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开放性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初探

2020-07-18 17:58谢烟金
海峡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器械开放性

谢烟金

(福建省直象峰幼儿园,福建 福州 350012)

1 开放性游戏的定义

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开放性的物理环境,即游戏的时间、空间及材料对孩子是开放的;二是开放性的心理环境,即游戏中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

2 开放性户外游戏环境的若干要素

2.1 开放性户外活动器材

户外活动器械的投放是丰富而适宜本年龄阶段孩子的游戏材料,这是教师的一项专业基本功,教师在投放活动器械时大致会采用封闭式投放和开放式投放两种方式。封闭式投放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材料进行高结构化的设计,孩子要严格按照教师的规定进行操作,这种材料称为高结构化的材料。高结构化材料有两种设计,一是具有竞赛性的规则游戏,二是附加特定任务的游戏。开放式投放是指教师对材料的投放只做一个大致的规划,不需要对材料的具体玩法进行设计,孩子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自行决定怎么玩、如何玩、跟谁玩,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有不同的玩法。

户外活动器材是吸引孩子是否喜欢这个活动的主要因素,合适的活动器材能提高孩子活动的积极性,能让孩子更专注地参与活动。小班教学要求,3~4岁孩子能玩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能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等。3~4岁孩子要达到的动作目标是:沿直线走,上下楼梯,双脚并拢连续往前跳,抛球,投掷沙包,单脚连续向前跳等。为了能达到这些动作发展目标,要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健康领域的要求来选择户外活动器材。

选择适宜本年龄段孩子玩的器械,能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保持探究兴趣,给孩子一个主动探索的机会,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拓展了孩子与同伴之间交流的机会。比如,滑滑梯是每个孩子都比较喜欢的户外活动器械之一,能更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是多功能、色彩鲜艳的滑滑梯。多功能的滑滑梯上设置了不同高度,不同形状,不同攀爬方式,年龄小、动作慢、胆子小的孩子就可以选择走楼梯到矮的滑滑梯这边玩,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同时也锻炼了孩子大肌肉动作的发展。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肢体动作的发展、自信心的提高等,孩子会慢慢尝试去高处的滑滑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控制自己身体的平衡走过平衡桥,学会攀岩式或爬杆式地爬上去,当孩子第一次成功地从高处滑梯上滑下后,就会跟同伴分享快乐,交流成功经验。

2.2 开放性户外活动场地

户外活动场地是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所必备的硬件设施。户外活动形式有集中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一个良好、安全、自然、趣味性、富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场地,能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开心、快乐、安全、自由、开放地游玩。培养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身体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科学、合理地安排户外活动时,需合理利用活动场地,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活动场地,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比如,大器械的场地占用面积大,且适合孩子安全的活动;固定的沙区、水区等场地应因地制宜,使孩子活动的空间最大化;灵活摆放各种器械的场地,让更多孩子参与收纳、整理器械。

2.3 开放性户外活动时间

户外活动时间是孩子在户外活动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才能让孩子在户外活动中得到有效锻炼,而不是停留于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中,活动的时间不能低于2小时,而在这2小时的户外活动中,教师要能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开放性户外活动时间是能让孩子在参加户外活动时能自由、自主地参加户外活动,比如夏季户外活动时,上午的时间可以增加,但不能让孩子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以免发生中暑。

2.4 开放性户外活动参加人员

户外活动中,同伴、师生的和谐相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的精神情感。比如,A班孩子到B班的活动场地,B班教师要一视同仁地注意观察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

3 开放性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对策

3.1 户外游戏环境创设

在古代,孟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长环境,不辞辛苦、三番两次搬家,而这三次的搬家都跟孟母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最后孟母的儿子成就非凡。由此可见,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好的教育环境能让孩子往好的方面成长。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积极的成长环境,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创设游戏环境的主体是孩子,教师只起到引导、从旁协助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所创设的游戏环境是否适合于本年龄阶段的孩子,对本年龄阶段的孩子是否有吸引力,是否能让孩子主动参加游戏,是否能让孩子在这个游戏环境中感到快乐、满足。

