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的学生自主权与教师管理权论析

2020-07-27 16:26王林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校园管理大课间

王林

摘    要    眼下许多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在“大课间”收获了健康和快乐。然而,由于“大课间”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着学生自主权不能得到满足、教师管理权不能充分实践的客观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效率较低、管理较弱的。要实现“大课间”中学生对运动健身热情的转变,就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要保障“大课间”活动的安全就必须使教师可以充分实践管理权,以充分实现“大课间”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大课间 学生自主权 教师管理权 校园管理

学生身体素质一直是既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又常常被忽略的话题之一。许多学校利用两节课之间较大的课间时间(即“大课间”)开展具有校园特色的体育活动。相比传统的体育课,“大课间”的内容与形式更加随意和多样,对场地的要求更小,而对学生的动员程度更高[1],也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意欲实现“大课间”活动的成功,就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实现在“大课间”活动中表达自我、实现自我,而教师也必须从辅助管理方面发挥必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管理,规避“大课间”活动进行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只有在学生有兴趣、老师愿承担的基础之上,双方联动,才能够从实践层面真正构建一套有效有力的“大课间”协作机制,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助力。

一、学生“大课间”自主权的确立与范围

1.多元选择,提高学生的自我能动性

尊重学生在“大课间”时间的自主权是保障“大课间”活动活性的关键,多元化的选择是学生参与“大课间”的保障。过去部分学校“大课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结论。如笔者过去实习的某校曾将“大课间”简单地规划为课间操+课间长跑两部分,学生被动地参与,课间操的动作完成度很差,出操率也不高。而课间长跑更是很多学生的“噩梦”,一部分学生体能比较差,在经历过长跑后往往出现了咽喉部、肋部疼痛的现象,影响了后续上课的课堂效果;另一部分学生则因为短时间突然增加运动量导致满头大汗,由于无法及时更换衣服而感冒。这些情况进一步引发了学生抗拒课间活动的情绪,最终导致“大课间”课间操+长跑计划实施期间,请假的学生人数激增。因此,学校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的意愿。

2.平等参与,保障每个学生的参与权

“大课间”应该保障每个学生公平的参与权。我国的法律规定,每个适龄儿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在“大课间”的问题上,这一权益应该表现为要求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参与游戏的权利。虽然这一要求相对简单且明晰,但在一些学校仍然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完全得到保障。如某校在“大课间”开展校园足球特训活动,但参与者仅限于在选拔中有出众表现的学生,专业教练和专门场地在“大课间”期间也只提供给被选中的学生,这一安排从某种程度上会打击其他学生参与“大课间”的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也可能因为人数不均等的编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参与的现象,这些也都是不平等的表现。

3.尊重差异,保留学生拒绝的权利

除了参加的权利,“大课间”的成功开展也离不开学生说“不”。在过去,教师都忽视了学生拒绝参加“大课间”的权利。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大课间”的参与率甚至会将“大课间”的出勤率和班主任的绩效工资挂钩,迫使班主任要求每个学生都准时准点到达操场,但如此举措很快就消磨了学生对大课间的积极性,导致后期大课间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要給学生说“不”的空间。学校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不论“大课间”安排得多么完善,都可能存在着不愿意参加、不喜欢参加的学生。校方可以尝试挖掘新的游戏点、兴趣点来引导学生参与,而不是借助于强制手段将学生“赶”到操场,强制学生融入“大课间”,后者实际上是对学生积极性的揠苗助长。

二、教师“大课间”管理权的实施策略

1.管理有术,增加学生的选择余地

教师作为学生参与“大课间”的直接管理者与参与者,其工作本身就是面向学生的,教师对待“大课间”的态度也必将引起学生对“大课间”的认知变化。对学生的管理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大方向。教师不应该是“大课间”的主导者,而应该是服务者。举例来说,某校购入一些体育器材吸引学生参与“大课间”,在操场周围布置了许多单杠、双杠、吊环等等,但由于年龄和体力因素,参与的学生数量有限,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发挥接触学生的优势,了解学生的喜恶;又譬如某校为了“大课间”,购入了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器材,但学生宁愿选择踢毽子、跳绳等传统项目,也不愿意选择新型项目,此时教师就应该了解学生做出选择的原因。

2.引导有方,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

成功的“大课间”活动离不开教师和学校的引导。教师应该如实地收集学生对“大课间”的态度与看法,了解学生对“大课间”开展状况的影响,分析学生对项目的喜爱偏好等等,而不是从上而下地强制要求学生执行学校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观察学生对哪一类运动抱有比较大的热情和兴趣,在学校组织“大课间”活动时提供参考意见。对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教师也可以利用班级内部调控的手段做出均衡化的调整。如在学校购置的“大课间”运动器械资源比较紧张、难以满足学生需求时,适当地划拨班费,购买一部分运动器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建言献策方面,向学校提供改良“大课间”安排的建议与意见。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部分满足学生提出的个性化运动需求,如允许学生自带运动器材进入学校,允许学生在“大课间”运动使用一些非传统意义的运动器械,像流行的悠悠球、竹蜻蜓等等,都可能让学生在游戏性的活动中获得比较大的运动量,其运动效果不亚于成体系、专业化的体育健身项目。

