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桐城清河张氏文学世家的研究

2020-07-17 16:17倪会琴
知识文库 2020年14期
关键词:桐城张氏张英

倪会琴

家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世人认为家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国家三大史学支柱。姓氏、家族是每个人天然的标签。这些家族繁衍生息在老桐城这片热土,相互联姻,开枝散叶,逐渐形成了桐城文化勃兴、人才竞涌的现象,造就了桐城地方文化的辉煌。桐城各家族的家谱文献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是桐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使桐城成为中华大地当之无愧的区域谱牒文献中心。人们普遍认为,一部桐城文化史,就是一部桐城家族发展史。

桐城人杰地灵,明末清初之际,桐城的世家大族已是星罗棋布,名门望族大宅鳞次栉比,根据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文化教育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民间一般将那些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声望显赫的望族大家称之为世家大族,故有张、姚、马、孙、左、方之說。张氏居其首,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丁兴旺。

桐城世家显族中的“张”,指的就是张英家族,以其郡望称为“清河张氏”。明初由江西鄱阳迁居安徽桐城北乡土铜山。清河张氏人丁枝繁叶茂的时期是在明代中叶以后,且主要是从六世祖张淳的孙子辈开始的。张淳的八个孙子被后人称之为老八房,据史料记载这八个房头的后代子孙辈构成了清河张氏的主体。老八房之下共有三十四个子男,八十个孙男。明清盛世,社会比较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人口繁衍也进入快速增长期。适逢盛世的张家和其他名门望族一样,人口迅速增长,家族日益庞大。

宰相张氏可谓当时数一数二的官宦世家。在清朝的盛世时期,代出贤才的张氏家族令人瞩目:张英是康熙朝的礼部尚书,儿子张廷玉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孙子张若霭又任职于军机处。

张英,字敦覆,出身耕读世家,生长于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幼年时却遭遇社会动荡、家族变故。伯父张秉文在明崇祯年间任山东布政使,崇祯十一年冬,清兵直下京畿济南告急。张秉文职守孤城,沥血奉母书有云:“身为大臣,自当死于封疆,老母八旬,诸弟善事之矣!男誓以身报朝廷。”其母复书曰:“吾儿当国家重任,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固其职也!吾有子为忠臣,吾何憾!”张秉文血溅征衣,战死疆场。张英初入仕途,其父张秉彝多次告诫曰:“祖宗积德,累世以耕读承家,尔惟益自勉励,以无贻前人羞”、“敬者德之基,俭者廉之本”。祖先的累世隐德,父母的言传身教,再加上自己终生励志笃学,造就了张英“终生让路,不失尺寸” 的品格。康熙六年进士,康熙十二年,张英任翰林院编修,康熙十六年,皇上设立南书房,挑选侍讲学士中的翘楚入职南书房,撰写文字,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与皇帝谈论经论史,张英负责此事。张英晨入暮出,用文章学问衷心开导辅佐君王。张英身为皇帝近臣,忠敬诚直,与康熙帝推心置腹。那时的典章诏令文章,多出张英之手。心里只有天下,不为自身荣禄打算,一切民生疾苦,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坚守道义法则,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好坏分明,廉洁修身,夫妇砥砺前行。立朝居家,平易近人。一生恬静淡泊,不与人追名逐利。德行操守称得上楷模,是真君子。在朝三十多年为官,从未离开皇帝一日,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康熙极为欣赏其才学智慧及人品,赏赐之丰厚、信任之坚定无人能比。康熙帝曾赞赏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意思是说他一生做人处事,都有古人恭敬和谨慎的风格,不曾改变。

