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译学史》读书报告

2020-07-28 09:24罗露
广告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翻译理论

罗露

摘要:《中国译学史》由陈福康教授所作,全书介绍了中国古代、晚清明初、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译论发展。研读完毕,我深感自身学识浅薄,决心再读完《西方翻译史》,以弥补自己的理论不足。中国译学史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悟是: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我国历史上的翻译实践确不算零星,译论也可谓汗牛充栋,但多与理论脱节,甚至没有理论支撑,以至不能自成体系。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翻译家;翻译理论

一、中国古代译论:

翻译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因此古代中国译史以佛经翻译为盛。翻译家的个人修养与翻译也密不可分,如谦虚谨慎,不辞劳苦。唐朝译者玄奘提出的"五种不翻",也就是"音译",即不翻之翻。理想的译者应当像玄奘一样,去外地考究,通晓风俗人情。第二次翻译高潮是利玛窦"学术传教"的时期,为了扩大天主教的影响,涌现了大批的翻译活动。可见翻译是为经济政治服务的,因此,翻译工作者应当考究措词,译以致用。李之藻对西洋历法的翻译中,创译了不少术语译名,至今沿用。杨廷筠呼吁翻译西书,他与徐光启、李之藻一样,认为翻译国外先进的东西能学以致用,文化兴国。我国两周两汉时代,百家争鸣,可惜唯独翻译这块欠缺,译论主要为宗教服务,同时受本国文化影响,译论多词藻修饰,说理性欠佳。由于闭关政策,文化交流与翻译事业发展深受打击,我国古代第二次翻译高峰结束。

二、晚清民初译论:

晚清是一部反映民族兴亡的历史。鸦片战争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与此同时,翻译活动日渐频繁,有关翻译的见解、理论也随之丰富。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指出以前培养翻译人才的重大失误,提出国家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性,这对当今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也有所启示。同治元年创办"同文馆",但洋务派的局限性也体现在翻译主张方面,他们反对翻译有关"男女平权"的书籍,因此也有不可否认的片面性。我国西方科技翻译始于明末,盛于清朝。科技翻译的主要代表徐光启和利玛窦,两人合译了《几何原本》。直到道光年,中断许久的科技翻译再次兴起。再谈维新派,翻译方面梁启超论述的翻译问题最多。他认为要熟知西学知识,才能学到西方国家真正的可取之处。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提出中国近代最为有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林纾在近代翻译史上最大贡献是介绍西方文学作品方面,合译的法国《巴黎茶花女译事》风行海内,他在翻译中注意宣传实业思想,并论述了翻译中的具体问题,像翻译应当忠于原著等。蔡元培于甲午战争后接触新学,并成为我国最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所说的学界译学,指的是学术性翻译。根据国情,他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可行办法。王国维作为一代哲学家,十分强调译语概念之严密,他是以哲学角度来讨论译事的第一人。至明清之际,徐光启等人在科技翻译中留下了一些译论,虽为数不多,但注重论述翻译的功利性,意义非凡。首先,他们跳出了宗教翻译的藩篱,希望通过翻译来对西方进行反超。再者将翻译与爱国主义联系起来,实为近代译论的先声。晚清时期维新派对翻译理论的贡献最大,至民国初年,译诗理论开始显现,但晚清没有出现理论专书。

三、民国时期译论:

民国时期,翻译名家辈出。新文学运动之初的胡适,是第一位正式提出大量翻译外国文学名著的人,并且仅译名家著作,全用白话。对于文学是否有"可译性,他指出文章的风格等在译作上是可以保留的,诗歌的艺术美也是该重现的。郑振铎在翻译理论上作出的系统而完整的论述,具有启蒙和开拓意义。许多观点至今仍然基本正确,且有强大的生命力。与郑振铎同为文学研究社的茅盾,其主要贡献在于论述了翻译工作的目的与功能,翻译工作者本身的条件和修养,对于翻译本身的艺术要求等。同时,茅盾提倡翻译批评,他也是把鲁迅留下的"转译"问题论述的最好的。朱自清认为译名的方法有五种,其中意译用的最多。与茅盾的"神韵"如出一辙,浪漫诗人郭沫若的"风韵"强调译者主观情感的投入。郁达夫反对各国文艺思潮书的"乱译"和"误译",但他的批评态度过于激进,且本人的批评方法也有错误,后来引发诸多批评。以写诗、译诗见长的闻一多,其主要论述也是译诗相关的理论。鲁迅的有关译论几乎涉及了翻译问题的各个重要方面,并且见解深刻。鲁迅提倡的"直译"是针对"歪译"而言的,其"硬译"观点也是当今饱受争议的。他认为,翻译中适当的加入新的字眼、新的语法在里面,但以自然生动为适,不宜太多。他反对不加分析地"重译",是中国现代最重视翻译批评的人,至今具有指导意义。与此同时,瞿秋白反对鲁迅的"宁信而不顺",他强调"信"和"顺"不应当对立起来。他对译论的随意贬低虽欠妥,但其理论思想还是基本正确的。1930年代,对翻译理论贡献最大者当属林语堂,他将翻译视为一种艺术,提出了忠实、通顺及美的标准。译者需要遵守对原著者、中国读者以及对艺术的责任。林从语言学和心理学角度作了一些新思考,很有价值。著名的莎剧翻译家朱生豪的译论颇受赞扬,不仅译作数量多,且质量好,得到国内外莎学界的高度评价。民国时期的朱光潜,主要围绕"直译与意译"讨论,并批评了一般人误解的生生地"直译"或是胡乱地"意译",这与哲学家艾思奇的看法不谋而合。民国时期是我国译学理论较大进展的时代,他们之间的批评、讨论和争辩极大促进了翻译理论的发展。

四、新中国成立后译论: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翻译理论建设的工作很快被提上日程。董秋斯首当其冲,紧跟着茅盾就译本作了本质的、全面的批评,他认为指摘字句误译固然重要,但远不够。显然,茅盾吸收了董秋斯的意见,但比董更深刻。他还认为翻译是个体劳动,不能多人合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在当代译学家中,傅雷最为强调译者本身的条件、气质对于原作的"适应力"。他还注重译者的人生经历、全面的学识修养对于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他在翻譯用白话文或文言文的见解上,与鲁迅、周作人相近。钱钟书先生对于"化境"的解释是"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他的译论都是以读书笔记、评论的形式发表出来的,虽无系统,实则有力。新时期的翻译认为翻译者学习前辈的翻译理论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关于"信、达、雅"的翻译原则的讨论,刘重德提出用"切"替换"雅",认为要求风格切合原文本。许渊冲则认为,"雅"应解释为发扬译文语言优势,且认为这是翻译的"充分条件",如果用上便是锦上添花。第二,从新角度出发,与新学科结合,吸取相关学科的新成果,如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如与文化相结合的王佐良。另外,机器翻译研究也将登上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国译学界正式提出建立"翻译学"。新时期的翻译工作经历了一个初步发展,但受文革等其他影响,取得的成果颇少。

结语

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学科的兴起,也意味着翻译的交叉学科愈来愈多,作为一名语言学习者,我们应当提高自己的语言相关能力,戒骄戒躁,扎实地做好自己的手头翻译,为新中国的翻译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 中国译学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  刘军平.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  官琴.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述评[J]中国文学,2011(8):12-17.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翻译理论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建构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议许渊冲之文学翻译理论
再谈文学作品的可译性
从“动态对等”的视角探讨英语习语的理解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