从参与角度看,教师可以发挥带头作用,自己也参与到游戏中去,主动和学生组队进行比赛。班主任在“大课间”期间多与学生互动,能够有力地提升“大课间”活动的吸引力,提高教师在学生群体中的亲和力和被接纳度。

3.承担有责,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大课间”是一项全校统筹的运动计划,对很多设施不完善的学校而言,动员全校参与“大课间”也是对学校运行机制和安全机制的一次大检查。教师作为直接管理者,在“大课间”活动中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面向低年级学生时,教师应该向学校提出多安排教师参与安全保障工作的要求,如多指派有体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到学生“大课间”监管中;又譬如可以尝试引入民间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当下的“大课间”活动安排,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师生联动共建“大课间”的高效机制

1.保证学生公平参与,教师承担管理职责

对“大课间”可能存在的不平等,学校应该重视起来。首先对资源稀有、分配不均的现象,学校应该考虑发展其他项目,而不是为了营造“特色”“精品”的噱头而追求打造不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活动。学校可以在“大课间”期间提供更多投入小、参与性强、门槛低的活动供所有学生运动、娱乐,在体育课、课后活动等时间段再安排精品专业的特训课程给有能力、有意愿参与的学生;而对于因为分配原因落单的学生,学校也应该采用年龄分组机制,尽可能地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

在程序安排上,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个人精力的充足程度。如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比较轻,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身体素质比较好,这时就可以推出以群体游戏为主的“大课间”活动。在过去的实践中,一些比较古老的传统游戏,像“老鹰捉小鸡”“红灯停绿灯行”等等,常常让学生们玩耍到忘了时间。这些游戏运动量比较大,同时考验个人机敏和群体配合,对低龄学生发泄过剩的精力有着很好的效果,有利于班级的稳定团结。对一些年龄较大,已经有良好的秩序意识、规则意识的学生,可以推动他们尝试参与规则相对复杂的球类运动,从更专业、更高效的角度帮助学生获得长足进步。

2.搭建学生兴趣通道,教师承担引导职责

学校安排管理的初心是保障每个学生都参与“大课间”、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但实际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学生丧失了说“不”的权利后,大多数只能被动地参加到“大课间”中来,不少活动可能是学生害怕或拒绝的。目前一部分在学校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可能并不适合“大课间”。以篮球为例,篮球是一项身体冲撞性很强的运动,对场地要求也比较高,篮球的抛掷也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4]。在“大课间”这样学生密集参与的环境中,不分年龄高低,安排学生打篮球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而篮球运动本身的冲撞性和竞争性也未必是所有学生都认可和喜爱的,性格柔弱、安靜的男生往往对篮球不感兴趣。目前一些学校将“大课间”的运动项目以男女分组,男生以冲撞性、对抗性运动为主,女生以灵活性、安全性运动为主,本质上是一种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加深,并不能客观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对于学生群体表现出的花样繁多的需求,教师就应该主动承担起引导责任,抛弃传统刻板的性别偏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喜恶加以引导。教师也可以尝试设计与参与“大课间”的日常流程,合理化学生在“大课间”的项目安排、组队安排等等。特别是在沟通层面,教师可以作为学生的代言人,主动参与到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中去。例如在前文中提及的“大课间”长跑活动,因为其巨大的运动量、不合理的运动规定、强制性的措施,导致学生对“大课间”退避三舍,对此教师就可以向学校反映学生的负面情绪,教师还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拒绝参与活动的想法与要求,而不是在学生拒绝时表现出怀疑、否定等情绪。

3.保障学生在校安全,教师承担守护职责

对一些青睐灵活性运动、有氧运动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权利,学校不应该将“大课间”规定成“任务式”的活动,学生也不应该仅仅充当学校指令的执行者。校方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供一定的项目选择,经济条件较好、学生密度较低的学校可以依托本校的场地优势开展校园足球、校园篮球项目;而经济条件较差,学生密度较高的学校可以适当提供跳绳、毽子、橡皮筋等等对场地要求不高、入门难度不大的运动器具,适当满足学生不同的运动需求。这一类运动既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大课间运动风险,又有利于降低学生参与大课间的资金压力。

在“大课间”开展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簿和家长先取得联系,使家长对“大课间”有初步的了解。首先,让学生在家庭中接受家长的安全教育;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定时学习、复习相关的急救知识,保障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疏解能力;最后,教师和学校应该明确相关的职责权利,做到对安全问题不推诿、不逃避,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一套检测、维护机制,保障校园内学生使用器械的安全,将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除此之外,校方也可以尝试联络保险公司,对学生的集体活动进行投保,即使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也可以保证善后工作做得妥善、合理。

参考文献

[1] 祝力泳.中考体育项目在大课间中的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

[2] 司徒跃华.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理念与操作方略[J].体育师友,2019,42(06).

[3] 孙尚峰.快乐大课间 茶香小校园[J].青少年体育,2020(01).

[4] 柳剑.人多地少型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和实践[J].田径,2019(12).

[5] 罗义安.大课间不是“大杂烩”[N].中国教师报,2019-11-13(003).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校园管理大课间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探究与实践
浅谈学校如何开展体育“大课间”
校内测量综合实习基地建设及管理初探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RFID技术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应用
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校园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大数据时代校园管理信息化的创新研究
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大课间”的重视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