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某白钨矿常温浮选精选工艺试验研究①

2020-07-24 07:10曾银银曹玉川黄光耀杨柳毅张国范
矿冶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白钨矿脉石水玻璃

曾银银, 曹玉川, 黄光耀, 杨柳毅, 王 程, 张国范

(1.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 2.江西修水香炉山钨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修水332438; 3.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410012)

钨金属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用途,因其稀缺且不可替代性被世界各国作为战略储备资源。 白钨矿常与方解石及萤石等含钙脉石矿物紧密共生,且在硬度、相对比重、溶解度等方面与脉石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表面的定位离子均为钙离子,在与捕收剂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相似的吸附行为;同时白钨矿的硬度低,易于过粉碎,在白钨矿浮选溶液体系中粗粒与细粒矿物之间、不同矿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导致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成为难题[1-4]。

大量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白钨矿通常需要“常温⁃加温两段浮选”才能获得高品位钨精矿,即原矿经常温浮选获得白钨粗精矿,然后再采用“彼德洛夫法”加温浮选获得高品位白钨精矿。 该工艺生产指标稳定,但是能耗和选矿成本相对较高[5]。

文献研究表明,不同类型脉石的白钨粗精矿精选分离的难度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脉石矿物是石英、硅酸盐时,常温法、加温法均能取得较好指标;脉石矿物是萤石时,白钨矿粗精矿采用加温法指标较好,常温法往往指标不理想;白钨矿与方解石分离时,常温法和加温法指标均不够理想[6]。

某钨矿石以白钨矿为主,脉石矿物组成较为复杂,主要矿物有透闪石、透辉石和石英,其次是方解石、萤石、长石和石榴石,少量云母和绿泥石,本文尝试采用常温浮选法处理该矿石。

1 矿样性质

矿样为江西某钨选厂浮硫尾矿,其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 可知,矿样中可供回收的有价元素主要为钨,选矿需要排除的组分主要有SiO2、Al2O3、Fe、MgO 等。

表1 试样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试样钨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知,钨主要以白钨形式存在,其次为黑钨矿,还有0.51%的钨存在于钨华中。

表2 试验矿样钨物相分析结果

2 试验研究

2.1 原则流程

根据试验矿样性质以及白钨矿浮选经验,参考现有成熟流程,确定原则流程如图1 所示。 其中捕收剂ZL 为浮选厂现场用药。

图1 试验原则流程

2.2 碳酸钠用量试验

白钨矿浮选一般在碱性环境下进行,碳酸钠是其浮选时常用的矿浆介质调整剂,改变矿浆黏度和分散矿泥,能够消除矿浆中多种有害离子对白钨矿浮选的不良影响[7-8]。

按图1 所示工艺流程,在水玻璃用量4 500 g/t、ZL用量750 g/t 条件下,进行了碳酸钠用量条件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3 结果可知,随着碳酸钠用量增加,粗精矿产率和回收率也逐步升高,品位则慢慢降低。 当碳酸钠用量为1 500 g/t 时,钨粗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均较理想,继续增加碳酸钠用量,虽回收率略微增加,但品位慢慢下降。 综合常温精选试验需要的粗精矿品位要求及药剂成本,确定适宜的碳酸钠用量为1 500 g/t。

表3 碳酸钠用量试验结果

2.3 水玻璃用量试验

水玻璃是白钨浮选过程中常用的抑制剂,水玻璃的抑制机理通常认为是HSiO32-和H2SiO3-这2 种亲水酸根离子在矿物表面形成吸附,使得脉石矿物表面亲水从而使其受到抑制[5]。 按照图1 所示流程,在碳酸钠用量1 500 g/t、ZL 用量750 g/t 条件下,进行了水玻璃用量条件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 可知,随着水玻璃用量增加,粗精矿产率下降明显,回收率也同样逐渐下降。 当水玻璃用量为3 000 g/t 时,粗精矿产率达到了19.03%,脉石夹杂比较严重,不利于后续的常温精选;当水玻璃用量为4 500 g/t 时,粗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均较理想,继续增加水玻璃用量,回收率下降较快,综合回收率及粗精矿品位指标,选择水玻璃用量4 500 g/t为宜。

表4 水玻璃用量试验结果

2.4 ZL 用量试验

按照图1 所示流程,在碳酸钠用量1 500 g/t、水玻璃用量4 500 g/t 条件下,进行了ZL 用量条件试验,结果见表5。 由表5 可知,随着ZL 用量增加,粗精矿品位慢慢降低,回收率逐渐增加,尾矿品位也逐渐下降,当ZL 用量增加到750 g/t 后,再继续增加其用量,回收率略微上升,尾矿品位略微下降。 综合考虑回收率、粗精矿品位及药剂成本,选择适宜的ZL 用量为750 g/t。

表5 ZL 用量试验结果

2.5 常温精选试验研究

常温精选试验研究对象为工业生产现场的浮硫尾矿,实验室经一次粗选二次空白精选(粗选段一粗二精)所得空白精选精矿样,针对该矿样进行了几种条件的浮选试验,试验流程为“一粗三精”(精选段),其中三次精选为空白精选,捕收剂和调整剂只在粗选段(精粗段)添加,药剂用量为针对浮硫尾矿样,试验结果见表6。 由表6 可知,在常温精选段的精粗段适当添加捕收剂ZL,再加大抑制剂水玻璃用量,有助于提高分选效率,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精矿品位,也能获得理想的精矿回收率。

表6 常温精选条件试验结果

2.6 全流程闭路试验

在条件试验基础上,确定了最优药剂制度,设计了闭路流程为:粗选段采用“一粗三扫二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精选段采用“一粗二扫四精,精精选尾矿集中返回到精粗选”流程。 试验流程见图2,结果见表7。由表7 可知,闭路试验最终可获得钨精矿WO3品位55.76%、回收率82.04%、尾矿WO3品位0.14%、金属损失率17.96%的指标。

图2 闭路试验流程

表7 全流程闭路试验结果

3 结 语

江西某白钨矿主要组分是白钨矿,含有较少的黑钨矿,微量钨以钨华的形式存在,属于典型的白钨矿。针对含钨0.77%的生产浮硫尾矿样,进行了常温精选闭路试验,最终可获得钨精矿WO3品位55.76%、回收率82.04%、尾矿WO3品位0.14%、钨损失率17.96%的指标。

猜你喜欢
白钨矿脉石水玻璃
冶炼烟气制酸净化系统水玻璃输送改进实践
水玻璃注浆材料性能改善的探索
河南某白钨矿选矿试验研究
细泥罩盖对煤炭可浮性的影响规律
含镁脉石矿物的选矿降镁研究现状及进展
基于强化预处理工艺的某锂矿浮选试验研究①
四川小草坝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析
知足常乐
Fe-BHA用于白钨矿的浮选分离
探究白钨矿选矿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