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的双元学习与数字化 课程资源建设

2020-07-23 08:55桂世河廖以臣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桂世河 廖以臣 

[摘 要] 双元学习理论秉持可持续发展观来处理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的资源竞争,能有效平衡现实主义与未来主义。基于该理论发现,研究型大学与其他类型大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其本科生存在双元学习的实际需求。双元学习本质上是创造、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我国研究型大学向创新型大学转型。因此,研究型大学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双元学习为目标,并根据双元学习的平衡方法予以实施。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双元学习;数字化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7-0061-03

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本科教育,而一流的本科教育又重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教学信息化,加快了课程结构变化,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有利于开展个性化学习和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为高校重塑教育教学形态、打造“金课”提供了新契机。目前众多学者提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应是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教育,但还未论及其本科教育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基于双元学习(ambidextrous learning)理论可发现,研究型大学与其他类型大学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其本科生存在双元学习的实际需求,进而,其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必须秉持双元学习理念。

一 双元学习及其平衡方法

双元学习源于1991年March提出的两种学习方式:利用式学习(exploitatory learning)与探索式学习(exploratory learning) ,成为组织学习理论和组织创新理论的一个新概念。其中的利用式学习强调对现有知识的利用和深度开发,有助于渐进性创新;而探索式学习强调探索新知识,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企图实现突破性创新。利用式学习是现实主义,从现有知识和当下条件出发,谋求当下的生存问题,寻找目前的竞争优势和现金牛业务。在当前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和迭代加快的社会背景下,利用式学习容易导致“能力陷阱”,使公司无法迅速应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可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探索式学习是未来主义,为了谋求长远发展而高瞻远瞩,但过分强调这一学习方式容易冒险、冒进,导致“创新陷阱”。

一些学者从心智、时间等资源竞争的角度出发,认为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之间相互排斥,不可兼施。然而,Kang和Snell认为组织必须且能够同时开展两种学习,并于2009年提出了“双元学习”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越来越认为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是辩证统一关系,双元学习就是秉持可持续发展观来处理组织的当下与未来的发展链接。基于此,如何平衡两种学习方式,成为双元学习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

近年,学者未双元学习提出了几种平衡方法。其一是时空分离平衡法(temporal separation),主张在一定时间内聚焦一种学习模式,然后轉向另一种学习,依次循环进行,避免共时学习带来的资源竞争压力。其二是结构双元平衡法(structural ambidexterity),认为组织结构中的不同部门或子单元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有的专门从事应用性活动,主要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培育现有竞争优势和金牛业务,应以利用式学习学习为主;而另外一些单元着眼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可致力于探索式学习。其三是情景双元平衡法(contextual ambidexterity),认为理性的个体拥有自身的判断力,能够合理分配学习的资源,并在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做出选择,所以两种学习的平衡可通过个体的掌控加以实现。

二 研究型大学的双元学习

在2017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教育部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把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类。其中,研究型高校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为主,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研究生培养占较大比重。而在《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等差异性,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可见,研究型大学包括学术研究型大学和应用研究型大学。其中,学术研究型高校是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引领,而应用研究型高校是以培养应用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为重点。

目前“双一流”建设A类院校基本上是研究型大学,从本科生占比和升学情况看,在校本科生人数占在校生总数一半以上,而本科毕业生超半数直接升学,其中超六成留本校读研。换句话说,目前研究型大学有近半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就业或创业,实乃应用研究型人才。一些研究型大学为了达到研究生的比重较大,纷纷缩减本科招生人数,甚至不惜砍掉一些本来具有相对优势的本科专业。如此之下,即使研究型大学今后的本科毕业生能全部升学,从而本硕连读,本科阶段也必须进行双元学习。

中外大学的发展历史证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职能曾经一度出现弱化甚至边缘化现象,导致大学教师往往以“学者”自居,一定程度上游离了“教者”身份。21世纪以来,我国引进教学学术、研究性教学、科教融合等理论,试图让研究型大学“回归本分”,但实践上阻力重重。例如,最近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研究性教学改革进展不顺,既不普遍也不深入。大学生受“实用主义”学习倾向影响,并不欢迎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

由于在我国研究型大学中,尤其是国内一流的“985工程”高校,42%的本科生认为“大学的学习生活并没能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所以有的学者提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挑战性与支持性并存的学习经验。其实,挑战性与支持性并存的学习经验就是双元学习,本质上是“三创”(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创造强调“原创”,需要探索式学习;创新是“渐进推陈出新”与“活用”,需要利用式学习;而创业强调现实,是把创造、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在2018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进一步“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的确,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理念和战略选择,也是我国高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高教界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所以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向创新型大学转型。创新型大学秉持创新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其创新的广度与深度高于现有的研究型大学,是对研究型大学的超越。基于此,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大学,相继把建设创新型大学或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纳入学校发展规划。

