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语音唤醒对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020-07-17 13:38张丽花李德勇
现代临床护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躁动全麻苏醒

张丽花,李德勇

(广东省人民医院 南海医院手术室,广东南海,5282000)

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指麻醉苏醒期出现的行为与意识分离的精神状态,是全身麻醉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1]。小儿由于耐受能力差,术后苏醒期容易出现语无伦次、手脚乱动、哭喊等躁动状况,患儿一旦出现躁动,则影响到患儿术后的康复[2]。据统计[3],小儿全麻术后EA发生率高达18%~57%。EA的发生,不仅会延长苏醒时间,还增加了出血、坠床、切口裂开、管道牵拉脱出等不良事件的风险[4]。因此,如何避免患儿EA的发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父母陪伴对全麻苏醒期患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患儿生理功能的恢复,并减少EA的发生[5]。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式也存在较多局限性,如增加患儿术后交叉感染风险、父母情绪激动影响正常医疗操作等。因此,本研究采用播放父母语音的方式替代父母陪伴,在降低患儿全麻EA,提高苏醒期质量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200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6]。纳入标准:①学龄前儿童(年龄3~6岁);②美国麻醉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I~II级[7];③全身麻醉。排除标准:①智力或语音发育异常者;②合并先天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者;③异常麻醉史。本研究开始前获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均采用全静脉麻醉+气管内插管;手术完毕,停用麻醉药后带气管导管入麻醉后恢复室 (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复苏。

1.2.1 对照组 术前常规访视,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利用动画视频、卡通小手册为患儿讲解术后可能发生的一些反应,如躁动不安、恶心呕吐、低体温等。并向家长及患儿讲解应对方案,缓解患儿术前紧张情绪;入室行全身静脉麻醉前,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术前焦虑(如给予患儿提供其喜欢的动画视频,分散其注意力等),建立静脉通道,完成麻醉诱导;入PACU后由护士不定期(5~10min)呼唤其名字,对其进行语言唤醒。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父母语音唤醒模式,在试验开始之前对麻醉医生及唤醒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以保证研究质量。具体方法如下:①父母语音录制:术前1d,手术巡回护士对患儿父母就患儿进行的手术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向其讲述患儿麻醉苏醒期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强调语音唤醒的重要性,并要求患儿父母亲自录制苏醒期唤醒语音;录音内容和形式不限,以患儿个人喜好为主,如儿歌、童话故事、鼓励/安慰性语言等,禁止录制悲伤、哭泣或嘈杂等可能影响患儿情绪的语音;语音时间1~5min,音频存储至录音笔中备用;某父母语言示例:宝贝,我是妈妈,你乖乖的,别害怕,听医生的话,很快就好了,妈妈在这里陪着你,你一定要勇敢哦,你是最棒的....。②首次语音刺激:手术访视时,手术巡回护士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利用卡通动画向患儿介绍苏醒期相关情况,并首次向其播放父母所录制的唤醒语音,使其熟悉父母语音内容。③再次语音刺激:患儿进入麻醉诱导室后,由相同1名手术巡回护士与其进行交谈,再次进行心理疏导,并再次播放父母所录制的唤醒语音,加深其对语音内容的认知。④父母语音唤醒:入PACU后,将事先录有唤醒语音的录音笔放置患儿枕边,并循环播放唤醒语音,当患儿对语音呼唤有反应后,护士重复发出各项指令,指导其完成各项动作。

1.3 观察指标

1.3.1 苏醒期躁动评分 (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比较两组患儿PAED评分。PAED[8]评价患儿苏醒期躁动程度,该量表包括患儿不安、患儿关注其周围环境、患儿哭闹无法安抚、患儿行为具有目的性及患儿服从指令可交流5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0~4分的5级评分制,总分20分,总分越高则表示躁动程度越严重。PAED总分≥10分则认为发生EA。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n/%)

