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边坡危岩体特征分析

2020-07-21 07:44李健民和艳娥
四川建筑 2020年1期
关键词:危岩块石第四系

周 平, 李健民, 和艳娥

(云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10031)

1 研究背景

勘查区位于高山区向侵蚀中山区过渡地段,现状条件下,油库边坡为不稳定斜坡,目前主要表现为危岩崩塌、坡面危石滚落及局部溜滑(垮塌)灾害。该不稳定斜坡具备西北低,东南高,自东南向西北倾斜特征,主要包括2处危岩带(WYD01和WYD02)和1处危岩体(WY01)。该边坡下部平台常年开展万人集会、坡体上具有居民、寺庙、特勤大队、看守所等重要建筑。

在油库边坡危岩中,基岩露面局部发育规模不大危岩单体,且坡面发育较多危石及坡面滚石,加之斜坡坡度较陡,在雨水等作用下,常有风化块石崩落,且不稳定斜坡下部已出现局部变形,在暴雨或极端工况下,可能进一步诱发较大范围的滑动,对斜坡体上的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危岩带为大面积基岩裸露面,受制于多组裂隙控制,岩体被切割成(直径0.5~1.5m)大小不等的块体,常有零星块石崩落,斜坡坡度陡立,块石崩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因此难以对危岩带分区进行治理。

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形地貌

根据现场调查所得的地貌形态和成因特征,将区内地貌划分为构造侵蚀深切割高山、构造侵蚀中切割高山、构造剥蚀高原低山丘陵和极高山地形四种地貌类型,其基本特征见表1。

由表1可知,油库附近地貌类型主要为构造侵蚀中切割高山,海拔高程主要集中在3 500~4 000m左右,山顶附近地形逐渐平缓。

2.2 地层岩性

勘察区属于秦岭昆仑地层区,中生界三叠系地层在区内广泛分布,以马尼干戈一带断裂为界划分义敦-中甸和马尔康地层分区。义敦—中甸地层主要分布于测区西南,岩性由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组成。马尔康分区地层主要分布于测区东北,岩性主要为砂、板岩。古生界地层在区内分布较少,仅在马尼干戈一带零星出露志留系(S)地层,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结晶板岩、千枚岩互层,主要岩性如表2所示。

表1 地貌类型分布特征

由表2可知,勘察区域周围以古生代三叠系地层为原岩组成,受重力地质作用形成各类第四系成因的第四系地层,据现场调查不稳定斜坡(崩塌)及影响区(带)地层出露包括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T2z)、第四系崩坡积(Q4col+dl)、第四系残坡积(Q4el+dl)及第四系冲积层(Q4al)。

2.2.1 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T2z)

基岩结构为陡倾反向坡,岩性为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T2z)薄层-厚层状砂质板岩,岩质较坚硬,抗风化能力较强,受此结构控制上部覆盖层上薄下厚,呈锥状。钻孔揭示,岩层单层厚5~8cm,层面陡倾,倾角70°,岩芯呈柱状,单节长20~30cm,最长可达60cm,多被层面裂隙切割,裂隙面见钙质、铁质侵染。强风化层厚0.8~1.5m,岩心呈短柱状或碎块状;中风化层岩芯呈长柱状,锤击声响,岩心节长30~60cm,发育层面裂隙。薄层-厚层砂质板岩常形成陡崖,坡陡坡长,斜坡稳定性较好,坡脚有崩坡积层、残坡积层。

表2 地层岩性

2.2.2 第四系崩坡积层(Q4col+dl)

主要物质为碎块石土,分布于斜坡上层基岩出露下侧,中部基岩出露上侧,块石岩性成分为板岩,块径0.1~1.5m不等,中等-强风化,棱角状为主;细粒成分为为粉质黏土,稍湿,含量约为20 %~30 %。整体而言,碎块石土结构较松散、孔隙率大而透水性强,粒径级配较差。

