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思考

2020-07-16 18:22杨献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新课程理念思考

杨献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体育教师由传统的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帮助他们学会学习,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喜欢学”。这样就要求我们,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体育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3-0241-01

1.体育教学要有轻松和谐的气氛

谁都喜欢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谁都知道愉快学习有助于学生学得更好。我们体育课堂要求更是如此,体育活动是充满乐趣的地方,乐趣的场所。所以更加要营造师生民主、平等、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克服严肃有余、活泼不够、机械教条、沉闷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过去我们体育课堂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学方式又严肃有余、活泼不够,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体育教学的双边活动,如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课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的气氛呢?我觉得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必须建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与鼓励,去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的动作的信心。反之,教师如果有意或无意地流露出急躁,不满的情绪甚至严加指责,学生就会加重原有的心理负担,降低兴奋性,就更难完成动作了。其次,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自尊心理,循循善诱,少批评,多表扬,特别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胆子小的学生尤为重要。如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进(即使是失败的)都要及时给予肯定,教师那怕是点点头,学生的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再次,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与学生沟通。需要批评的通过采用动作、表情、语言提醒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那么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点要强调:

1.1就是关于常规教学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常规教学问题,那么要给常规教学赋予新的内涵,要防止三个倾向出现。(1)不能将常规教学单纯的理解成就是稍息、立正、报数下等等,毕竟体育课不是军事课。(2)不要过份的进行常规教学,45分种如果站的时间太多,那么势必造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和体能练习时间太少、减少。(3)不能依照常规教学的纹理导致课堂教学程序化、刻板化、机械化、造成课堂教学沉闷乏味,学生学习毫无乐趣。

1.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课堂纪律的问题。课堂纪律要的,但是根据新的思想,不能理解成课程纪律就是要求所有的学生在体育、在整个的课堂教学时间都要整齐划一,所有的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时间都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不能叫课堂活跃说成课堂纪律不好,有些氛围只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体育活动,哪怕有跟着也没关系,这叫形散而神不散,只要学生主动参与,我们不能认为课堂纪律不好。

2.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运动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如果他对运动没有兴趣的话,他可能就是被动来学的,迫于老师的压力没办法才来学的,这种学习是无奈的,也不会学得更好,所以我们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激发学生,要使学生热爱体育,热爱体育锻炼,这是新课程所创造的一个理念,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多年来“陈旧而枯燥”的课堂内容以及缺少个性发展、统一僵化的教学程序和模式,与学生在社会上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充满激情色彩的体育运动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新课标给了我们教师最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来实现自己的水平目标,而不仅限于几种传统的学习内容。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主观需求,要求我们能尽量地满足学生在运动上的不同爱好。学生的需求应该和他们各自年龄、认知、身心发展水平等相吻合。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课堂环境

形成积极的课堂环境,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课堂成员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的问题。我们在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始终认為学生只是“学习”的主体,而自己则是“教”的主体,如此来割裂教学双方,因而形成了学生主体名存实亡的现象。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对主体进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学习脱离学习目标时,给予引导;主体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主体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症结时,给予疏导。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就能真正地体现出现代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积极的教育思想,成为主体的助手,成为一个教学活动中的服务者。如在一节以发展速度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课上,每一个学生由于各自的速度基础不同、各人的运动能力不同,因此,要真正地促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速度,教师可以允许每个人采取不同的练习手段,如腿长的研究在步幅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步频;腿短的则在自己快速步频的优势下,努力提高步幅;跑得慢的可以发展腿部力量;跑得快的也可以发展反应能力等。每个学生都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来达到目标,学生可以向教师咨询,教师可以起到辅导作用,使学生有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形成积极的课堂环境,还表现在师生之间的对话方式、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上。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总是通过言语来表达。以前我们总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学生的某些缺点和不足。如有一个学生在做山羊分腿腾越时,跳过去的动作很勉强,腿有些弯,我们会说,“动作质量不高,腿明显弯曲,腾空动作不明显,没有达到及格标准。”但是今天我们会这样说:“某同学今天已经能够跳过山羊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如果你能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再注意一下腿的伸展,动作就更优美了。”这样学生是否更容易接受?同时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常常倾听学生发表的不同观点,能够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知识的缺陷,利用学生中一些有特长的知识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的做法更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发表的观点如果能得到教师采纳,自己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学生那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课堂成就感会促进体育课堂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朱锋.阳光体育背景下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初中体育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9,9.

[2]李新.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生物知识的渗透[J].学周刊,2019.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新课程理念思考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