3.2 活动材料选择

在选择活动材料时,需考虑小班年龄段孩子的大肌肉、小肌肉、平衡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为了能有更适合孩子的活动材料,教研会需探讨以下问题:孩子喜欢哪些器械材料?怎么收集这些材料?收集来的材料怎么制作成适合小班孩子玩的器械?这些制作好的器械应该摆放在哪个场地?学期中后期可以添加哪些材料?例如教师和孩子及家长们一起收集废旧的汽车轮胎、电动车轮胎,收集后教师将轮胎进行整理、清洁、美化。教师引导孩子探索轮胎的玩法:从最早简单的滚轮胎、跳轮胎,到用轮胎搭成一条直线或者曲线孩子从轮胎上走过去,轮胎立起来排成一条直线让孩子“钻山洞”玩,再到后来用一部分轮胎来修建一个固定的轮胎爬梯。以递进式的方法让轮胎在户外活动中能最大限度地为孩子们创造游戏价值。在沙水区中,增设“钓鱼池”“洗晒区”这两个活动区。为了让全部孩子都能共享到所有的活动材料,笔者所在园的老师们经过探讨,做了一个大胆的突破——让小班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混班的晨间户外活动。开始时,孩子们在活动中都是有意识寻找自己班级教师所在的区域,经过一段时间的慢慢适应,以及老师协助引导,孩子们开始串班到其他区域,后来慢慢会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户外活动区中的活动材料,这样就形成了活动材料的开放性、共享性。

3.3 活动场地创设

开放性户外活动场地的创设是打破班级界限,让同年龄孩子之间有更多机会接触与交往,让孩子在接触中发展动作,同时提高孩子对人、对事的态度。小班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会出现容易摔倒、同伴之间相互碰撞、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等问题。为了创设一个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的游戏环境,笔者所在园的教师对活动场地进行合理的创设与整合。在前操场平台上设立大型器械区,主要有滑滑梯、十八件套平衡木、蘑菇房等器材。在整个大型器械区中,都铺设了人工草地,以防止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发生意外。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摔伤的概率,也保护了孩子的健康。在早操活动时,这个大型器械区是小班幼儿的早操活动场地,教师根据现有的场地环境创设,教会孩子们怎样利用活动材料开展游戏。在台阶下的操场是自选游戏区,这是一个T型的活动场地。为了让孩子规范取放、整理游戏材料,在操场右边的场地中,规划出一块自选活动材料的收纳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协助,孩子们很快能够知道纠纳自选材料和中型户外活动材料的所在区域,活动结束后也能跟着教师一起整理、收纳这些材料,让这个场地更加规范、整齐。这样就大大扩大了自选游戏区中的活动场地使用面积,让孩子们在自选游戏区中能更加宽敞地游玩。T型操场的两边是沙水区,教师将沙水区进行分离,让孩子在选择时能更加明确。

3.4 户外活动时间选择

开放性户外活动时间是指让孩子在户外活动能自主选择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在户外活动时间安排上更加灵活,不能一成不变。

3.5 户外活动人员选择

在户外活动参加人员中,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户外活动是否能有序开展。在户外活动中,同学是主要模仿对象和竞争对象,良好的环境能有效提高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自由结伴,互相学习、模仿、交流、互动,感受互助的快乐,感受一起游戏的快乐,同时也学会同伴之间的合作。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以“大朋友”身份参与孩子的活动,跟孩子一起感受、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了解他们的心声,为孩子创设更贴心、更恰当的游戏环境。

4 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各种教育理念中,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被放在了首位。幼教人员通过各方面的实践、探索,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创设适合本班孩子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的开放性户外游戏环境,以便贴近孩子的心声,更接近孩子的真实需求,让游戏环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器械开放性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大班幼儿户外活动组织现状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