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的融合思考

2020-07-17 16:17李华刘艳艳
知识文库 2020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德育小学生

李华 刘艳艳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不仅仅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心理健康与德育也成为了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作为小学生成长学习萌芽阶段,其心理健康及德育发展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教学仍只注重课程知识的讲授,忽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方面的知识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在对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小学生德育教学等内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根据两者的相关内容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融合发展的策略,进一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竞争不断激烈,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加上传统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学的不重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不是很理想。面对这种情况,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融合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思想观念,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内容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21世纪已经成为人才发展的时代。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国家更加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先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在此基础上,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等措施逐渐得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我国开展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

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心理学等教育方法的运用,已实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目标,其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活动。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多的是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维护,并针对学生存在的或者潜在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矫正。广泛上的德育包含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以及家庭德育,其强调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思想道德教育影响活动。针对小学的德育教学更多强调学校德育,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阶级要求,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化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活动。在这项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自我积极的认识、实践,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下,小学教育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以及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分析

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针对人发展的不同属性而言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自然属性,德育则针对人的社会属性。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框架中,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被视为德育的教育范畴,属于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两者的本质上,我们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德育的分支,其与德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鉴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两者之间的属性,其也决定了教学发展目标的不同。相对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更多是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真正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实现人生发展。德育的教学目标则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其大多是在辨证唯物主义以及教育学等相关领域内实现教学。

虽然两者之间有较大的不同,但并不能说两者是完全割裂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有一定联系。鉴于德育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种目标取决于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这种层面上讲,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为促进德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能够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科学定位与把握,在了解学生心理发展情况的前提下实施德育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观念和素质。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德育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德育教学内容,让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3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有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论是小学班主任为了建设班集体还是科任教师为了更好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了解学生。在教学上,教师和学生是传授者和学习者的关系;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互敬的关系;在道德上,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必备的知识结构中必须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有教育心理学知识,这就有助于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开展适当的德育教学工作。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是本身的心理发展机制还不是很健全,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和正确引导。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相结合就能够有效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学生的心里状况,在此基础上用德育的方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有利于提升德育教学的工作质量。国家倡导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居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德树人”,陶行知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可见,道德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近年来,小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之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教学中去,主要是为了帮助小学生从小就有一个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态。而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心理基础,德育教育是培养小学生个人品德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渠道,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并在此基础上接受更加系统的德育教育,从而有效提升了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4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融合发展策略

通过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实现其与小学德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小学作为学生培养健全心理素质以及道德素养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大多在学校度过,因此,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则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德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要在积极保持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对小学生实施言传身教的教育活动。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时,要遵循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在鼓励学生自我发展的同时,关注班级后进生的心理教育,让学生在宽松、健康的学习环境中,全面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

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正确了解小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及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学校在开展少先队、共青团等活动时,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实现自我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大多来源于课堂教学,这使得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必要。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社会规则知识讲解时,可以将社会上常见的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进行列举,如买东西不排队、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等,积极引导学生针对此类现象进行讨论,让小学生在合作学习、探讨式的教学中掌握的与知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在我国提倡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下,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作为教师实施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在正确认识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以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抚松县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德育小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是小学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