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喹莫特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7-27 01:53谢国烈杨凤娥满洁陈伟俊林颂梅陈剑云李晓华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莫特尖锐湿疣清除率

谢国烈, 杨凤娥, 满洁, 陈伟俊, 林颂梅, 陈剑云, 李晓华

(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皮肤科,广东 东莞 521000)

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1]。20~30岁人群高发,该病潜伏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且潜伏期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毒数量和患者本身的免疫能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困扰[2]。目前,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冷冻、激光、微波和药物治疗等,其中咪喹莫特作为一种小分子免疫调节剂用于治疗,但目前其治疗机制尚不清楚[3]。本实验比较咪喹莫特乳膏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患者皮损中CD4+、CD8+和TNF-α的含量,期望为该药用于临床治疗尖锐湿疣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符合尖锐湿疣诊断标准[4];②均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器官功能不全、心肌梗死或精神障碍等疾病;②临床资料信息不完整;③疣体直径大于10 mm,数目大于4个,且无法积极配合本次研究。

最终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皮肤科门诊16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男34例,女46例,平均年龄(31.14±5.33)岁,平均病程(90.56±6.98)天,疣体数目(25.21±5.06)个。对照组男30例,女50例,平均年龄(32.34±3.33)岁,平均病程(87.16±5.88)天,疣体数目(26.33±4.20)个。两组患者年龄(t=0.05)、性别(2=0.33)、病程(t=0.04)、疣体个数(t=0.17)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隔日夜间睡前,于疣体及附近直径约1 cm范围内的皮肤均匀涂抹浓度为5%的咪喹莫特乳膏(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H20030128),于早上清洗涂抹部位,若皮肤破损以及附近区域出现红肿或者较浅糜烂时停止使用该药物,创面自行恢复后再继续使用,共持续8周。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汽化皮损,当皮损基底清晰时停止汽化,每晚用1∶8 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至创面愈合,每2周复诊一次,如复发再行二氧化碳激光汽化皮损。两组均于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判定,随访16周,观察有无疼痛、充血、水肿、瘙痒和溃烂等不良反应出现,治疗结束后1、4、8、12和16周计算患者复发情况。

1.3 疗效评价

治愈:疣体完全脱落[5]。若存在部分脱落,则为非治愈。治愈率=治愈例数/该组患者总例数×100%。疣体清除率=(总疣体数量-剩余疣体数量)/总疣体数量×100%。复发:在原始患病部位以及附近直径约2 cm范围内出现新疣体,复发率=复发例数/治愈例数×100%。

1.4 两组皮损中CD4+、CD8+、TNF-α含量比较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在患病部位取皮损组织,经剪切、3 500 r/min离心处理20 min后,将细胞浓度调整为1×105mL,通过流式细胞仪(艾森生物科学公司)测定CD4+和CD8+数量;通过酶联免疫法(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测定TNF-α的含量,比较两组间水平有无差异。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两组治愈率、疣体清除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CD4+、CD8+、TNF-α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愈率、疣体清除率比较

治疗组治愈66例,治愈率82.50%;对照组治愈48例,治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9,P<0.001)。

治疗组疣体清除率为98.75%(79/80),对照组疣体清除率为83.75%(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27,P<0.001),可见咪喹莫特清除疣体的效果较二氧化碳激光清除效果好,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愈率、疣体清除率比较 例(%)Tab.1 Comparison of cure and verruca cleara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

2.2 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分析

在治疗后1、4、8、12和16周,治疗组66例治愈患者复发率分别为0、1.52%、4.55%、6.06%和7.58%,对照组48例治愈患者复发率分别为2.17%、8.33%、16.67%、25.00%和31.25%(表2)。治疗后第1周、第4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第8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表2 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分析 例(%)Tab.2 Comparison of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

2.3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共11例(13.7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例表现为疼痛,4例充血,2例水肿,1例瘙痒,1例溃烂;对照组共23例(28.7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7例表现为疼痛,5例充血,6例水肿,2例瘙痒,3例溃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8,P=0.02),可见经咪喹莫特治疗后的患者不易出现不良反应,有利于促进快速恢复。

2.4 两组患者皮损中CD4+、CD8+、TNF-α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D4+、CD8+和TNF-α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具可比性。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CD4+、CD8+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皮损中CD4+、CD8+、TNF-α水平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CD4+,CD8+ and TNF-α in the lesions between the two

3 讨论

尖锐湿疣属于最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未见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原则以去除瘤体,减少复发为主[6]。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尖锐湿疣患者多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其T细胞亚群水平明显异常[7]。

咪喹莫特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核苷类异环咪唑胺类抗病毒药物,在人体及动物的试验中均显示强大的抗病毒、抗肿瘤活性[8]。这种抗肿瘤、病毒的作用是通过诱导机体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干扰素α、γ,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6、8、10、12而发挥作用。CD4+/CD8+比值是衡量细胞免疫功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CD4+/CD8+比值下降表明T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增生能力降低,细胞免疫状态失调[9]。研究发现,正在消退中的尖锐湿疣皮损内T细胞总数明显增加,CD4+T细胞明显增加,CD4+/CD8+细胞比值均高于无消退的尖锐湿疣损害[10],为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免疫增强剂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内近年来已有报道咪喹莫特外用治疗尖锐湿疣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5,11-12]。

为了更好地提高本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本研究对比了咪喹莫特乳膏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治愈率和疣体清除率,并随访16周,比较患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在治疗后的12周检测患者CD4+、CD8+和TNF-α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组治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实验组治愈率为82.5%,与国内外文献[11-12]单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8周治愈率48.3%~92.8%的结果相当。两组疣体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皮损CD4+、CD8+和TNF-α含量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5)。本研究与Liao等[13]和罗浩杰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咪喹莫特乳膏本身无抗病毒作用,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分泌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如IL-2及IL-12等,增强机体B细胞和T细胞免疫功能,尤其是针对HPV感染的Th1细胞免疫,达到彻底清除病毒感染,实现临床治愈的目的。

综上所述,咪喹莫特治疗能明显减少尖锐湿疣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莫特尖锐湿疣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高人一筹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斑马去哪儿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