着“赤牛坬”三个红字,尤其显眼。离山石不远处站着一头神情憨厚,栩栩如生的“赤牛”。再过去,三四个“村民”正在敲锣打鼓,吹着喇叭,唱着陕北民歌。仿佛在提示我们,赤牛坬的“牛精神”正激励着每一个生长在赤牛坬的人,以勤恳、朴实、任劳任怨、坚韧不拔为生活的源头。

初进赤牛坬就能感受到这里丰厚的民俗文化和艺术氛围,每一处每一物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吸引着每一位到来的客人。再看,坪院里摆放着的南瓜、箩筐里的红通通的辣椒、挂在窗前的玉米棒、成堆的高粱、簸箕里的谷子、墙上细腻秀美的陕北剪纸、插着花的大馒头、羊圈里的羊、湖里裹着红布带的小木船、挂满了红灯笼的树,弯弯的石桥,古老的水井,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摆设和物件,散落在古村落的每一个角落,联成一串串乡土文化的符号。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把陕北的风土人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坪院里最有特色的就是用山石凿成的一块块带痕的圆盘,摆弄成镂空的、弧形的形状,看上去像一排坚固的屏风;或摆成一层层梯形的台阶,往台阶上一坐便能十分惬意地边乘凉边欣赏坪院周围的美景。整个赤牛坬在四面众山的环绕中,山上枣林层叠,坪院里树荫掩映,村民们各自忙碌着农活,广场上阵阵欢声笑语,清澈的湖水回荡着孩童清脆的笑声,古朴的石板小路上人来人往,热闹中仍不失去它原有的宁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幅“宜居宜游美好家园”的画卷。错落有致的窑洞,民俗博物馆,辗转腾挪的小路,村里唯一的学校,农家乐,实景演出舞台,牛岭街景区等等,这一处处景点被巧妙设计并摆放在了一起,层次分明,轮廓清晰,更像一个形状独特的古城堡。在赤牛坬的一天一夜,行走过的每一处都有惊喜,藏在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人着迷,令人惊叹!

窑洞,是一种“穴居式”民居,据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劳动人民以上天赋予的智慧,以大自然创造的有利地形,把厚厚的黄土变成了高原上的“绿色建筑”,形成了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中国式民居。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地方劳动人民的象征”,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国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

我的童年是在中国南方度过的,陕北的窑洞只能在历史教科书里才会看到,那是一段记载中国抗战时期的历史,简陋的窑洞曾接待过中国最高领导人,美国著名记者斯诺也在《西行漫记》中写下了他当时在这里的亲身见闻。因此,窑洞不仅仅是一个居所,它还经历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陕北人的勤劳耕作。也许,岁月已把那些历史的瞬间定格在了旧时的窑洞里,但是,新式的窑洞随着陕北新时代的发展正在生生不息地延续着它无穷无尽的生命力。

长大以后,一直对窑洞很向往,若可以,便想放下内心的浮躁,背上行囊,寻一处安静的地方小住几日,看山,看水,晒着太阳,闻着泥土的清香,让浮躁的心有一个喘息的机会。万万没想到,就在赤牛坬,我终于住进了向往已久的窑洞,这让我兴奋不已。

随着黄土山路的开通,新时代的旅游业也被带进了赤牛坬,这里的一部分窑洞已开发成了民宿,并且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陕北民俗文化大院”。大院前面立着一个用木板搭建的排楼,最上端挂着“远方的家”四个醒目的大字,穿过排楼,顺坡而上,便能看到大院。英国剧作家菲利普曾说“勇敢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我们本是来自远方的客人,却在这里找到了远方的家,于是,放松了疲惫的身体,停下了疲乏的脚步,心灵也有了停靠的港湾。眼前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窗前秀丽的剪纸图案,墙上的石板雕刻,房间里的炕,灰色的石砖门和门上的辣椒串,桌子上的小油灯,是如此温馨而具特色。甚至每个房间的名字都不一样,有的叫钱卜浪、有的叫舞家地、有的叫公贤地勾、有的叫马鞍梁……极其有趣的民宿文化。

从大院往不远处的一方眺望,便能看到一孔孔依山而建的窑洞,那是赤牛坬牛嶺山寨,一个错落相连的窑洞部落。听说来过赤牛坬的人都称它为窑洞“布达拉宫”。若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人们最神往的目的地之一,那么,窑洞“布达拉宫”便是榆林的一处宝地了。