张英博学广识,著述颇丰。他在经学、诗文书画等多方面都有较高造诣,尤其他撰写的家训《聪训斋语》,是留给后代世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根据一生官场仕途、为人处世的经历,围绕“立品、读书、养身、择友、怡情、持家、会心” 来训诫子孙。“立品”要谨言语,戒嬉戏,慎威仪,能容让;“读书”要温经书,习诗文,练字体;“养身”要淡饮食,谨起居,保精神;“持家”要节用度,善待人,睦兄弟;“会心”要戒收藏,知天命,安心性......凡此种种,无一不是谆谆告诫子女为人处事的方法,要求子孙们“务本力田、随分知足”。宰相通过日常生活,抒发内心读书、立身、做人、持家的道理。他把家训概括为四句话: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在这本书中,张英首要强调的是读书。在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里,学习掌握应试文写作,是许多士子的必修课程。他认为读书要讲究方法,须从小读起,每读一篇必要背诵。要学以致用,不能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而且他要求写作达到“理明词畅,气足机圆”。张英所说的“读书者不贱”,意思是贫苦之人,能读书写作文,人们肯定不敢轻视他,却尊敬他。若人们能读书明理,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道。张英终生读书,把书本当作“养生第一妙物”,把读书看作 “人生颐养第一事”。宰相的《聪训斋语》核心理念就是要求子孙们廉俭礼让,谨言慎行,勤苦读书、乐闻规劝,对自己严格要求,做一个对社会有助的人。《聪训斋语》在康熙年代出版,广为流传,被名流大家所看重。曾国藩对《聪训斋语》极其推重和敬佩,认为这本书“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因此他要求曾氏子弟人手一册,认真读此书,学习领悟。

张英持家以“俭”为宝。他认为“富贵” 两字,大部分难以长久,后辈们依靠的还是“耕”“读”两字。张英留给子孙的不过几处贫瘠的田地,仅够维持生活而已。虽在京城为官数十年,精心打算日用开支,夫人常亲自缝补衣裳,而夫妇二人对他人则是倾囊相助。张英认为做官要勤政清廉,他的官俸很少,生活相当清贫。他还注重选拔推举并保护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员。而张英的亲朋好友中,有许多当官的,却从未因其提携而得到升迁。张英为官数十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从不以宰相自居。

张英的儿子张廷玉传承父亲的道德模范,为世人所称道。张廷玉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大学士,并且担任军机大臣一职。他身居高位,历事三朝,尤其是勤勉政事的雍正,常与他共论国是,还与张廷玉有一份深厚的友谊。张始终保持“清、忠、和、厚”的高贵品质。这与张氏大家族的“和正、恭谨”的家风息息相关。“忠厚传家久,谦慎继世长”,这是中国家教的经世名言。

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一名才华横溢的青年,他不倚仗父亲的权势,顺利通过乡试、会试,进入朝廷的殿试,结果张若霭中了探花,而当时的雍正皇帝不知道他是大学士张廷玉长子,但张廷玉再三恳辞,所以张若霭最终没有中探花。他没有自暴自弃,在学术上不断长进,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尽职尽责,谦虚做人,很有他父亲张廷玉的遗风。从晚明到清朝初年,张氏家族代出人才,家族礼让的家风,传为美谈。

正是因为明清时期各大文学世家的杰出贡献,加上后人的传承,才有了著名的文学流派“桐城派”,亦称“桐城古文派”,多宣传儒家思想,是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地位显赫,风靡全国,享誉海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桐城派反映出的人文情怀丰富了桐城文化,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桐城派文化的现代传承任重道远。

2016年春节除夕夜,安徽籍演员赵薇在中国央视春晚演唱了歌曲《六尺巷》。从此以后,百年老巷——六尺巷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的和谐文化成为桐城亮相于世人的一张名片,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来探访六尺巷。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让人想起了清代宰相张英。当年张家与吴家是邻居,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传基业,时间久远,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所以对宅基的问题发生了争执,谁也不肯相让。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向张英求救。张英宰相收到家书后批诗劝导家人,宰相家人见书明理,就退让了三尺宅基。张家人的忍让行为,使得邻居吴家人热泪盈眶,他们一致同意把围墙也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从此和睦如初。两家房屋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让出的一半,也有吴家让出的一半,“六尺巷”由此得名。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而且也有了“六尺巷”这个家喻户晓的典故。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然短,但是留给人们的思索很长。

六尺巷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是桐城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六尺巷的以和为贵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张氏家族的清廉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六尺巷故事、张家的廉洁家风备受中纪委的推崇并且多次予以宣传报道。

基金项目:2019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明清时期桐城文学世家研究”(编号:SK2019A1087)

(作者单位: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公共管理系)

猜你喜欢
桐城张氏张英
深秋
减字木兰花·乙亥清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的保护与开发
清河县档案馆馆藏文化特色档案又添新品
安徽桐城六尺巷
萧晓阳的眼界与《近代桐城文派研究》
“妻管严”沈括
绸缎庄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