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020-07-30 07:30曾海霞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安全教育高职学生

曾海霞

摘要:校园的安全稳定是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关键,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也日益扩大,高职学校校园的安全稳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本文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视域下,分析了当前高职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了高职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并提出了构建“三全育人”的安全工作理念。

关键词:三全育人   高职学生   安全教育   新媒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高职学校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的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安全,也影响家庭的幸福和国家安全稳定。因此,打造平安校园是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治管理、深化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内容之一。同时,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打造平安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直以来,高职学校校园安全都是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校园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和食品安全等。引发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因引起的安全问题,主要指火灾、食品安全、交通等外在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另一类是由学生内在因素引发的安全问题,主要指学生的身心状态、情绪波动等内在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

2.高职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课时不足。目前,高职学校虽然将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但是安排的课程周期短,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模式也无法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

其次,传统的大学生安全保卫工作主要由校园安全保卫部门独立承担,安全教育工作则由各系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辅导员来完成。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形式主要有在新生入学教育集中宣讲、寒暑假放假前辅导员班会宣讲,学院、系部偶尔安排的安全教育讲座,以及安全保卫部门在校园拉横幅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安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缺乏持续性,收效甚微。

再次,高职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不再局限于校园,所以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如花样百出的电信诈骗等。

最后,高职学生安全意识薄弱。高职学生普遍社会阅历浅,易轻信于人,自我保护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遇到突发重大问题时易走极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1.全员育人——安全教育工作是高职学校一项系统工程,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机制

建设平安校园是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校园生活的主体,所以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对于建设平安校园至关重要。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还是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同时,学生安全教育需要学生主动配合和自主学习。通过建立多方联动的全员育人机制,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安全教育。

首先,高职学校要树立全员育人的安全教育意识,建立全员参与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队伍。安全教育工作的重担不能仅仅停留在安全保卫部门、学生工作处和系部辅导员身上,还需要学校更多部门参与,涵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次,高职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建立家校互通渠道。高职学校要定期与家长联系,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一方面,高职学校可以及时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减轻学校的压力;另一方面,高职学校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家庭的最新情况,有助于学校加强对学生安全的掌控。

2.全过程育人——安全教育要贯穿于学生在校的整个过程,既着眼于育人的阶段性,又注重教育的连贯性

安全教育要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身心状态和当下的生活环境不同而开展,但是部分高职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只是在学生入校之初、寒暑假放假之前、节假日之前开展,没有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立足“三全育人”的视域,高职学校应该将安全教育工作贯穿学生在校的全过程。

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他们刚刚离开父母的保护伞,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这很容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因此,高职学校可以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安全主题教育班会,加强对高职新生安全常识的普及;对于大二在校学生来说,高职学校要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通过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时把控学生的身心状态;对于即将离校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高职学校应加强培养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的能力。

3.全方位育人——伸展触角、创新路径,充分各种新媒体,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平台

安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以保障学生顺利地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首先,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高职学校要加强对安全教育课程的改革,丰富教学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欲望。学生只有系统地学习安全教育课程,才能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高职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拓展安全教育平台。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新兴自媒体运用广泛,操作方便快捷,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传播更加高效。高职学校可以借助各种新媒体,如微博、微信、QQ、易班等,实行线上线下融合,丰富安全教育的形式。如高职学校易班大多采用“校—系—班”三级构架体系,这样有助于信息的发布和工作的推进,也为安全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桥梁。一方面,高职学校可以在特殊节假日、重大事件发生期和敏感期通过易班推送安全注意事项和通知消息;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易班开展网上安全教育工作,通过易班班级群及时了解学生的安全问题,从而掌控安全教育工作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汪强.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及其实战转化[J].铁道警察学院报,2018(3).

[2]江玉,许文静,葛涵.高校学生安全意识及教育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9).

[3]刘小芬.新时代高校学生安全与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研究[J].才智创新教育,2019(9).

[4]江楠,吕江溢.新时期高校校园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9).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试点院(系)课题。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安全教育高职学生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