靠近窑洞部落,它的宏伟壮观让我叹为观止,不枉此行。这是一座“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却靠着高原黄土的偏爱和劳动人民的汗水,打造了一座独一无二的“黄土宫殿”,在这大山深沟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窑洞部落的进口是一个矮矮的拱门,过了拱门,沿着石板阶梯便能走进每一孔窑洞。据说它共包括三百多孔寨窑,三万余件民俗展品,以“人生百年”为主题依次展开。这些展品星罗棋布地分别陈列在各窑洞里,被细心做好了分类、整理和摆放,每扇门上都贴着名称标签。每一孔窑洞都叙述着百年赤牛坬的陈年往事和沧桑历史,这些见证岁月的老物件不但体现了传统的乡土文化,也承载了许多人儿时的回忆。成堆的玉米棒子、各个时代的老照片、不同款式和材质的热水壶、老钟表、用五谷粘贴的画……一孔窑洞,故事万千,说不尽,道不完。

窑洞展厅内洞洞相连,犹如迷宫,若被困在其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人生际遇;窑洞展厅外能看得到整体造型的曲线排列,错综复杂的阶梯和拱门,窑洞前的阳台上摆放着各种农耕用品,地上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农家画,经过岁月沉淀的黄土墙、棕色的门框、灰色的石板,和谐美观的颜色搭配,让古老沧桑的容颜增添了几分绚丽的颜色。不可思议这一处奇妙的百孔窑洞竟然出自最纯朴的劳动人民,而不是某位赫赫有名的建筑大师。

夜晚的窑洞部落别有一番风情,窑洞内亮起了各色彩灯,蓝的、绿的、紫的、红的,远处看,似漫天星斗点缀在沟梁之间。

若说希腊的圣托里尼是一个躺在爱琴海母親怀抱里的婴孩,是爱琴海上一颗明亮的珍珠。那么,我想说,赤牛坬这一处神秘的窑洞便是躺在龟山怀抱里最大的那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赤牛坬里最吸引人的地方当属它的民俗博物馆,据说由10 孔窑洞组成,总占地面积 1000 多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窑洞内“别有洞天”,它被巧妙地设计为一个洞洞相连的大迷宫,分上下两层。包括民俗文化博览室、农耕文化博览室、灯展室、工匠器械室、度量衡室、红枣博览室、传统饮食博览馆、五谷杂粮馆、婚丧嫁娶展览馆和服装鞋帽馆等 10 个展馆 5 万多件展品,琳琅满目,震撼人心。

我向来对参观博物馆情有独钟,也参观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让我感到十分惊讶的是这处博物馆的讲解员竟然是一位花甲之年的大爷,而不是年轻的小伙儿小姑娘。只见大爷左手举着一支红色小旗杆,右手拿着一个小扩音器,操着一口地道的陕北方言,满面红光,面带笑容地领着我们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展厅,小小的展厅内瞬间挤满了一群满脸好奇的人,慕名而来的游客进进出出穿梭在通道里,好不热闹。大爷滔滔不绝,激情洋溢地讲述着展厅的历史故事,虽然我们这群外国友人不能完全听懂大爷所讲的,但眼前这万余件收藏品,从农耕器材到生活用品,从学习用具到游戏娱乐,从文化习俗到衣食住行,用它多姿多彩的体态向人们展现它近千年沉淀下来的丰厚朴实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们有的从未在我们的文化里出现过;有的由于文化的相互影响,似乎也曾经是我们童年记忆中的一部分;有的则因为中外文化的差异而引发起阵阵讨论声。小小的博物馆,却藏着大大的奥秘,深深的学问,引人思考,耐人寻味。行走穿梭在其中,犹如看了一部穿越千年的长篇史书,活灵活现地把陕北乡土文化在旧时光的模样记录了下来,丰富、厚重,又如此的波澜壮阔,为我们开启了回溯时光的闸门。也仿佛看到了陕北乡村的今天,它正在与时俱进地向前迈着坚定的步伐,它的明天也必定会绽放光芒。

在博物馆的出口处,我们跟大爷聊了几句,原来早在博物馆修建的时候,大爷就参与了整个工程的策划与展厅的设计,包括展馆里陈列的大部分物件,也都是大爷曾经使用过的,怪不得能如此流利地娓娓道来。当我们问大爷这么多年,千万次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是否会觉得累,大爷用坚定的语气回答说:“不累,因为自己亲自做过的事最清楚,让别人来讲不放心,不熟悉。”说话的此刻依然神采奕奕,丝毫没有疲惫的样子。