2.2.3 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

主要物质为粉质黏土夹碎石土,黄棕色,分布于斜坡中部基岩出露下方,块石岩性成分为板岩,块径0.5~1.0m不等,中等-强风化,棱角状为主磨圆度差,含量为30 %~40 %;细粒成分为为粉质黏土,稍湿,稍密,粘性及胶结度中等。

2.2.4 第四系冲积层(Q4al)

掩埋于不稳定斜坡第四系坡积层之下,厚3.12~9.52m,可划分为粉土、卵石和含砾粗砂三部分。

3 危岩体特征

3.1 危岩带特征

3.1.1WYD01危岩带

WYD01危岩带高50~70m,平均宽40~50m,立面面积3 180m2,斜坡倾向330 °,坡度70~ 85 °,坡体内主要发育两组裂隙,其产状分别为305 °∠80 °和230 °∠65 °,裂隙间距0.5~1m,未见明显泥质充填迹象。受制于以上裂隙控制,岩体被切割成(直径0.5~1.5m)大小不等的块体。

据现场调查,现状坡面上存在松动岩块,在降雨的进一步影响下,岩块存在继续崩落的可能。WYQ01危岩区(面积约3 000m2),现状坡面下残留危岩体体积约200~300m3。零星块石崩落区下方斜坡坡度较大,零星崩落的块石可能滚落至村民生活区,对当地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3.1.2WYD02危岩带

WYQ02危岩区高140~165m,宽130~160m,斜坡倾向280 °,坡度50~70 °,坡体内主要发育两组裂隙,其产状分别为300 °∠80 °和235 °∠60 °,裂隙间距0.5~1.5m,未见明显泥质充填迹象。受制于以上裂隙控制,岩体被切割成(直径0.5~1.5m)大小不等的块体。

据现场调查,现状坡面上存在松动岩块,在降雨的进一步影响下,岩块存在继续崩落的可能。WYQ02危岩区(面积约13 200m2),现状坡面下残留危岩体体积约600~700m3。零星块石崩落区下方斜坡坡度较大,零星崩落的块石可能滚落至村民生活区,对当地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3.2 危岩体特征

WY01危岩体呈梯台状,立面为梯形,危岩侧壁完全裸露。危岩体平均宽4.0m,高5.0m,厚2.5m,体积50m3。发育的地层岩性为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砂质板岩,主要受后壁裂隙及侧壁裂隙两组裂隙切割控制:

①侧壁裂隙:245 °∠55 °,切割深度1.5~3.0m,张开度20~30cm,碎块石土半充填。

②后壁裂隙:290 °∠76 °,切割深度1.0~2.5m,呈闭合 状态。

危岩体主要受后壁①号裂隙的控制,与坡面产状组合形成外倾不利的结构面,在地震及降雨的作用下,危岩体易发生坠落式崩塌(图1)。

图1 WY01危岩全貌照片

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得出危岩形态及变形特征:危岩体主要受后壁②号裂隙的控制,与坡面产状组合形成外倾不利的结构面,在地震及降雨的作用下,危岩体易发生坠落式崩塌。该处危岩同时受后壁壁裂隙的控制,由于裂隙完全贯通,危岩稳定主要受危岩体重心控制,危岩底面为小角度反倾层面,危岩底部岩石风化破碎,定性判断危岩暂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4 结论

在现场勘查的基础上,获取了油库边坡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危岩带和危岩体进行分析,得到了危岩形态及变形特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建议采用主动防护网。

猜你喜欢
危岩块石第四系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危岩勘查中的应用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交通荷载作用下大粒径土石混合料路堤沉降特性分析
不同粒径组合块石群水下漂移数值模拟
危岩集合体激振特性试验研究
渤海湾西第四纪以来差异性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指示
抚顺东露天煤矿第四系边坡锚索加固设计
地基土中基床块石沉降变形研究
面向地质灾害防治的第四系空间信息提取研究
某高速公路边坡危岩调查和稳定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