手术术式组别例数 性别(男/女)年龄(岁)体重(kg)麻醉时间(min)试验组对照组t/χ2 P 100 100 58/42 53/47 0.506 0.477 5.7±1.6 5.5±1.2 0.058 0.965 22.3±4.4 21.8±3.7 0.113 0.925 51.6±11.9 53.0±12.5-0.129 0.917包皮环套术44(44.0)41(41.0)斜疝修补术28(28.0)27(27.0)肛门成形术23(23.0)23(23.0)1.267 0.737其他5(5.0)9(9.0)

1.3.2 苏醒情况 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术后躁动发生时间:本研究为比较两组术后发生躁动患儿其发生的时间,指手术结束至发生躁动的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指手术结束至苏醒的时间,采用Steward 苏醒评分法评价患儿苏醒程度,评分≥4分为苏醒[9-10]。PACU停留时间指术后送入PACU后离开PACU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躁动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躁动情况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患儿躁动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PAED评分及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

表2 两组患儿躁动情况比较 (分,±s;n/%)

表2 两组患儿躁动情况比较 (分,±s;n/%)

注:苏醒期躁动评分 (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 PAED)

躁动发生率9(9.0)27(27.0)10.976 0.001组别试验组对照组t/χ2 P n 100 100 PAED 评分7.3±2.8 9.8±3.5-3.588 0.017

2.2 两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时间、术后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

两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时间、术后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见表3。由表3可见,两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父母语音唤醒的意义

研究指出[11-12],全麻苏醒期患儿父母是否陪伴与EA的发生密切相关。吴佳腾等[13]研究表明,父母进入PACU进行陪护,可使小儿EA发生率由常规护理时的18.28%降低至4.43%。儿童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感,而这种依赖感是医护人员所不能给予的。父母陪伴更好地满足了小儿全麻苏醒期的心理需求,增强患儿安全感,从而控制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波动,而这对于控制EA的发生是极为有利的[14]。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患儿父母心理素质较差,苏醒期的一系列医疗操作(如吸痰、换药等)易使其变得焦虑[15],继而影响到患儿,甚至影响正常医疗措施的实施。因此,父母直接陪护虽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较大风险。在本研究中,采用循环播放父母语音的方式,模拟父母在PACU陪护患儿的情景,熟悉的语音可帮助患儿稳定情绪,减轻患儿的分离焦虑及对陌生环境的恐惧。该模式简单易行,不仅可起到父母直接陪护的相似效果,又可避免父母直接陪护的局限性。

表3 两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时间、术后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 (min,±S)

表3 两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时间、术后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 (min,±S)

试验组对照组t P术后躁动发生时间9.0±3.0(n=9)8.5±3.4(n=27)0.072 0.953组别 术后苏醒时间 PACU停留时间15.7±4.4(n=100)18.1±5.1(n=100)-3.012 0.033 36.3±3.0(n=100)48.6±5.9(n=100)-5.289<0.001

3.2 父母语音唤醒对全身麻醉患儿EA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PAED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对全麻苏醒期患儿实施父母语音唤醒,可降低EA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其效果优于传统护士语言唤醒。语言作为一种听觉刺激,已被证实具有唤醒作用。语言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蜗神经传递至脑桥,兴奋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诱发上行冲动,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从而出现觉醒状态的脑电波,故易被唤醒[16-18]。对于患儿而言,父母的语言较护士更为熟悉、亲切;且通过术前多次的语音刺激,患儿对父母所录制的唤醒语音具有一定的记忆性,唤醒语音在对大脑皮层进行唤醒的同时,也可增加患儿安全感,缓解患儿焦虑状态,使患儿快速、舒适地醒来,从而降低EA的发生。

4 结论

综上所述,父母语音唤醒模式充分考虑了小儿的身心特点,可满足全麻患儿苏醒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在降低患儿全麻EA,提高苏醒期质量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躁动全麻苏醒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