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反思

2020-07-17 16:17何家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8期
关键词:课室实验课器材

何家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贯穿整个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物理学生实验能否顺利开展,直接会影响到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而且根据省、市中考改革的最新消息,到2023年,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正式成为我市中考物理考试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但是从近年来我到各初中学校交流学习的情况来看,有些学校物理实验的开展情况仅仅停留在老师做演示实验或者看实验视频的层面上。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笔者反思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当前初中物理实验开展不尽人意的原因

第一,实验器材的严重不足。虽然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教育强区、教育强镇的创建,但是,从我外出交流学习时看到的情况来看,有些学校的物理实验器材还是相当紧缺的。去年我刚好有机会去一间全区中考综合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参加教研活动,上课的内容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以为可以学习一下兄弟学校是如何开展物理分组实验的,可是上课的时候我只看到老师拿了一套实验器材到课室上课,整节课全班学生和老师就共用那一套器材。其实,缺乏实验器材的不单止这间学校,还有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室连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等基本的器材都没有足够的数量让一个班开展分组实验,更别说拿一整套光学或者电学的实验箱给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了。

第二,教师做实验的积极性不高。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师,他们总有这样的想法,给学生做实验浪费时间,并且不好管理,而且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还有可能损坏实验器材,整个实验课堂都是乱糟糟的,这样的实验课还倒不如让学生留在课室看看实验的视频,或者做个演示实验给他们看,然后有时间多做一些与考试相关的实验题。

第三,学生分组实验是做了,但是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年轻的老师,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愿意带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但是,经过几节物理分组实验课下来,他们都忍不住摇头,当你问他们最近的物理实验课上得怎样,他们往往会来这么一句:“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好像没有什么效果一样?学生一到实验室都很兴奋,但不听我指挥,结果到实验室上课的效果好像比在课室上课的效果更差。”久而久之,有些年轻老师也开始不带学生去实验室上课,而改为在课室做演示实验。

二、当前初中物理实验开展不尽人意的解决办法

第一,针对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学校要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购买实验器材比起以前方便了很多,而且物美价廉,比如一套普通的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箱,里面已经包含了初中电学实验要用到的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灵敏电流计、电阻、滑动变阻器、电磁铁、线圈、发电机等,这样一套完整的电学实验箱可以同时给2-4个学生进行电学实验,小一点的学校采购20套,大一点的学校采购50套就已经能够让学生开展分组实验了。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在即将到来的中考物理实验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学校在器材的选购上应当给予足够的支持。

第二,关于物理老师做实验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年纪大的老师不想带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怕学生在实验室里出乱子,怕管不住学生。其实老师们应该放松心态,对于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要持包容的心理,因为学生换了一个环境上课,短暂的兴奋和吵闹也是正常的,就好比如我们老师外出参观学习,中场休息的时候,都会到处看看,甚至拿出手机来拍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且,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后肯定会对实验室里面各种各样的器材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当他们首次接触到之前没有见过的实验器材,学生心底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兴奋起来,所以学生到了实验室有点吵闹是很正常的。学生看到实验器材很兴奋,说明学生对那些实验器材很有感兴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部分学生的求知欲已经被提前激发出来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担心的是学生对自己的上课内容有没有兴趣,而不是担心课堂会不会很乱,那种可控的、短暂的“混乱”状态如果能够加以控制和利用的话,将会大大提高物理实验课堂的效率。那么,上课老师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其实方法很简单,条件允许的话,多带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尽可能减少因为环境的变换带来的影响,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的次数多了,对实验器材就会逐步了解和熟悉,那种吵吵闹闹的情况就会慢慢改善的。当然,每次上实验课之前明确实验室的上课纪律是上好物理实验课的前提条件。

第三,针对做了实验,但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年轻老师想带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但是他们觉得学生做了实验却没有受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实验要求,以为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做实验,学生在实验前如果没有得到老师的明确指引,他们的实验过程往往是凭自己的兴趣和想法。所以,每次实验课之前,老师都必须要让学生明确这次实验的目的是做什么,实验怎么做,实验过程要收集哪些数据和记录什么现象,最后通过实验可能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因此,在每次实验课之前,老师必须设计好实验的方案(实验报告),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填写好实验方案(实验报告),这样做的好處是学生在实验课之前已经在老师的指引下,有针对性地对整个实验有了初步的了解,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到了实验室之后动手实验的盲目性。为了有效保证学生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实验,老师在课前抽查学生的预习成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上课老师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的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分解成若干个问题,然后随机提问不同的小组。如果该小组成员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说明他们真的认真地预习了整个实验,老师可以允许这部分学生领取实验器材动手做实验。如果学生回答不出这些与实验有关的问题,说明学生的预习还没有达到动手实验的条件,这部分学生就暂时不能领取实验器材,老师应该建议学生重新看书或者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该实验进行梳理,直到学生真正理解实验,才能让学生领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学生经过这一系列的预习和老师的指导后,对整个实验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当他们动起手来就会真正知道实验的过程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实验课堂再也不是那种乱哄哄的、漫无目的的实验课堂,学生会根据自己对实验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到有用的数据和现象,物理实验就会体现出它应有的效果。

物理实验贯穿着整个物理教学,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系统的长期课题,有待全体物理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努力和反思。

猜你喜欢
课室实验课器材
新老师 新课室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我的城市月赛优秀作品
怎样在课室上好科学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
高校多媒体课室管理模式初探
导学案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