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不断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20-07-20 00:31何彩凤
黑河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何彩凤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十分活跃,阅读方法也层出不穷,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无论阅读教学的方法如何创新,都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必须做到科学合理、务实高效。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教师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这样,就必然导致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减少,甚至遏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践行新课改理念,让阅读教学实现文本、学生、作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过程。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实现相互之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个性化见解得到释放。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可以有效提升人的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丰富他们自身的人文底蕴,进一步塑造优秀的语文修养。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采取恰当的呈现方式,为语文课堂增添更多的魅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的海洋里,从中享受到高效、愉快的阅读过程,从中不断汲取人文养分,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保持长时间的集中,尤其在进行文字阅读时,通篇的文字使得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兴趣大失,影响阅读课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和钻研,利用多媒体技术,让阅读课不再只是静态的形式,而是生动的,富有活力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来,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学到《五彩池》这一节时,教师要立足本课的教学目标,为达成每节课的情感价值目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课文五彩池的视频资料,学生自然被五彩池吸引,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要观察五彩池的美,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绘美丽的五彩池。学生在感知、认识了本节课的核心之后,开始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进而加深了对于本文的理解。因此,这样一节阅读课,不仅让学生兴趣大增,也渗透了美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无形无色的水,竟然是交织、重叠着天蓝色、咖啡色、橄榄绿的。本课以科学的视角去探讨光的折射,将文字美与物理现象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学科间的有机迁移和整合,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加深了语言的张力,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挖掘文本情感,有效培養核心素养

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的结晶,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从目前的教学背景来说,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发挥其学科固有的人文性以外,还要与当今时代紧密结合,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内核,并引导学生加以体会和感受,互相交流讨论,从而营造出自主、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激发起自己内心的教学热情与爱心,全身心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从而调动起学生内心与课本内容的共鸣,这既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又与培养核心素养的理念相契合。如在讲到《泊船瓜洲》这一课时,教师要着力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将学生拉入那一幅思乡的画面中,带领学生再现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错觉,从而能感作者之思、念作者之想,真正体会到作者那深刻的思乡之愁苦。除此之外,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注意进行课外的拓展延伸教学,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场景中,认识到语文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坚持以生为本,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新课改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不少专家都曾指出,课堂上举手最快的学生,往往思考的并不成熟,对所学内容也缺乏透彻的理解和把握。通常来说,语文课本中蕴藏的人文内涵,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感知到位,所以,教师务必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精心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内涵,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和作者的精神对话,从而让学生萌发和作者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接受精神和思想层面上的熏陶,也就完成了主动学习的过程。例如,在学习《怀念母亲》这一课时,除了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以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主阅读中体会作者对于母亲的一腔深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实际上,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全程带领学生去读取讲,而应该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悟文章的内涵与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教师不能把学生当做自己手中的牵线木偶,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使学生在主动阅读中理解作者,同时由文及己,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想到自己的母亲,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母爱以及学生对母亲的爱与眷恋。

四、紧扣人文因素,有效提升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特点。语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既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又表现出广博的外在风貌。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语文学科中的人文因素,让学生从内心迸发出学好语文的动力,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堪称经典,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和文笔,构建出浓郁的人文意境,向读者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教师要做的就是教好这些经典佳作,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从而达到建立起深厚的核心素养的目标。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认识到这是一篇写景课文,优美的文笔是其最大的特点,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对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的分析上,由此引导学生感知西沙群岛的整体面貌,认识到它秀丽的风景、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培养核心素养的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有效阅读来领悟语文的人文情怀,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在完成这样一个过程后,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引发认知冲突,发展学生逆向思维

心理学家加涅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个体在认知发生冲突时最容易引起探究的欲望。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不仅喜爱探索新事物,对与自己认知产生反差的事物也抱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仔细观察和研究课本内容,从中找出前后内容存在差异的地方,引导学生产生疑惑,自发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妨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专门营造出课本与生活内容的鲜明差别,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对比,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与社会,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读到“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句话,学生感受到地球的美丽,接着教师向学生问道:“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每一天都充满了勃勃生机,展现出无穷魅力,然而,地球是否坚不可摧?它还保持着从前那样的面貌吗?”听着这番话后,学生快速地阅读接下来的课文,进而发现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教师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才能拯救和保护好地球呢?”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要不乱扔垃圾,有的说要多种树,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除了要集中精力提高课堂效率,还要重点拓展课外阅读,以此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领学生认识更加广阔的外部世界。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做好评价、引导等基本工作,并且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有效吸取“精神食粮”的养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向明.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新课程,2013,(02).

[2]谢春辉.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J].才智,2012,(14).

[3]赵建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渴望简装版[J].中国校外教育,2012,(09).

[4]韦仲光.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3,(03).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