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税收增长与地方经济

2020-07-23 02:19周小余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8期
关键词:税收收入征管税收

周小余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83)

一、引言

经济是税收的基础,税收是经济的反映,税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有关数据显示,1991~2018年,我国GDP总量从22005.6亿元发展到990865.1亿元[17][][[][],扩大了约45倍。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也保持高速增长。1991年我国税收收入为2883.45亿元,2018年飙升至169958.79亿元[17][][[][],扩大了近59倍,远高于同期GDP增长水平。

税收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而税收征管是整个税收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税收管理目标,将潜在的税源变为现实的税收收入的实现手段。曾亚敏和张俊生(2009)提出税收征收机构是国家对企业的重要监督力量之一。通过税收征稽,税务机关能对公司的财务账目进行检查。税收征管可以视作对公司运营、监控的重要外部力量[15]。因此,税收征管的强度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进而影响地方经济。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中国税务学会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评估报告》1①《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评估报告》http://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24/c5150448/content.html。根据报告显示,2019年实施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累计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9%;绝大部分企业从中受益,有力地拉动了消费、投资、就业地增长。税收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开展税收征管、税收增长对地方经济影响的研究。采取2004—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税收征管、税收增长与地方经济间的关系,有助于了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协调税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一)税收征管与地方经济

关于税收征管与地方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陈晓光(2016)采用1993-2007年的数据研究财政压力、税收征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采用双差法利用全国取消农业税作为准实验,提出乘数效应理论,最后得出地区间的财政压力差异会通过税收征管的“乘数效应”扩大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结论[2]。大部分学者研究了税收征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而企业的发展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谢获宝等(2020)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财务数据,研究在企业的税收征管背景下,营改增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形成的微观效应,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营改增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而税收征管强度削弱了营改增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效应[13]。于文超等(2018)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考察税收征管活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经过基准回归发现税收征管活动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14]。张玲和朱婷婷(2015)以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税收征管、企业避税以及企业投资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税收征管可以抑制企业避税活动,进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16]。

(二)税收增长与地方经济

关于税收增长与地方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学者们大都认为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大部分学者认为税收与经济发展这两个变量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着重研究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程婉静和冯烽(2015)采用1999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4季度中国GDP和税收收入的季度数据,在使用了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SVA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富有弹性的税收在经济上行阶段起到了抑制通胀的作用,对经济波动起到了较强的缓解作用,在经济下行阶段税收并没有起到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而国内GDP对税收收入增长在短期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其长期影响不显著[3]。刘育红等(2010)利用陕西省1994—2007年税收和GDP的相关数据,对税收收入与GDP历史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格兰杰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陕西省税收与GDP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发现陕西省的税收与GDP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税收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10]。高黎和聂华林(2006)运用1994—200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决定税收增长,税收增长没有妨碍经济增长[6]。也有学者从税收对经济增长的角度研究二者间的关系,冯文斐(2020)利用1995—2018年的数据,结合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探究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东部各税种上升后,都会带来经济增长的负效应;西部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敏感度不如东部大;中部对企业所得税与流转税较东部更敏感。而流转税对无论东部、中部、西部的影响都是负的[5]。汪昊(2007)运用我国1995-2006年宏观经济的相关数据和税收平滑模型,研究发现税收超额负担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宏观税负的增长速度,税收对经济发展已造成严重影响[11]。还有部分学者主要从经济发展对税收增长影响的角度探究二者间的关系,吴鹏飞(2005)基于1994—200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后得出税收收入可较好地被GDP解释,但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的贡献并不大的结论,同时还探究了经济增长之外其他因素对税收增长的影响[12]。白景明(2015)从学理角度出发,提出经济决定税收,经济规模扩张必然扩大税源、带来税收增长[1]。

(三)文献评述

从总体上看,我国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地方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税收征管、税收增长分别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颇多,但同时考虑二者共同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较少,且本文从省级面板数据角度出发,所涉及的地区、年份跨度大,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基于此,本文拟采用我国2004-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探究税收征管、税收增长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以期为制订税收政策,优化和改革税收制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及参考。

