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体育游戏在区域活动中的开展探究

2020-07-23 06:24李秀娟
成才之路 2020年20期
关键词:幼儿体育民间体育游戏教学实效

李秀娟

摘 要:在区域活动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属于园本课程开发范畴。闽南地区的幼儿园,拥有诸多民间体育游戏项目值得开发、探索。文章对闽南民间体育游戏在区域活动中的开展进行探究,以提升体育教学实效,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幼儿体育;闽南文化;民间体育游戏;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0-0100-02

民间体育游戏是民间游戏的一部分,它来自不同地方,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在幼儿教育中融入民间游戏,能体现《纲要》的精神。基于此,本文对闽南民间体育游戏在区域活动中的开展进行探究。

一、闽南民间体育游戏在区域活动中开展的意义

身處闽南地区的人,小时候玩过的民间游戏数不胜数,就体育游戏而言有“捉人”“破冰”“跳格子”“跳绳”“捉迷藏”“攻炮城”等。这些丰富而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能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充分感受、接触、尝试、体验,能发展幼儿运动能力,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整合式的班级运动区”就是笔者所在幼儿园在开展闽南民间游戏课题研究背景下,依据《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构建的幼儿自主运动模式。

二、闽南民间体育游戏在区域活动中的开展

1.创设游戏环境,营造游戏氛围

《纲要》提出:应该创设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认知心理学也强调:儿童是在与自己周围的环境以及活动材料的互动中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的。在区域活动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同样需要有丰富的环境支持。幼儿教师需要创设符合体育教学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氛围。

第一,提供适宜体育游戏的空间。适当的游戏空间不仅能满足幼儿体育游戏的基本需求,还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游戏空间太小容易引起幼儿拥挤、相互碰撞。因此,教师在创设运动区时,应充分考虑幼儿游戏空间,可利用活动室外的走廊,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场所。这里与室内其他区域相隔离,能避免相互影响,空间相对较大,能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第二,创设区域体育游戏文化。民间体育游戏的特点是具有地方性,因此,在创设游戏环境时,教师还应该营造良好的区域游戏文化氛围,让幼儿在参与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教师可在运动区放置闽南特色斗笠、簸箕等,并张贴各种民间体育游戏图片,鼓励幼儿欣赏交流。也可在墙壁上悬挂常见的民间体育游戏材料,营造民间体育游戏氛围。创设区域体育游戏文化,能让幼儿感受到闽南民间体育游戏的地域特点和悠久的历史,了解更多的民间体育游戏,提高游戏的兴趣。第三,灵活布置区域游戏环境。区域游戏环境的布置要随着幼儿活动的需要逐渐推进,不断更新。例如,在开展民间游戏踩高跷的过程中,起初,幼儿非常感兴趣,自主选择高低不一、宽窄不一的高跷,并且还利用运动区现有的材料,创设“障碍”踩高跷活动。但一段时间以后,便少有幼儿进行该项活动。为激发幼儿参与踩高跷游戏的兴趣和热情,笔者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设计各种高跷,并张贴在墙壁上,还将幼儿在运动区踩高跷的照片进行展示,与幼儿一起布置“高跷乐”版面,鼓励幼儿随时将自己踩高跷的过程、场地布置图画下来。

2.投放适宜材料,丰富游戏内容

材料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基础,民间游戏材料丰富多样,但是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投放在班级运动区,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地投放适宜的材料。例如,笔者负责的班级的运动场地设置在班级后走廊,场地相对开阔,可以同时容纳全班幼儿一起活动。在这样宽敞的场地条件下,弹珠、跳绳、踢毽子等民间体育游戏都可以鼓励幼儿开展。同时,笔者还与幼儿园领导沟通,充分利用运动区墙面,因地制宜地开展游戏活动。诸如,悬挂“炮城图片”,引导幼儿用沙包投掷悬挂在“炮城”上的锁,如果锁被打下来,则“攻炮城”成功。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场地,又能培养幼儿投掷能力,还能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利用家长资源,提升游戏魅力

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指出,教师、儿童伙伴和父母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三种重要因素,家长在儿童成长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体育游戏可以勾起家长童年的记忆,是家长与幼儿心灵沟通的桥梁。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首先,收集有趣民间体育游戏。课题组教师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幼儿与家长一起用绘画的形式填写“我知道的闽南民间体育游戏”“游戏步骤”等,并且将这些问卷调查张贴在运动区。因为这些问卷调查是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的,图文并茂,所以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细致观察,相互交流,讲述游戏玩法,兴趣盎然。课题组教师还鼓励家长将现有的游戏材料拿到班级,以丰富民间体育游戏材料。其次,对民间体育游戏再延伸。教师鼓励幼儿除了在运动区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以外,回家还可以与家长一起开展游戏,并将自己的创新玩法或心得以“口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课题组教师还与幼儿一同展示他们的口述日记,丰富游戏内容。第三,开展家长志愿者服务。开展家长志愿者服务前,课题组教师通过微信、博客等,宣传民间体育游戏的作用,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鼓励家长自愿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志愿者不仅可以到班级为幼儿讲解、介绍游戏玩法,还可以与幼儿一同参与到区域游戏中,活跃游戏氛围。

4.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创新游戏玩法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是游戏的主人,他们不仅是民间游戏的继承者,也是民间游戏的创造者。然而,不管是继承还是创造,都离不开分享交流,思想碰撞。因此,在每一次区域活动后,教师都要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及时组织幼儿进行经验分享:游戏好不好玩?游戏怎么玩?游戏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通过分享交流,对游戏进行改善,创新游戏玩法。幼儿对不同的体育游戏有着不一样的想法,教师要多听取幼儿们的想法,对游戏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以推动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

“一个时代的物质营养素决定一代人的体格状况,一代人的儿童游戏文化生活造就一代人的精神品质。”教师要通过区域活动的形式,增加幼儿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机会,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刘雪芬.闽南民间体育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前教育研究,2018(06).

[2]章丽琴.如何将闽南民间游戏资源转化为幼儿园课程资源[J].福建教育,2018(16).

[3]梁玉.民间游戏在促进幼儿动作能力发展中的应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02).

猜你喜欢
幼儿体育民间体育游戏教学实效
幼儿体育课程合理化设置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浅析幼儿体育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本土民间幼儿体育游戏课程构建与实践
从源流与发展看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