尽管新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让我们处在一个更加不确定性时代,本科教育应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然而我国本科教育仍然停留在确定性知识范式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最根本要求是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研究型大学向创新型大学转型,其本科学生的创造精神与能力培养需要探索式学习,而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培养需要利用式学习。

在培养大学生能力方面,存在面向当下还是面向未来的选择。基于当下,强调能力与工作岗位要求的匹配性,就业能力高;着眼未来,关注新产业革命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为未来储备人才。现有的优势赶不上未来的趋势,以互联网、数字技术、智能、新媒体技术等为代表的产业革命新浪潮对未来人才的能力需求并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研究型高校应注重未来环境要求的岗位新能力。因此,无论是学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研究型大学,促进本科生的双元学习势在必行。

三 研究型大学在双元学习理念下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思路

(一)研究型大学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目标:强化双元学习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致力提供数字化课程资源,既然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存在双元学习的实际需要,那么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就必须以促进他们的双元学习为目标。

在以往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教材是课程资源建设的核心,也是整合数字化课程资源与拓展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基础,但这一核心和基础地位逐步被边缘化,原因在于:第一,随着新科技迭代加快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加大加快,许多专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被颠覆了,需要重新建构适合新产业革命影响下的新体系、新理论和新知识。即使是最新的教材,也难以及时转向互联网思维、数字化思维、智能思维,从而具有滞后性,学生在教材上的获得感降低。第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学习资源海量,本科生可从互联网上获取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大部分知识,降低学生对教材资源的依赖。如此之下,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迫在眉睫。

虽然一般教材具有滞后性,却是学生利用式学习的关键课程资源。新产业革命浪潮下出现的前沿理论、社会新现象、新问题是一般教材无法及时探讨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探索式学习的关键课程资源。因此,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重在“用教材”:基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需要适度突破教材中的现有知识理论。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比较而言,文科生对教材容易自学,因此“用教材”偏重学生自学和利用式学习,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更在拓展教材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

(二)根据双元学习平衡方法来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数字化课程资源

首先,根据时空分离平衡方法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在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中,依据时空分离平衡法应相对区分利用式学习资源与探索式学习资源,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按照先后顺序呈现与利用。由于利用式学习是对现有知识的整合与应用,是探索式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中,教材成为利用式学习的核心资源。探索式学习资源在于提供新文献、新近案例及其问题、理论分歧,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结论。

其次,根据结构双元平衡方法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就目前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去向而言,学生结构存在双元性,一半学生是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另一半学生是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鉴于此,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需要汲取结构双元平衡法的思想精髓,向就业或创业的学生主要提供利用式学习资源,向有读研倾向的学生主要提供探索式学习资源。

最后,根据情境双元平衡方法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情境双元平衡法给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启示是,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注重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例如,同一个教学案例资源,可以设置有助于利用式学习的问题导向,也可设置有助于探索式学习的问题导向。在本科“市场营销”微助教中,如果使用小米公司案例,可提出“小米能取得目前的成功,关键因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通过讨论墙上,可见学生的答案有五花八门:饥饿营销、粉丝营销、市场定位、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高技术含量、性价比比较高、把粉丝对手机设计的期望变成现实。这些答案基本是利用式学习的结果。也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思考:“小米今后取得成功的關键因素是什么?”这需要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

参考文献:

[1]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

[2]Kang S-C,Snell S A.Intellectual capital architectures and ambidextrous learning: A framework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9,46(1).

[3]Tushman M L,Anderson P.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6,31(3).

[4]Tushman M L,OReilly C A. The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 managing evolutionary and revolutionary chang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6,38 (4).

[5]Gibson C B,BirkinshawJ. The antecedents,consequences and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4,47(2).

[6]史静寰,陈乐.构建“本研一体”“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9(1).

[7]周波,刘世民.教学学术视域下大学教学的品性及其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2018(6).

[8]杨冬.大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的阻力及其化解[J].重庆高教研究,2019(3).

[9]周光礼,黄露.为什么学生不欢迎先进的教学理念:基于科教融合改革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

[10]吴凡.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时间与学业任务的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8(11).

[11]吴朝晖.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N].人民日报,2017-05-09(7).

[12]彭大银,刘新静.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与本科学风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7(Z1).

[13]吴立保.论本科教育从“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整体性变革——以知识范式转换为视角[J].中國高教研究,2019(6).

[14]李勇军.“以学生为中心”与大学课程教学[J].大学教育,2018(7).

[15]周序,黄路遥.数字化课程40年发展评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8(10).

(责任编辑:王义祥)

猜你喜欢
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国际合作联合培养项目的思考与改进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理论力学教学方法交流
建设高水平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研究型大学中教师角色分析
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研究
试论建设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研究型大学留学研究生教学方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