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0-07-31 09:45殷亚萍
江苏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教学模式

【摘要】《“动力课堂”教学评价表》是南京市栖霞中学“动力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评价表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结合“动力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形成了由一个核心(学科核心素养)、三个组成(教师教学评价、课堂效果评价、形成性评价)、十项指标(具体赋分点)构成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动力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2-0063-03

【作者简介】殷亚萍,南京市栖霞中学(南京,210046)教师,高级教师。

南京市栖霞中学《“动力课堂”教学评价表》由教师教学评价、课堂效果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三个部分组成。教师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基础,反映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设计者的教学理念等;课堂效果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点,可以反映出学生在课堂知识生成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发展;形成性评价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的评价。

一、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规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情境设置、问题设计等进行评价,总体赋值50%。

1.教学规范。

教师遵循基本的教学规范是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本项赋值为10%。教师本人或听课者可以根据政策要求、直观经验等因素对相应课堂教学规范进行判断。

2.教学目标。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将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本项赋值为10%,设计了六个赋分点:一是依据课程标准,对知识点、能力点进行分解,落实思维点;二是目标设计依据学生实际水平;三是目标陈述规范;四是目标能在具体的教學环节中落实;五是目标与学习结果的评价一致;六是能通过目标对学生进行学习动力引导。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本项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共赋值10%。其中,教学重点是一节课中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此项赋值为5%,设计了两个赋分点:一要教学重点明确,能体现教学目标;二要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且有相应的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的,需要进行教学突破的问题。此项赋值为5%,设计了三个赋分点:一是从学生的情感状态、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角度明确提出本堂课的教学难点;二是要有具体的难点突破方法;三是难点的突破能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

4.情境设置。

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而知识是在情境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就显得非常重要,它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建立认知结构。本项赋值为10%,设计了四个赋分点:一是把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元素,通过情境引出教学内容;二是情境的设置基于学生的情感或认知;三是通过情境建立学习的认知支架,或产生认知冲突,或通过情境引出问题;四是在真实性情境中形成教学动力。

5.问题设计。

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于问题。恰当的问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本项赋值为10%,设计了五个赋分点:一是通过问题或任务形成教学驱动,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二是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问题或任务指向;三是对指向性问题要进行分解,问题具有层次性,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一致;四是教师对问题的陈述要规范,学生在听了问题之后能形成明确的探究方向,知道学习任务,并能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五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空间。

二、课堂效果评价

课堂效果评价主要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和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实现知识建构,形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根据“动力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课堂效果评价总体赋值为45%,从探究、练习和应用三个方面展开。

1.探究。

探究活动是“动力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在“动力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活动中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还要着眼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表现以及结果进行评价,发现并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潜能,促使他们获得学习动力。此项赋值为35%,设计六个标准:一是学生借助情境中提出的问题或任务搜集资料、阅读信息、思考问题以及展开讨论;二是学生能自主思考,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度高;三是学生在教师适时点拨或质疑中充分交流;四是学生形成明确的探究结论,或在探究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五是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展示,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六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学习动力。

2.练习。

练习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巩固,旨在深化知识。此项赋值为5%,设计两个标准:一是学生掌握本堂课的知识点或能力点,进行巩固性学习;二是学生能在解决常式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变式问题。

3.应用。

应用旨在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知识,也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此项赋值为5%,设计三个标准:一是能结合真实的生活情境,运用本堂课学到的知识点、能力点和思维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二是能结合相关资料的阅读,筛选出关键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三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研究培养长久的学习动力。

三、形成性评价

作为一个附加评价,“动力课堂”教学模式评价表中的形成性评价对教师教学评价和课堂效果评价进行补充,意在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关注。形成性评价赋值为5%,设计三个标准:一是教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表现和结果进行评价;二是教师对学生练习结果进行评价;三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总体上看,《“动力课堂”教学评价表》形成了一个核心(学科核心素养)、三个组成(教师教学评价、课堂效果评价、形成性评价)、十项指标(具体赋分点)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对象为教师,可用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回顾和反思,也可用于管理部门、其他教师对授课教师的评价,还可用于教学评比。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针对不同课型,为了避免具体指标的过细、过全对评价带来的束缚,仅对二级指标进行赋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围绕具体指标,采用微格反思的方式,指导和优化教学设计,课后针对量化标准进行教学反思,对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通过评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