看来,赤牛坬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啊!大漠和黄土孕育了赤牛坬,被大漠和黄土厚爱的赤牛坬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善良、纯朴、勤奋又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他们用最纯朴的智慧参与了赤牛坬这一处乡村家园从过去到今天的建设,并且延续到未来的发展。

如同《高高山上一头牛》,村民们放下了田里的庄稼,圈里的牛羊,自编自导自演创作了这一部赤牛坬最精彩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它以陕北农耕文化为主题,以半山半水为舞台,生动再现了陕北劳动人民田间劳作、祭祀婚嫁等民俗风情,整个演出分为序篇、劳动篇、爱情篇、祭祀篇、尾声五个篇章,是中国第一部由村民亲自演出的大型情景舞台剧。

随着吱呀一声门响,一位农村大娘从大门里出来,开始生火做饭,转眼间窑洞外炊烟袅袅,颇有一番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背靠山,面朝水,山路弯弯,枣树层叠,一条小木船,一个大石盘。当“一村人家,几缕炊烟,一畦菜地,几道篱笆”的生活逐渐消失在喧嚣的都市中,这古朴的村庄,却依然过着被篱笆小院围起来的日子,只有微风、阳光和泥土,幸福变得很简单,甜是淡淡的,情是暖暖的,泥土的香气永远都是浓浓的。时间仿佛在这里停下了脚步,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幸福很近,让人向往,让人眷恋。在这里,你可以自给自足,喝井里打的水,吃田里种的菜,与世无争,无忧无虑。在这里,人们用他们勤劳、勇敢和朴实的民风谱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

小时候常常背着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还不懂得劳动人民的艰辛,也未曾体验过农耕生活,但还是知道盘中餐来得不易,要懂得珍惜粮食。然而,赤牛坬的劳动人民是幸福的,他们有一颗火热的心,他们热爱生活,即使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从不抱怨苍天,因为他们相信上天对他们是公平的。

夏日的黄土高原,万山披绿,晴空万里。一曲回肠荡气的陕北民歌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是一种平凡的声音,宛转,悠扬,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荡漾,在深深的丛林与幽幽的山谷间回响。那是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一个古朴的村落,一群辛勤劳作的人民,凄美纯真的乡村爱情,感天动地的民俗信仰。他们载歌载舞,拉着牛,赶着羊,抬着花轿,划着木船;他们以大地当舞台,以山头当背景,以山石当布景,又以自家的箩筐和锄头当道具,每个参演者都演绎着自己的生活剧本。就在刚才,大爷还拉着牛,大妈还赶着羊,从你身边走过,如此情真意切。犹如一幅用黄土泼洒成的画,岁月留下的一道道皱纹是画中那棵古樹的根,吸取了大地的精华,滋养着大树的一枝一叶,结满了智慧的果实;又犹如一部用生命写成的书,那曾经晶莹剔透的双眸,如今已变得昏黄暗沉,见过几多人生百态,经过几多似水年华,深陷的眼角是已渐渐枯干的河流,一代又一代生命在此繁衍,在书上留下了不朽的故事。那些最纯真最慈祥的笑容,仿佛正在告诉我们,一个饱经沧桑的人方知什么叫平凡,一个平凡的人,心里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凡世界,只有在平凡世界里,精神才得到洗礼,灵魂才得到升华。

演出结束了,前来观赏的人也纷纷离去,然而,我还停留在沉思与震撼中。沉思,它一幕幕赤牛坬的民俗风情,保留了最纯朴的乡土气息;震撼,它凝聚了赤牛坬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繁衍出色彩斑斓的文化信仰。

清晨,若爬上龟山的最高处,便能俯瞰赤牛坬村全景,在众山环绕中的赤牛坬,显得小巧玲珑,典雅别致,格外迷人。在这高高的山上,我看到了“赤牛坬”的过去,也看到了它的现在,感受了它的沧桑历史,也感受了它的现代化发展。它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我对陕北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有了更多的认识,让我久久不得忘怀。当我不忍离去的时候,我惊诧地发现,我的思想,我的意识,已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我空寂的心灵已满载而归。

猜你喜欢
窑洞陕北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陕北方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现状研究
住房紧张,巴基斯坦人青睐窑洞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陕北窑洞民居
大西北的窑洞
美媒:在延安,窑洞依然受民众青睐
在延安,窑洞依然受青睐
在延安,窑洞依然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