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菜根

2020-07-23 07:31朱湘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香干白薯菜根

朱湘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句俗语便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教我们不要怕吃苦的意思。

还记得少年的时候,立志要做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当时不知在哪本书内发现了这句格言,于是拿起案头的笔将它工楷抄出,粘在书桌右边的墙上;并且在胸中下了十二分的决心,在中饭时候一定要牺牲别样的菜不吃而专咬菜根。上桌之后,果然战退了“肉丝香干”的诱惑,致全力在“青菜汤”的碗里搜求菜根。找到之后,一面着力地咬,一面又在心中决定:将来做了英雄的时候,一定要叫老唐妈特意为我们一人炒一大盘肉丝香干,摆上得胜之筵。

萝卜当然也是一种菜根了。一个新鲜的早晨,在卖菜的吆喝声中起身,披衣出房,看见桌上放着一碗雪白的热腾腾的粥,粥碗前一盘腌菜,有长条青色的豇豆,有灯笼形的通红的辣椒,还有萝卜,米白色而圆滑,犹如一些煮熟了的鸡蛋。这与范文正的淡黄齑差得多远!我相信那个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老祖宗,看见了這样一顿早饭,绝对会摇他那白发之头的。

还有一种菜根——白薯,但是白薯并不难咬。我看我们的那班能吃苦的祖先,如果由奈何桥或望乡台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回家,我们绝不可供些什么煮得木头般硬的鸡,或是浑身有刺的鱼,因为他们老人家的牙齿都掉完了,一定领略不了我们这班后人的孝心,我们不如供上一盘最容易咬的食品——煮白薯。

如果咬菜根能算得艰苦卓绝,那我简直可以算得艰苦卓绝中最艰苦的人了:因为我不单能咬白薯,并且能咬这白薯的皮。给我一个刚出灶的烤白薯我是百事可做的,甚至叫我将那金子一般黄的肉通通让给你我都做得到,唯独有一件事我却不肯做,那就是把烤白薯的皮也让给你。它是整个烤白薯的精华,又香、又脆,正如那张红皮是整个红烧肘子的精华一样。山药、慈姑也是菜根,但是你如果拿它们给我咬,我并不拒绝。

我并非一个主张素食的人,但我也并不反对咬菜根。据西方植物学者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种,比他们多六倍——我宁可这600种的菜根种种都咬到,都不肯咬一咬那名扬四海的猪尾,或者那摇尾乞怜的狗尾,或者那长了疮,脓、血也不多的耗子尾巴。

(选自《中国散文百年精华鉴赏》)

【赏析】

本文运用了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方式,别出心裁,启人心智,令人回味无穷。“咬菜根”这个题目,出自“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个俗语,其含义正如作者所言,是“教我们不要怕吃苦的意思”。但作者开篇之后,并没有顺势展开论述,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偏说咬菜根未必都苦,有的菜根甚至是一种美味。结果,“咬菜根”倒变成其乐无穷的享受了。文章读来顿觉眼前一亮,让人茅塞顿开,不禁为作者的巧妙构思拍案叫绝!

猜你喜欢
香干白薯菜根
四代人只做一块香干
吃白薯的正确姿势
芹菜炒香干
嚼“菜根”之滋味
菜根谭
香干臭干
挖白薯
糖心回忆
挖白薯
香干与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