三、理论分析

(一)税收征管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税收征管对地方经济存在正负两种可能的影响,一方面,当税收征管强度降低时,可以吸引投资、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但税收征管强度低也会存在问题,储德银(2020)提出地方政府放松税收努力将导致区域资源配置失衡与横向差异加剧,最终将阻碍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如果过度依赖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就会促使投资规模迅速膨胀且相对聚集于少数行业,不仅助推地区间产业结构失衡,还存在诱发宏观经济波动的巨大隐患[4]。另一方面,当税收征管强度提高时,表示着税收对经济的调节力度加强,有利于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政府提高税收征管力度将会增加其财政收入水平,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促进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长期来看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提高。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1,认为税收征管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税收增长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提出拉弗曲线2②拉弗曲线https://baike.baidu.com/item/拉弗曲线/2527248?fr=aladdin,拉弗曲线描绘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较高的税率会抑制经济的增长,它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得投资减少,进而收入减少,使税基减小,导致政府税收收入下降。反之,减少税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使得税收收入增加。刘军(2006)在研究中提出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影响程度较大;税制结构对经济的增长虽有影响,但影响度比较小[8]。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税收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负向影响。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了除西藏外30个省市区2004—2017年的面板数据,样本涉及除西藏外30个省市区的原因是部分年份的《中国税务年鉴》缺少对西藏地区税收数据的统计。面板数据主要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数据库。本文实证检验所需的地方经济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税收征管的原始计算数据来源于《中国税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税收增长数据通过查阅《中国税务年鉴》计算得出。

(二)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1.地方经济(万元):借鉴景斌强(2019)关于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7],用地区人均GDP表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采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表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税收征管:借鉴谢获宝等(2020)关于税收征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13],用税收努力指标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税收征管强度。税收努力是税收能力转化为实际税收收入的努力程度,等于税收负担比率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差值或比值。本文也采用各地区实际税收收入与预期可获取的税收收入之比来度量地区的税收征管强度,建立如下回归模型得到税收比率估计值:

其中代表在时期t内第i个地区的税收收入,代表在时期t内第i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代表在时期t内第i个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表示在时期t内第i个地区第一产业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则表示在时期t内第i个地区第二产业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接下来用税收负担比率的实际值与上述回归模型计算的估计值作比值,衡量税收征管力度,比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税收征管力度越大,模型如下:

3.税收增长:借鉴刘育红等(2010)在研究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用(本期税收收入/上一期税收收入-1)来计算税收增长比率[10],本文也采用公式(本期税收收入/上一期税收收入-1)来衡量税收增长(表一)。

表1 主要变量定义及说明

基于上述变量选择,本文构建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验证税收征管、税收增长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型如下:

其中gdpit表表示在时期t内第i个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中,gdpit表的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越好。teit代表在时期t内第i个地区的税收征管强度,teit的值越大说明该地区的税收征管力度越强。tiit代表在时期t内第i个地区的税收增长率,tiit的值越大表示地区的税收增长率越高。β0表示常数项,β1、β2分别为teit和tiit前面的系数。

(三)数据分析

1.描述性统计

对420个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地方经济的单位为万元,所以地方经济的最大值为129000元,最小值为4200元,标准差为24300,可见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且地方经济水平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上升的状态。税收征管强度一直处于波动状态,税收征管的最小值为0.35,最大值为2.74,标准差为0.36,可见税收征管程度在各个地区和年份的差异不大。税收增长也一直处于波动中,但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税收增长的最小值为-0.43,最大值为1.76,增长率出现了负值,说明在某些年份税收呈现出下降状态。

表2 描述性统计分析

2.回归分析

用stata对地方经济、税收征管、税收增加建立随机效应模型,以2004年—2017年为时间变量,30个省、市、自治区为个体变量,通过面板回归得到最终方程如下:

由表3可知,税收征管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影响,变量税收征管的Z值为4.13,P值小于0.01,说明税收征管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验证了假设1,当税收征管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地方经济随之增加1.323个单位。但税收增长对地方经济产生负向影响,变量税收增长的Z值为-13.88.且P值小于0.01,说明在1%的水平上税收增长是显著的,即税收增长对地方经济产生显著了负效应,税收的提高反而会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当税收增长了1个单位,地方经济会减少5.938个单位,假设2也成立。常数项的Z值为7.82,P值为0.000,常数项在1%的水平上也是显著的。

表3 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依靠社会公共权力,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征税,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而税收征管的强度、税收的数量会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深入探究地区税收征管、税收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税收征管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税收征管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地方经济随之增加1.323个单位。

2.税收增长对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显著负影响,当税收增长了1个单位,地方经济会减少5.938个单位。

(二)建议

1.政府应加强税收征管、依法科学地进行征税,通过加强税收征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应重视税收征管工作,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完善地方税体系,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2.调整宏观税负水平,确定征税的合理范围,在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时不影响经济的增长。同时增加政府公共支出,适当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释放更多的市场活力,促进消费者进行消费,支持地区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税收收入征管税收
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洞察全球数字税征管体系
加强事业单位非税收收入管理的分析
环境保护税征管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基于《环境保护税(草案)》征管模式的思考
各项税收收入(1994 ~ 2015年)
农业主要税收收入
个人房屋租赁税收征管的实践与探索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